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近7800亿元

陆慧婧 孙晓辉 2023-10-09 11:01

受债强股弱影响,今年以来,权益与债券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

晨星Direct数据统计,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年内发行的新基金达到913只,募集规模合计7749.27亿元,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新基金前三季度发行规模首次跌破万亿大关。

在债券回暖行情推动下,债券基金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发行的“主力军”。债券基金前三季度发行规模达到5103.35亿元,在新基金发行中占比高达65.86%。

由于缺乏赚钱效应,主动权益基金发行陷入冰点。以今年9月份为例,混合基金9月平均发行份额仅2.35亿份,创2013年11月以来新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基金发行低迷主要是受股票市场行情的影响,未来发行回暖须待资本市场重拾赚钱效应、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修复等多重因素改善。

在目前艰难时刻,基金管理人应对内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同时对外做好渠道沟通和投资者教育工作,陪伴投资者等待资本市场的“冬去春来”。

1696819927699.jpg

新基金发行整体低迷

前三季度发行规模跌破万亿大关

与过去两年相比,随着市场风险偏好不断降低,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总体呈现相对低迷的态势。

晨星Direct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市场共发行913只基金,总发行规模为0.77万亿,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为8.49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占比接近30%。

1696819944188.jpg

而对比前两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市场共发行1478只基金,总发行规模接近1.11万亿,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接近7.5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占比接近40%;

2021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市场共发行1676只基金,总发行规模接近2.36万亿,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4.08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占比接近80%;

“新发基金市场整体呈现基金发行规模和数量不断降低、单只基金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的状态,而且资金更多流入风险收益特征相对较低的债券型基金中。”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总结。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也指出,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冷清,月度发行份额持续走低,新发基金平均发行份额普遍在10亿份以下,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从新发基金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超过其他基金,今年前三季度,新发基金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共252只,合计发行规模5103.35亿元,在新基金发行中占比高达65.86%。

“从新发基金市场募集结果来看,整体募集规模属于历史较低位置,债券基金每月均为募集规模最多的基金类型,权益基金募集结果不尽如人意。”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也持相似的观点。在其看来,权益市场今年以来经历了多轮横盘震荡与下行行情,通常市场行情不明朗时对于新发基金市场来说非常困难,基民的投资信心不足、参与新发市场的意愿自然会有所下滑。

“从创新基金的布局来看,今年发行了众多细分赛道指数基金,其中以热门主题被动指数基金为主,宽基指基及指增为辅。近几年各家机构已将重心放在布局行业指数基金上,宽基指数基金同质化严重趋于饱和,对于中小管理人而言难以走出差异化路线。此外,由于近两年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轮动较快,导致不少主动管理基金表现不如同期被动指数基金,让不少基民对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信心下降,从而转向行业被动指数基金。”汪璐进一步分析。

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李兆霆表示,前三季度基金遭遇发行遇冷,相较去年同期下滑近三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发起式基金发行数量同比上升,一方面是市场行情较差,渠道发行有一定的难度,发起式可以降低基金发行的门槛。另一方面市场不佳情况下,基金公司内部对于部分赛道看好,通过及时建仓布局低点。

新基金发行回暖

有赖于权益市场信心修复

从今年第三季度来看,三季度合计发行2467.10亿份,创2019年二季度以来新低。9月份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2.35亿份,更是创出2013年11月以来新低。

1696819953743.jpg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分析,一方面,股市持续低迷,缺乏赚钱效应。截止2023年9月28日,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800指数收益率分别下跌4.70%和4.27%;另一方面,年内市场风格和行业分化较为明显,偏股基金因整体风格偏成长,且配置相对集中在今年表现欠佳的行业,导致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

代景霞认为,混合型基金发行低迷,主要也是受到股票市场行情的影响。“新发基金市场相对低迷,根本原因是投资者情绪低迷,这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最直接是赚钱效应和投资体验,未来,随着股票市场好转,投资者赚钱效应和投资体验提升,以及投资情绪修复,基金发行市场也会相应好转。

鹏扬基金总经理助理易文强表示,今年基金市场整体规模依然创出新高,说明仍获得了持续的资金净流入,老基金持营和新基金首发都有贡献。

“基金发行如同经济周期一样,曲折式前进,会有波峰和波谷,这是正常现象,单边规模快速增长反而不正常。历史上也有基金发行低谷阶段,参照‘好做不好发的经验,这一阶段往往对应着不错的投资机会。目前大盘指数重回低位,估值便宜,资本市场政策保持积极,随着外资流出对A股市场的影响趋弱,叠加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情绪将逐步修复。”

在易文强看来,基金发行改善通常对应几个条件,包括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更加显著,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修复,居民财富配置结构偏向金融资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政策继续出台,会带来前三个条件进一步成熟,第四个条件在房地产供需关系深度调整背景下长期存在。

李兆霆认为,行情低迷是影响新基金发行的主要原因近两年多数投资者买的产品仍处于亏损状态,要打破基金发行遇冷的局面还得靠市场出现扭转,赚钱效应提。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发行遇冷时往往是市场底部位置,性价比会更高。

另据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受A股行情低迷影响,权益基金三季度发行进入冰冻期,同时债券基金尤其机构债基发行节奏放缓,带来整体发行市场的冰冻。在其看来,不仅偏股混合基金表现欠佳,偏债混合同样未体现出绝对收益的特征。未来发行回暖寄希望于权益市场的信心恢复,同时从新产品布局结构上也应更趋于均衡。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认为,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预期明显降低,大幅降低配置风险资产的意愿,其中不同混合基金由于股票与债券配置比例相差较大,对投资者而言,要清楚地认识每只混合基金的风险偏好有一定难度,从而对混合基金的销售也增添阻力。

弱市下积极应对

逢低布局与投资者陪伴

在当前艰难形势下,逢低布局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陪伴成为机构主流策略。

德邦基金表示,弱市中,公司一方面修炼内功,对内不断完善加强投研能力,对外做好渠道沟通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从投资者获得感角度出发,结合创新金融工具不断开发完善新策略,推出契合投资者绝对收益预期的新产品。

易文强介绍,今年鹏扬基金在市场调整的相对低位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和特色指数类股债产品。在易文强看来,虽然逆势中发行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不及市场上涨时明显,但对投资来说更加有利。目前资本市场行情的低迷是阶段性的,随着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不断出台落地,A股市场供求格局正在发生更加积极的变化,当前是布局的良好时机。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表示,投资者赚钱效应和持有体验差,加仓意愿低,尚未入场的投资人也持观望态度,导致基金新发行情冷淡。在市场低迷时,基金公司应做好客户陪伴服务,多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帮助投资人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坚持长期投资、避免追涨杀跌的投资行为,积极引导投资人逆向投资。

据王祎介绍,作为第三方销售机构,格上理财弱市中在产品储备上,挖掘了适应市场环境且匹配投资人风险偏好的产品。例如今年初为投资人重点推介了优秀的短期纯债产品,在股票市场回撤,股票资产性价比提升时,推介优秀的偏股基金产品,逆势布局。同时,积极向投资人输出观点,不同市场环境下,不同策略都具备各自的优劣势,从策略角度理解基金业绩,积极引导投资人在周期低点关注并入场。

汪璐也认为,拉长周期看,发行冰点常常也是下个强势行情的重要拐点,例如上次的冰点在2018年中下旬,市场在2019年迎来了一轮大行情。基民应理性看待市场周期性变化,在合适的时机提前进场布局,可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安全垫。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一方面仍应积极布局创新类型基金或创新主题基金,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应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汪璐表示,未来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市场信心的修复还需要基本面的反复确认,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作为普通大众投资者的最佳投资工具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走稳和A股市场夯实基础,基金发行形势有望大幅好转,建议投资者以长期视角和配置理念看待基金市场投资机会。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