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人去支教!华夏青少年昭通公益行:一场科技与爱的接力

2025-09-12 21:02

这个夏天,一群少年跨越山河,牵手AI机器人走进彩云之南的乡村小学,开启一场科技与温暖并存的公益之旅。

图片

图片

华夏基金联合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于2025年8月20日-24日共同举办了为期5天的“华夏青少年昭通公益实践行”活动,来自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区的10名城市青少年志愿者,走进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塘房村完小、小寨村完小,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点燃科技之光、传递公益薪火,促进城乡教育交融。龙树镇中心小学安全副校长周永学、龙树镇塘房村驻村第一书记鲁甸县纪委李忠、龙树镇塘房村驻村队员、鲁甸县教育体育局下村驻村干部高开强、龙树镇塘房村副书记石虎、有爱有未来执行秘书长王公佑以及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

开营启智:一场科技与爱的接力

图片

8月20日,开营仪式在北京华夏基金总部举办,少年们通过破冰游戏迅速组建队伍,并领取此行任务——为乡村孩子分享AI、财商、英语和音乐知识;调研学校环境、走访学生家庭,倾听真实需求;与当地孩子互动,促进交流分享。

图片
图片

传递科技薪火,就要率先成为火种。华夏基金员工志愿者为少年们分享了AI启蒙知识,并帮助大家优化课程、模拟授课,以带给乡村孩子更加完美的体验。当课件上的图表化作知识的密钥,这群少年们已做好出发的准备!


未来教室:梦想和希望由此出发

图片

经过长途跋涉,志愿者们在20日晚上到达昭通市。21日清早,大家冒着雨赶往塘房村完小。这是一所真正的大山里的学校,周围的田地里满是绿油油的玉米秆。这里的孩子来自周边村落,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

图片
图片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与当地学校校长共同为“未来教室”揭牌,希望“未来教室”能为他们的学习探索与实践创造奠定更好的基础,承载科技梦想与知识翅膀,助力孩子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带着机器人去支教:

和宇树G1机器人say hi吧

图片

带领乡村孩子看世界,是“公益实践行”的重要目标。活动以“科技AI”作为主题,为城乡青少年提供深度对话AI机器人、沉浸式体验前沿AI应用的机会,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对现在和未来的深远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最神秘的嘉宾,宇树G1机器人的闪亮登场吸引了孩子们全部的注意。它拥有先进的仿生外观,身高约1.3米、体重约35公斤,肢体动作灵活;不仅能握手、对话、跳舞,甚至能够感受情绪变化,让这些孩子第一次真切触摸到人工智能的“温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好之约:我们要一起向未来

图片

学校里的孩子以汉族、彝族和土家族为主,他们唱起《纳西三部曲》,用清澈的歌声欢迎远方来的朋友,并热情邀请大家加入旋律,一起感受蓬勃的生命力。


【我的愿望是成为医生,救死扶伤】【我希望成绩能够更好,拥有一辈子的好朋友】【我想成为一名画家,能画出宏伟的天安门】……在“寄往未来的信”环节,孩子们用稚嫩的字书写对未来的憧憬,用“彩色飞机”和“红色火箭”放飞希望。志愿者和孩子们交换明信片,共唱同一首歌,分享美好、传递勇气,希望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益薪火:从“云”海到“心”海

图片

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走进小寨村完小学生——小若雨的家,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同时,与学校校长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和记录学校的教学需求,为后续公益支持搜集真实声音。

图片

“通过和孩子们的接触,我觉得他们非常需要陪伴,聊天、玩耍、唱歌,都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在结营仪式上,志愿者分享了所见所闻所感。短短两天,这群少年用心观察,真诚交流,感受到了当地孩子的热情和淳朴,也看到了他们的切实期待。

图片
图片

少年与未来:公益与成长皆在路上

行程最后,志愿者们前往昭通古城,感受历史积淀及多元文化的共生和交融,并驻足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云雾之前,感受自然的壮美与未来的辽阔,让这场公益行成为一堂关于责任、文化和未来的启蒙课。

图片
图片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公益实践行活动是华夏基金多年来的坚持,从张北到青海,再到云南,我们践行的是知识火种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目标。希望青少年们在行动中学会担当责任,传递公益精神,与我们一起乘风破浪,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被照亮!”

图片

美好于心,未来于行!

孩子们前往未来的路或许不同,

但我们可以用教育和关怀,帮他们点亮一路星光。

风险提示: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