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利差损风险将给寿险业带来重大挑战

莫琳 2024-12-21 21:21

12月21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原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长期来看,利差损风险将给寿险业的重大挑战。

陈文辉指出,利率长期下行可能是螺旋式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阶段性反弹。如果利率大幅上升,容易造成大面积退保,带来流动性问题。但是,如果利率大幅下降,又会带来利差损风险和账面亏损。

在此背景,我国寿险业经营面临很大的挑战。从负债端来看,具备保底利率的保险产品具有刚兑属性。比如,10年前销售出去的寿险保单,预定利率是固定的,今后每年都要按照当初的保证利率刚性给付。

如何应对利率走低带来的利差损风险?陈文辉建议,寿险业不能仅从资产端下功夫,要用好寿险产品的生命表、年金产品的年金表实现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方式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要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等。

在他看来,长期寿险和年金保险是寿险业的核心产品。虽然银行、保险、基金等行业都可以提供养老金产品,但长期寿险与年金保险是寿险业所独有的,在应对老龄化危机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功能。

“从全球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来看,各个机构在资产端能够腾挪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应当多管齐下,在“三差”(死差、费差和利差)上进行全方位努力。”陈文辉强调。

在死差方面,陈文辉建议要用好寿险产品的生命表、年金产品的年金表,实现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提高死差收益。

就年金保险来看,按照现在的年金表,保险公司要留出一定“富余”,即如果现在的平均寿命是85岁,再过10年就是95岁,如果不按审慎的态度来评估长寿风险,保险公司经营年金保险可能会亏得一塌糊涂,包括寿险也是如此。

陈文辉介绍,国际一流的险企,其利源主要来自“细水长流”的死差益,而并非像国内大多数机构以利差益为主。

以友邦保险为例,2022年该公司营运利润 (Operating Profit) 中,死差与费差(Insurance and Fee-based) 部分占比高达56%,而利差 (Participating and Spread)占比仅为23%,这意味着友邦保险的承保端能够带来更为核心的、更为稳定的利润贡献,而资本市场波动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比较小,从而有助于实现更为稳定的增长。

在费差方面,陈文辉建议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方式降低经营管理成本。陈文辉指出,保险业是传统行业,数字化才能使其重新焕发青春。

他提到,新 “国十条”提出,保险公司要提高数智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资源投入,提升经业管理效率。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营销服务,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水平,依法依规维护数据资产权益。

利差方面,陈文辉建议保险公司要先从产品端着手降低负债成本,而不是仅仅想着通过投资增加收益。

新“国十条”提出,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根据市场及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合理确定产品收益,从而优化保险公司的负债结构;通过“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的多功能设计,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财务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以日本为例,随着利率下行,寿险预定利率最终下调至0.25%;同时,寿险公司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大幅减少负债成本较高的附加条款寿险和可变积累寿险,提升期缴和保障性寿险产品,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了负债成本。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