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怎么买医药股的?

2025-06-13 17:12

近期A股医药板块表现亮眼,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从A股历史上看,医药板块是长坡厚雪赛道,曾经显著跑赢市场。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与万得全A表现

19991230-20250611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在美股,医药同样表现突出。


在美股百年历史中,涨幅排名前50的公司里(从该公司上市首日至2025年6月11日,据Wind数据),医药板块占据6席,与金融、消费、信息技术等板块同为牛股“大户”。


另一方面,医药投资专业性较强,就连股神巴菲特对医药板块都是“悲喜交加”。他曾错失医药板块大行情机会,也曾吸取教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加仓医药股。


今天就来看看巴菲特的医药股投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巴菲特错过1990年代的医药股行情


巴菲特曾经表示药企变化快,研发风险高,而且超出他的能力圈范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医药板块“不感兴趣”,也让他失去了1990年代医药股大涨行情。


1993年,在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制药公司管制的情况下,各大主要制药公司股价大跌。


1994年4月底,纽交所制药行业指数(DRG)只有79点。


然而,在随后5年该指数持续上涨,1999年4月底上涨到369点,4年涨幅高达367%。


1999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股东问巴菲特:1993年医药股大跌,你却并没有趁机低价买入主要医药公司股票,是不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巴菲特回答说:


我竟然没有那么做,简直太糟糕了。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机会,我会在一秒钟内做出反应,以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价格,一篮子地买入一批大型医药股。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非常简单——主要医药公司业务竞争优势突出,而且具有长期可持续性。


02

巴菲特把握住了第二次机会


21世纪头一个十年,对美国制药企业股票来说,是失落的10年。


由于华尔街担心制药公司的专利失效、盈利可能大幅下滑,导致医药公司股价和估值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


Wind数据显示,纽交所制药行业指数从2001年初的447点,跌到2010年6月底的276点,10年跌幅超过1/3。


纽交所制药行业指数表现

20010101-20100630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不过此时市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主要制药企业的平均分红率达4.8%,且拥有支撑企业价值的巨量现金流,其中不少计划稳定增加分红。


而在此期间,巴菲特一改九十年代“忽视”医药股做派,果断重仓了美股多家龙头医药公司。


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持有的4只医药股市值合计为27.4亿美元,占其组合的5.9%。


(1)制药公司A:


2006年巴菲特买入2133万股,2007年增持到3倍达到6427万股。


2008年、2009年因为筹资购买其他股票,有所减持。


但在2010年二季度,再次大幅增持1743万股,增持比例达73%,持股市值24.4亿美元。


(2)制药公司B:


2007年巴菲特买入医药公司B,该公司当时是欧洲最大的制药公司。2008年增持到2211万股。2010年二季度增持4.1%。

(3)制药公司C:


制药公司C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注射器及医用一次性产品的供应商。


2009年二季度新买入120万股后,四季度增持30万股。


2010年一季度又增持24.4万股,二季度又增持14.6万股,增持比例8.4%。

(4)制药公司D:


制药公司D是当时全球第五大制药厂商。


2007年买入了151万股,并持股多年。


(因法规要求,隐去相关公司名称)



03

巴菲特选择医药股的标准


从巴菲特投资的医药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选股标准:


1、青睐大盘龙头股


巴菲特青睐大型制药公司,而且选择有多种专利药品的公司,其盈利有望更加稳健。


四家公司都拥有多种专利药品,在细分市场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制药公司A在日常消费品领域经营多年,有强大品牌优势,加强了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成长性。


2、“别人恐惧他贪婪”,且分期分批买入


巴菲特通常在股价大跌之后估值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之时,趁机低价买入医药股,而且不是一次性全仓买入,往往采用分期逐步买入的方式。


 3、更看重组合投资


我们不知道医药龙头公司中,哪一家会推出重磅产品,我们不去评估这种因素。


如果我们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一批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做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会在一段时间内,提供给它们可观的利润。


在这一领域,组合投资是有意义的。


——巴菲特




进一步看,巴菲特的医药投资逻辑非常清晰: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好生意:


巴菲特认为,医药行业代表了一个能够实现良好回报率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利润,这是一门好生意。


不论身在何处,医药都是“刚需”。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医疗开支也会显著提高,这是客观规律。


而且医药行业兼具“科技属性+消费属性”的赛道,消费属性往往贡献确定性,科技属性往往贡献增量弹性,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赛道。


一流的行业里面的二流公司往往胜过二流行业里面的一流公司,生意的选择比公司的选择更重要,它会决定到底能不能给你带来理想的回报。


——巴菲特


好公司:


巴菲特看重医药公司“强者恒强”,现阶段A股也有不少优质药企。


比如创新药赛道。前期我国多项国产创新药研究内容入选2025年ASCO大会,反映了目前国内医药研发呈蓬勃态势,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另据Deal 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另外,像AI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等方向,也有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一个更富裕的社会,对生命质量的重视及对抗衰老上的需求也会上升,其中蕴含着值得长期关注的投资机会。


好价格:


巴菲特常常在“低价”买入医药股,然后持有等待机会。


对A股而言,A股中的医药板块自2021年年中以来,估值水平有所调整。


尽管近期有所回暖,但仍处于相对低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6月12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为34倍(PE-TTM),仍低于历史上65%的时间,且产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未破坏,或有向上的估值修复空间。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表现和市盈率

19991230-20250606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图片


由于医药专业性较强,且细分赛道众多,如果不好把握个股,也可以关注相关的医药主题基金,借道基金布局医药股。


我不会试图选择出某一家单独的、值得投资的医药公司股票,因为在医药行业要挑选出最后的胜利者实在太困难了,我宁愿同时买入一篮子主要医药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材料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