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周四),今日三大指数低开后震荡上行,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49%,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08%。盘面上,信创、汽车芯片、智慧交通、券商等概念全天活跃,电气仪表、多元金融等板块午后走高;供销社概念及家居用品、酿酒等板块走弱。两市近3300只个股上涨。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再度扩容!这类基金管理人增至6家
霸榜近十年,这一重要市场“一哥”刚刚易主!
买千亿私募机构产品亏近26%,客户状告银行被驳回,咋回事?
再上线中国ETF,重磅海外机构又出手了!
A股行情来了!股基赚钱效应凸显,债基却频现延长募集
1月19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782.95点,涨0.56%,深证ETF收报1505.72点,涨0.72%;乐富指数收报7539.24点,涨0.66%。
再度扩容!这类基金管理人增至6家
兔年春节临近,再有一家外资金融机构全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正式获批。
1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核准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JPMorgan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Inc.)成为上投摩根基金主要股东;核准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成为上投摩根基金实际控制人。该项变更完成后,摩根资管对上投摩根基金持股比例达100%,上投摩根基金也成为国内第6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霸榜近十年,这一重要市场“一哥”刚刚易主!
霸榜超过10年的货币型ETF规模龙头——华宝添益ETF,风云生变!
截至1月18日净值更新,自2012年12月27日成立的国内首只货币ETF产品——华宝添益ETF,管理规模达到1133.26亿元,被“后起之秀”银华日利ETF规模反超,银华日利ETF以1140亿元的规模,也在成立近十年来首次问鼎货币型ETF规模冠军。
买千亿私募机构产品亏近26%,客户状告银行被驳回,咋回事?
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则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涉及千亿私募淡水泉投资担当投顾的信托计划,引发市场关注。
投资者孔某在2021年4月出资50.5万元购买兴业银行天津城厢支行代销的“淡水泉平衡7期N号信托计划”,该产品由外贸信托发行,淡水泉投资担任投资顾问,但是大概一年以后,投资者本金损失13.10万元,浮亏幅度近26%。
再上线中国ETF,重磅海外机构又出手了!
记者获悉,2023年1月12日美国ETF供应商金瑞基金新推出一只中国市场ETF KLIP。继海外另类ETF供应商Granite Shares 2022年 12月13日设立做多阿里巴巴的ETF BABX一个月之后,美国ETF供应商金瑞基金出手再推出中国市场ETF。
与此同时,海外最大中国ETF规模创新高。这些信息表明:北向资金之外,海外投资者还在通过其它渠道加码布局中国。
A股行情来了!股基赚钱效应凸显,债基却频现延长募集
偏股型基金迅速回血带来的赚钱效应,叠加机构帮衬债基意愿不足,偏债型基金发行正遭遇难题。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反弹行情以来偏债型基金产品频频出现延长募集现象,显示了在偏股型基金产品赚钱效应凸显后,股债性价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强调,近期市场对债市回调的一致预期相对较强,机构资金对债券的配置意愿有所减弱,而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已大幅超越债券。(券商中国)
东方基金
国家医保谈判结果符合市场预期,利好创新药行业长远发展
1月18号,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结果公布,此次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本次目录调整共计147个药品参加现场谈判/竞价,最终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为82.3%,其中108个目录外新增药品(不包括续约谈判药品)的价格降幅达60.1%,与去年基本持平。有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20种药品谈判成功。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东方基金权益研究部认为:整体来看,此次医保谈判释放了双重积极信号:一是医保局谈判更加科学公平,如设置了两组药经专家根据测算指南对同一药品开展测算,提升结果精准度和公平性,续约谈判引入简易续约规则,降幅可控可期;二是行业在面对医保谈判的选择策略也更加多样化,部分独家靶点独家适应症可以放弃降价进入医保的策略。在产业不断升级的趋势下,具备更好临床疗效和更高药物经济学价值的产品,在医保谈判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策略和更大的谈判空间,利好创新药行业长远发展。
富国基金
以史为鉴,流入状态有望持续
春节之后,在政策和增长预期之下,中国资产有望维持积极的吸引力,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估值角度看,近期北上资金加仓较多的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其估值有所修复但仍具有向上空间,当前PE(TTM)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的10%、74%、35%、12%和6%分位。
以史为鉴,自深港通开通以来,人民币升值叠加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的阶段包括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其中最短持续时间为5个月。本轮北向资金自11月以来持续流入2个月半,在国内外经济周期错位、美联储加息周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复苏预期最为明确,有望吸引全球资金加大对于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预计北上资金流入仍有一定的持续时间。
2023-01-22 09: 34
2023-01-22 08: 40
2023-01-22 00: 35
2023-01-21 20: 36
2023-01-21 19: 05
2023-01-21 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