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一出现,市场短线就要见顶”。在业内人士看来,“爆款基金”魔咒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解。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演进和投资理念的发展,这一魔咒将逐步成为历史。事实上,这类受到资金热捧的基金可作为一个行业标杆,激励基金管理人。
“爆款基金”魔咒多次上演
过往多个阶段发行成立的爆款基金,都应验了“基金的巨量发行,往往意味着着市场顶点将至”的行业规律。
就今年的情况看,3月21日发行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首次募集,认购资金规模达720亿元,成为迄今发行首日认购金额最高的权益类基金。半个月后,沪指升至3288点后回落。4月30日,首批6只科创主题基金发行吸引超千亿资金认购参与配售,不到一个星期后,沪指大幅下滑失守3000点。
中泰证券5月发表的一份研报对2009年以来募资规模超100亿元的偏股型基金成立前后的走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金成立后60~360个交易日,沪指下跌的概率高达77%~86%。
对此现象,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爆款基金”本身并不会影响市场的涨跌,但可以把爆款基金的出现看成是市场情绪高涨的一个信号。受到投资者结构的影响,A股情绪市特征明显,爆款基金成为市场热度的标志,往往代表着投资者情绪的高点。
“此外,从发行时间上来看,爆款基金通常集中发行在股市有一定涨幅、投资者对后市预期乐观的时候。无论爆款基金是否出现,股市即将见顶的趋势不会改变。”上述公募人士表示,爆款基金并非束缚A股走势的长期因素。
融通基金表示,目前巨量基金的出现只是个案,并不具有参考意义。但如果行业频繁出现规模巨大的基金,则可能意味着市场的高位。
受访人士大多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爆款基金”魔咒正逐渐被打破。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晗表示,之所以认为基金巨量发行对应市场顶点将至,主要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的,普通投资者往往有高买低卖的冲动。“基金巨量发行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投资者因权益类基金产品的良好回报而加大配置只是其中之一。从外部环境来看,还有刚兑打破之后,部分增量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因素,以及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存量资金向龙头基金公司集中的因素。”
针对兴全合泰基金,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认为,目前的情形对应的是,在大的趋势性机会来临之前,资金更加谨慎,出色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投资者认可。
沪上一家中型公募销售部人士称,“A股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个人投资者不断趋于理性。个人投资者追捧的是长期业绩优异、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另外,当前市场点位较低,沪指位于3000点之下,整个市场的估值并非高位,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
值得一提的是,比例配售机制也有利于基金经理做出业绩。过去几年成立的爆款基金尤其是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往往比较平庸。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认为,对权益基金而言,规模过大会造成调仓难度加大,运行起来显得笨重。尤其是规模超过100亿的权益基金,个股的持仓市值会较大,很难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和行业轮动的情况迅速调整自己的持仓。目前爆款基金多控制在60亿元的规模,为基金操作提供了更大灵活性。
爆款基金对行业有激励作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强调重点提升权益类产品占比的背景下,爆款基金对于公募行业及整个A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一家小型公募产品人士认为,爆款基金是标杆,也是风向标。标杆的意义在于,爆款基金的发行让公募基金行业看到了规模迅速扩张的可能,也看到未来财富管理空间巨大;风向标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市场热度的方向,说明资金在流入市场,为市场上行提供动力。
某小型公募销售部总监直言,“爆款基金的出现对基金经理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也使基金管理人意识到,出爆款的核心是十年以上的业绩积累,做出成绩做出口碑,市场会报以丰厚回赠。”
“另一方面,超级爆款基金释放出重要信号,即市场不缺资金,只是缺乏优质资产。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是因为长期赚钱的基金公司是少数。这就给给基金公司带来启示,市场并不缺钱,要沉下心来打造投研竞争力。可能偶尔会有误解,认为基金公司‘做包装,品牌造势’,但投资行业其实很公平,好的业绩和风控是根本的支撑,‘网红’只能是昙花一现。”上述销售部总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