QDII 额度"上新",基金公司集体松绑限购!从美股到港股,这波跨境投资窗口怎么抓?

晨星中国 2025-07-17 15:54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则举措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发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功能,向部分符合条件的QDII机构发放投资额度合计30.8亿美元。这一动作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境内外投资的水域中泛起层层涟漪。截至2025年6月末,经外汇局批准的QDII机构已达191家,累计批准额度攀升至1708.69亿美元,为境内投资者开启了更广阔的海外投资之门。


01 QDII额度的历史发展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自 2006 年推出以来,为境内资金开辟了海外投资路径,其额度发放节奏与国内外经济环境、金融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2008年):高风险试点与危机冲击

2006年制度框架初立,初期仅开放少量额度试点,2007年南方基金等机构首发产品,短期内募集规模突破300亿元。但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多数基金净值腰斩,暴露跨境投资风控短板,监管层紧急收紧额度审批节奏,进入政策反思期。


第二阶段(2009-2014年):规则修补与结构优化

金融危机后监管重心转向制度完善,2010年投资范围突破股票限制,纳入债券、REITs等多元资产。国内首只跨境ETF——纳指ETF(159941)于2012年7月发行,首次实现以人民币直接投资美股指数成分股,采用T+0交易机制提升流动性,成为境内投资者参与海外市场的重要工具。此间总额度长期冻结在900亿美元,但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模型和风险管理机制,为后续开放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常态化扩容与动态平衡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提速,2018年重启额度审批并阶梯式增长,2020年突破1400亿美元,2025年达1700亿美元。投资地域覆盖全球30余个市场,标的拓展至大宗商品、离岸人民币债券等领域,证券类机构占比超六成。但额度扩容仍滞后于需求,超40%产品实施限购,凸显投资者全球配置需求与监管审慎开放的动态博弈。部分QDII基金推出美元、港元等外币份额,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个人外汇额度认购,突破机构额度限制。例如广发纳指100ETF联接基金的美元份额限购额度达200美元/日,显著高于人民币份额的300元/日限制。


02

本次额度下发详情

多机构共享“蛋糕”


此次额度分配覆盖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五类共82家机构,呈现出全面且细致的布局。在基金公司领域,易方达、广发、富国、天弘基金等22家机构脱颖而出,各自斩获5000万美元额度,成为此次额度分配中的“赢家”。华夏、南方、工银瑞信等12家机构则各获4000万美元;招商、银华、兴证全球基金等9家机构分得3000万美元;兴业、建信、浦银安盛基金等10家机构各得2000万美元;平安、财通、融通基金等7家机构各获100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睿远基金与财通证券资管在获批QDII业务资格后,首次迎来QDII额度的“落袋”,分别收获5000万美元,这为它们后续在跨境投资领域的探索注入了初始动力。


从整体累计获批额度来看,易方达基金一骑绝尘,累计获批QDII额度超70亿美元,华夏、南方基金也不甘示弱,均超60亿美元。从机构类型分布而言,基金公司占据55席,券商及券商资管有22家,累计额度共计942.9亿美元,占比55%,展现出证券基金类机构在跨境投资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额度下发的消息一经传出,市场迅速做出反应。诸多基金公司开始调整旗下QDII产品的申购限制。7月以来,多只存量QDII产品提高限购金额。易方达基金自7月8日起,将旗下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指数(QDII - LOF)、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指数(QDII - LOF)、易方达标普500指数(QDII - LOF)、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指数(QDII - LOF)的人民币份额限购金额从100元集体上调至1000元,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 - LOF)人民币份额限购金额由100元上调至2000元。华宝基金自7月7日起,将华宝油气、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 - LOF)、美国消费LOF的限购金额均由2000元上调至1万元,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发起式(QDII)的限购金额由5000元上调至2万元,华宝致远混合、华宝海外新能源汽车股票发起式(QDII)的限购金额由2万元上调至20万元。此外,华安日经225ETF(QDII)、华安德国(DAX)ETF(QDII)等基金重新恢复基金申购业务;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等多只基金恢复大额申购业务。


2025年,QDII基金这个细分赛道也进一步迎来产品布局上的创新和开拓。区域主题产品创新方面,2025年新获批的永赢恒生消费指数基金和西部利得恒生科技指数基金,首次聚焦港股细分赛道,前者覆盖国潮消费新趋势,后者专注AI产业链投资,实现从宽基指数到主题投资的升级。全球配置策略进化‌方面,广发全球精选QDII等产品突破单一市场限制,2025年配置覆盖美、港、法、德等多国市场,美股仓位60.98%的同时增配欧洲资产,通过区域分散提升抗风险能力。这些创新推动QDII从单一股票投资转向工具化、多元化和策略精细化发展。


03

额度释放原因

多重因素共振


在当前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下,外汇局此次释放新额度有着深刻的考量,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对于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愈发强烈。QDII制度作为境内投资者参与海外市场投资的重要通道,增加额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分散投资风险、寻求全球资产配置机会的诉求。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适时扩大QDII额度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参与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格局。


图1 QDII基金的资金流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Direct,单位:百万人民币


从外汇市场形势而言,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平稳向好,为额度的发放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发放一定额度,可有序满足市场参与主体合理投资需求,有利于QDII制度健康运行。


图2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


此外,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利率环境复杂多变,部分海外市场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升,增加QDII额度能够让境内投资者更好地把握这些投资机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策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明确表示,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这一表态彰显了监管层对于支持跨境投资、促进金融市场开放的积极态度,此次额度的实际发放正是对该政策导向的有力落实。


04 境外投资需求仍未充分满足


尽管新一批QDII额度的下发为市场带来了积极变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的额度开放程度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的旺盛需求。在676只QDII基金份额中,超过50%的基金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限制。353只基金存在明确的购买上限,其中,194只基金限购金额在10000元以内,96只基金限购金额在1000元以内,35只基金甚至完全暂停认购。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机构在分配额度时,通常会优先考虑二级市场溢价过高的基金,然后再将剩余额度分配给需求最为迫切的产品。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额度分配的不均衡,使得许多产品的投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而且,对于一些基金公司而言,即便获得了新额度,若其旗下产品众多,分摊到每只产品上的额度依然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限购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随着近年来海外投资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渴望通过QDII基金参与全球市场投资,尤其是对港股、美股等热门市场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当前受限的QDII产品无疑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投资意愿。


投资海外的投资方式在QDII基金以外,还存在北向互认基金和跨境理财通两种基金参与的渠道。北向互认基金是指符合条件的香港基金经批准进入内地市场销售,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投资香港市场优质基金产品的路径,其投资范围涵盖港股、海外债券及全球多元资产等,与QDII基金形成互补,满足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专业管理产品的配置需求。而跨境理财通则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允许大湾区居民通过本地银行或券商渠道,投资港澳地区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该机制以区域试点为特色,在额度管理和产品筛选上更注重风险可控性,为区域内投资者参与跨境基金投资提供了便捷且规范的渠道。这两类渠道与QDII基金共同构成了境内投资者参与海外市场的多层次体系,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对投资区域、产品类型及风险偏好的需求,选择适配的方式布局全球资产。晨星全球拥有120位基金分析师,对这两类基金多年来有着广泛和深入的覆盖。分析师通过对基金管理人资质、投资策略有效性、风险控制体系等维度的深度研判,形成专业的评级与分析报告,为投资者在复杂的跨境基金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其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单一市场产品,还涉及跨区域配置的组合型基金,助力投资者更全面地把握北向互认基金与跨境理财通产品的投资价值。


05 全球化布局是刚需


就像我们之前在《QDII基金值得配置吗?》一文中指出的,在大多数市场,本地投资者往往会较多持有国内股票,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自己当地的股市更为熟悉,同时对海外投资的汇率风险有所担忧。虽然偏爱本土市场很常见,但是把投资拓宽到本地市场之外,可以让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到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而且全球股票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各国市场状况、汇率变动、不同行业的比重,以及政治和经济因素,诸多不同因素就会导致各地股票市场的不同表现。因此同时投资本国和海外市场通常有助于减少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因为一些市场的强劲表现可能会抵消其他市场的疲软表现。


理论研究表明,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还取决于相关性,即各个持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相关性低于1的资产类别组合在一起,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晨星研究发现,虽然相关性在不断变化,而且在市场波动期间也经常上升,但发达市场股市与中国股市的低相关性是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的。


为了考察长期多元化配置的价值,我们计算了从2004年末开始的10年滚动期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的表现。尽管在2014年末至2016年的大多数时间内,沪深300与其它指数构建的投资组合在风险调整后收益(以夏普比率衡量)方面,与沪深300指数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自从2017年以来的滚动10年期间,以沪深300+标普500和沪深300+MSCI全球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有了明显提高。沪深300+MSCI金龙指数在2022年之前的时间内,其风险调整后收益也明显优于沪深300指数,但由于MSCI金龙指数最近几年的高波动率和低收益率,沪深300+MSCI金龙指数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近几年有所下降。


在挑选QDII基金时,投资者需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基金筛选体系,核心在于深入考察基金经理及其投研团队的能力边界、团队稳定性与协作效率,解析投资策略的底层逻辑及实际执行效果,同时警惕费率结构对长期收益的隐性侵蚀。在此基础上,需清晰认知自身风险偏好,确保所选投资标的与风险承受能力相适配,从源头减少因风险错配引发的决策偏差。 


进一步而言,可通过多元策略进行分散配置,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科学组合,以此增强投资组合的抗波动能力,最终形成“理性评估—严谨筛选—分散配置”的三位一体投资框架,为长期资产增值奠定基础。在交易层面,还需秉持长期持有的理念,跨越短期市场波动,杜绝追涨杀跌的非理性操作。


作者 |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孙珩


免责条款:©【2025】 Morningstar 保留所有权。此处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和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撰写日期,仅供参考;可随时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内容并非买卖任何特定证券的要约,也不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或准确性。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Morningstar 名称和标识是 Morningstar, Inc.的注册商标。这里的内容包含 Morningstar 的专有资料;未经Morningstar 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在社交媒体转发Morningstar官方账号除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投资工具的合同、内容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了解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投资工具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