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知名基金出手了

方丽 孙晓辉 2023-10-21 16:24
在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的关键时刻,又有绩优基金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10月21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宣布由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将于10月23日起放开大额申购业务,而该只基金今年以来逆市大赚近25%,高居同类产品前列。
         
实际上,近期已有多只绩优主动权益基金实施大额限购。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密集自购。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不断震荡,整体A股从估值和盈利角度看,未来的长期投资前景值得期待,逐渐迎来长期布局好时机。
         
绩优基金打开大额申购
         
一则公告宣告,又一绩优基金开放大额申购。
         
10月21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需求,决定自2023年10月23日起恢复该基金的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取消A类份额25万元、C类份额5万元的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限额。


Image

实际上,招商基金曾于今年7月12日发布对招商优势企业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自7月13日起对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A类份额(含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超过25万元(不含)、C类份额(含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超过5万元(不含)的“限购”。
         
因为该基金逆市表现较好,今年以来该基金已进行过多次限购。3月21日公告,自3月22日将招商优势企业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的限额放在50万门槛。而3月28日公司再次公告,将该门槛收紧到5万元。
         
6月26日则公告,自6月30日起调整招商优势企业C类份额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的限额,对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申请金额超过5000元进行限制,A类份额暂停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的限额不进行调整,维持为5万元不变。
         
在7月13日暂停大额申购后,10月16日,该只产品又发布调整最低限额公告,自10月16日起,降低招商优势企业的最低限额,最低赎回份额及最低持有份额均降至0.1份。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10月20日,招商企业优势以24.67%的收益率位居今年混合型基金前10,最新管理规模为42.02亿元。 

谈及年内多次限购及最新放开的缘由,招商基金透露,今年以来,该基金从3月底开始进行严格的限购一直持续至今。不过,随着市场不断调整,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突显,对于长期资金来说是个相对较好的布局时机。
         
公开资料显示,招商优势企业成立于2012年2月,截至2023年10月20日,该只基金近一年收益28.11%,在同类中位居第五。

Image

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翟相栋的投资风格以价值景气成长为主,具有超8年专职TMT投研经验,擅于挖掘科技成长个股预期差,2022年4月开始任职以来,任职1年多总回报37.93%,区间超基准总回报超过47个百分点。
         

Image

多只绩优基金限购
         
事实上,虽然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今年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仍表现优异,其中已有多只绩优基金实施了限购。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今年收益率超1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已有15只(份额合并计算)产品实施了限购。
         
其中,东吴新趋势价值线今年以来大赚35.34%,目前实施大额限购,单日大额申购限额不超过20万;金元顺安优质精选、融通内需驱动、融通成长30、中邮未来成长等多只基金也实施了限购举措,还有部分基金直接暂停申购。
         
从基金经理来看,除了招商基金翟相栋,还有景顺长城杨锐文、鲍无可,嘉实基金王贵重,融通基金范琨等知名度较高的基金经理都有在管产品进行了限购或暂停申购。
         

Image

业内人士分析,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限购,一是可能因为短期净流入资金较多,担心摊薄存量持有人收益,或策略容量有限,怕影响投资策略的实施,以及影响投资布局和操作。
         
而谈及基金经理“扎堆”恢复申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明星基金经理放开限购,意味着基金经理认为在当前的市场位置上这些好公司的价格已经跌入低估区间,可以抓准机会吸引资金进行建仓,对后市发展持乐观态度。近期市场波动引发的基金净值回调,在基金经理看好市场行情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回调或是合适的配置机会。在市场底部低位拿下便宜筹码提前进行布局,为下一轮行情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也有基金经理通过调整,认为当下的基金管理规模已处于可控状态,在不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前提下,通过开放限购来逐步提升管理规模。
         
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出手自购
         
市场持续调整之际,出于对后续市场的信心,近日仍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出手自购。
         
10月20日,创金合信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创金合信基金旗下基金经理谢创、陆迪于近日申购了所管基金产品,两位基金经理分别申购10万元。
         

Image

就在8月24日,除了兴银基金公告将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将主动出资申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博道基金同日宣布,拟运用公司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基金经理及相关员工积极响应,计划投资于本公司旗下权益基金的金额,合计不低于2500万元。
         
今年以来,实力派基金经理信心自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比如,6月底,融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万民远,出手自购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混合基金,金额达到100万。而此前,已先后有南方基金的王博、骆帅、张延闽,泉果基金赵诣、汇添富基金徐志华等宣布自购旗下基金。除基金经理进场抄底,亦有基金公司频繁自购旗下基金。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粗略统计,仅7月以来共有30多家基金管理人公告自购旗下基金,以主动权益为主,合计自购近20亿元。另据Choice统计,今年以来95家基金管理人合计自购旗下基金67亿元(含发起式基金),其中权益基金超过3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持续调整之际,扎堆自购用真金白银传达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基金公司通过降费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及资本市场的信心。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