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结束,各家媒体都在盘点各类型基金产品的业绩和规模,投资人也开始计算一年来的投资收益,聪明的投资者该怎样去比较基金的投资水平,怎么更加合理对比投资业绩呢?
同类型基金比较是基本的原则,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在投资方向、投资目标、配置资产和承受风险方面各有不同,也会带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点。而且不同类型基金由于配置资产波动性不同、风险回报比不同,进行业绩比较不仅没有意义,也是不科学的。同类型基金业绩比较才能体现在相似投资目标、风险、资产条件下,不同基金在获得回报、承担风险方面的管理水平的高下。
举例来说,投资者持有的是股票型基金,如果要比较基金业绩,不仅要跟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相比较,还需要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市场收益水平相比才是合理的。跨类比较中,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业绩相比。由于混合型基金持股仓位有一定灵活性,在降低了基金净值波动性的同时,可能在上涨中也没有太亮眼的表现,股票基金虽然在“押对”行情时狂飙突进,但在下跌时也难免回撤较大。
“投资者在比较业绩时,要先看持有的是什么类型的基金,而不是先关心赚了多少钱,获得多大收益率。即便是混合型基金,也有区别股票仓位的比例,有的是0~95%股票仓位的混合型基金,有的则是60%~95%,有的是0~40%,持股仓位不同对基金波动性有很大影响。”有基金经理告诉笔者。
与此类似,债券型基金也不能与货币基金简单类比。某些年份,债券型基金整体业绩可能较差,但货基收益率则能保持在3%左右,但考虑到当年债券整体偏熊,一旦遇到债券牛市,一些优秀的债基动辄10%的年化收益率,所以对比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需要谨记:风险和收益是相对匹配的。
投资人常见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在比较基金收益率时忽略投资比例和时间的因素。持有基金在总财富中的比例、持有周期的长短也是业绩评价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投资上,对各个理财门类各分配多少资金,对收益影响很大,具体在基金组合上,如何进行资金分配,也同样重要。投资者要有统揽全局的眼光。以笔者接触到的一位基民为例,他持有基金的比例为总资产的30%,还有30%投资股票,剩余40%为生活费用。去年基金收益率为15%,但放在总资产收益的贡献中,收益率也仅为4.5%。他持有的新能源股票组合2021年平均收益率为50%,对总资产收益率贡献为15%。总体而言,他的总资产中60%用于投资,这部分投资资金去年整体收益率为32.5%,业绩还算不错。
除了对持有比例的考虑,持仓周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有的基民投资是从年初开始,经历了完整的投资年度,有的基民则是从下半年开始投资的,要比较双方的投资收益,“起跑线”的不同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单纯把不同起跑线的基金收益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合适的。
注重长期业绩的比较
别只看年化收益
在收益率比较时,基民还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比较短期业绩。
基金在结构性行情中,很有可能“押对”几只大牛股在短期内业绩飙升,短期业绩排名靠前,然而对持有人来说,持有基金赚到钱才是“王道”,但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考察基金的长期业绩才是更重要的。
举例来说,一只新基金2020年四季度成立,成立后在此后3个月投资收益为6%,有的公司会折算到年化收益率为24%,看起来这样的年度理论收益非常诱人,但投资者真正赚到的钱其实还是6%。
为了方便进行同类型基金比较,基金业绩在对比时都会折算为同一周期,但“年化收益”不代表产品持有期的真实收益。理论收益率显得很高,但可能是基金配置资产适应短期的极端行情,在别的阶段可能没有那么高,单纯比较短期突出的业绩很可能会沦为营销的噱头,并不能给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单纯比较理论上的年化收益不是很客观。
比较基金业绩还是要看长期回报,至少是3年以上。因为近3年市场风格切换很快,如果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基金都能获得排名前1/2的收益,说明基金在市场适应性、长期投资收益上具备一定优势,长期持有收益更为稳健和持续,更值得投资者长期持有。
最后,进行收益类比较时还应考虑到基金分红对收益率的影响。
如果你持有的基金是“分红再投资”,那么分红所获取收益已经在账户中有所体现;如果持有基金选择了“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模式的基金分红资金不会在基金账户上体现,要合理计算收益就需要将分红资金合并计算在内,整体计算投资收益。
事实上,市场上一些优秀的基金分红不少。如一些名字中有“回报”的基金,一年分红可以高达7次,一些债券基金甚至可以达到10次以上,如持有这类较多分红的基金,在收益率盘点时别忘了已经拿到的分红资金,这同样是持有好基金带来的回报。
要做聪明的投资者,需要选择好基金,选好的基金经理,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并中长期的持有。同时,应在基金投资中合理设置收益预期,才能在新的一年轻轻松松理财、快快乐乐生活。
2022-02-18 20: 33
2022-02-18 20: 30
2022-02-18 19: 30
2022-02-18 19: 00
2022-02-18 20: 00
2022-02-18 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