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苏彦祝:高质量打磨每只产品 锻造核心竞争力

创金合信基金

创享财富 合盈未来

方丽 2020-01-13 12:00

创金合信基金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第95家公募基金公司。这家看似起步有点晚的基金公司颇具特色,是业内首家成立就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创新激活热情,目前已搭建起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公司成立仅5年多,专户业务规模就超3000亿,行业排名领先。

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苏彦祝曾是业内知名的基金经理,在资管行业从业近20年,对基金行业有深入体验和认识。对于公司未来布局,他表示,希望打磨每一只产品,锻造扎实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具体业务,他尤其关注公募投顾业务试点等举措,他认为这或许能逐步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基金行业最大痛点。

寻找公募基金在大资管中的定位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从业20年的老将,你对公募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思考?

苏彦祝: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感触非常多。基金行业在初期作为新生事物,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也一度经历了快速发展。但2008年以后,随着市场波动加大,以及信托、银行理财等竞争主体加入,公募基金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境。整个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例如设立基金子公司、各种产品创新等。整个市场环境在波动,基金行业也在努力去适应这一波动。

公募基金行业在大资管领域中如何定位?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劣势是什么?目前来看,相比其他资管机构,公募基金在长期投资尤其是权益投资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过往发展历程中,公募基金的投研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持有人的投资收益,赚钱的基民比例并不高,行业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公募基金业要持续创新发展,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投顾或能解决行业难题

中国基金报记者: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苏彦祝:公募投顾业务试点等举措,有望逐步解决这一难题。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困扰公募行业已久,核心原因是当市场处于狂热或恐慌时,投资者往往本能地追涨杀跌。其实,从人的本能来看,抱团从众才是安全的,但投资恰恰相反。投资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适当地“反人性”。只有当投资者群体变得更加理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纠错功能才会更加充分地体现。

基金投顾的定位在于为持有人进行基金选择和资产配置,同时可以起到“陪伴”作用。基金投顾首先要知晓客户的有效需求,进而帮助客户在客观评估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基金投顾要在“以客户为中心”这个层次发挥作用,而不是以基金销售为中心。如果单纯从商业出发,一定是顺人性销售,在市场火爆投资者争抢买产品的时候营销,但其实投资赚钱需要“反人性”。

如果“反人性”的投资者多了,市场自然慢慢被驯服了,就不太会出现暴涨暴跌。投资者越是追涨杀跌,市场就越是暴涨暴跌。证券市场土壤的改良,跟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理念密切相关。如果基金投顾能在这个层面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公募行业的面貌将会发生质的改变。

当然,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目前,创金合信基金也在申请投顾资格试点,也希望和第三方平台合作,做一些提高客户投资基金体验的尝试。

股权激励的两大作用

中国基金报记者:创金合信基金是国内首家成立即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基金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制度创新给公司发展带来了哪些助力?

苏彦祝:我们是业内首家自成立起就实现员工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去年上半年又完成了新一轮增资扩股,合伙人数量也从30多个增加到了60多个。

从公司发展来看,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确起到了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保持了公司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稳定性,公司的离职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经济存在周期,市场会有波动,公司收入有高有低,在相对困难的时候,团队的稳定性就更加重要。我们提倡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合伙文化,在困难时能拧成一股绳,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所在。

二是公司会更重视风险控制,会对重大风险保持高度敏感,这是公司稳健持续经营的基础。例如,前些年流行事业部制,创金合信基金也曾在股票领域做过尝试,但债券领域始终就没有试行。因为债券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会有时间错位,因此坚持不做。

股权激励不是灵丹妙药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你看来,股权激励是留住优秀基金经理的好方法么?

苏彦祝:虽然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的制度优势,但也不是灵丹妙药。没有机制可能较难成功,但有机制也不一定成功。只能说,股权激励是留住优秀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如果想用这一方式留住每个人才也不现实,其中也存在匹配性的问题。例如,有些基金经理想要更多自由度而“奔私”,就不是股权激励能解决的。

人才组合比人才更重要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基金公司总经理,选人、用人、激励人是非常核心的工作,能否谈谈你的人才观?

苏彦祝:作为企业管理者,先是制定战略规划,再据此设计好组织架构,最后是持续地跟踪各个岗位的人才匹配度,并动态优化调整。因此,选人、用人、激励人都应该跟公司发展和本身情况相匹配,如果不匹配是无效的。

人才管理并不意味着要找到最聪明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才组合比人才本身更重要。有些人可能从个体讲不是最拔尖的,但如果把他放到一个协同的团队中,大家的力量能往一处使,团队就会变得很强大。在一个好的氛围里,大部分员工都是能成长起来的。人的可塑性很大,人才在你的公司里,你是可以也有责任去干预和辅助的,要主动去影响人才的成长。

资本市场走强带来资管行业春天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在资管圈深耕了近20个年头的从业人员,你如何看待基金行业发展前景?

苏彦祝:我对资管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因为资本市场的生态会越来越健康。过往,地产、水泥、钢铁等重资产行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行业的融资主要是基于抵押物,通过银行渠道获取贷款。但近年来宏观经济的债务杠杆较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后,未来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类的创意型和技术属性的行业往往是轻资产的,更多依靠直接融资,因此,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个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从科创板设立等系列举措来看,高层的决心还是很明显的。在政策制度的支持下,通过鼓励增量资金与增加优质的上市公司供给,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有效性将会逐步提升。随着证券市场的土壤持续改良,公募基金也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合作是大资管时代的主旋律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何看待目前资管行业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苏彦祝:大资管背景下的各参与主体分工将会越来越细化。公募基金、银行、信托、券商、保险以及外资机构等作为大资管行业参与者,未来将会呈现有竞争、有合作的局面,但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没有哪家机构能同时在各方面做到优秀。为了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各主体在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基础上,需要互相合作。如近期出台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行业反响比较大,其中一点就是理顺了大资管各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资产管理机构提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举例来说,银行真正转向净值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从信贷文化转向投资文化需要时间和积累,而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资、量化投资等领域存在优势,可以和不同银行机构寻找合作机遇。

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创金合信基金过去发展迅速,你对公司未来5年有什么畅想?

苏彦祝:创金合信基金成立较晚,但在机制创新基础上,目前已培养出了一批内部人才,未来希望通过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激发团队战斗力,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从战略上,创金合信基金将坚持公募和专户双轮驱动发展。专户业务方面,将继续聚焦核心客户,结合专户产品设计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投资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创金合信基金2019年三季度专户月均规模近35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公募业务将在目前完备的产品线基础上,力求打造定义清晰、质量可控、风格不偏移、追求稳定超额收益的配置产品。未来创金合信基金将继续提升投研能力,将基金产品打造成一个个精品。从产品线来看,MOM产品、固收产品、量化产品、权益产品四大类是未来布局重点。

过去“基金赚钱、客户不赚钱”的现象困扰公募基金行业已久,未来我们也将积极探索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服务,加大智能投顾方面的投入,希望在提升客户的盈利体验方面做持续探索。

基金产品要注意质量控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提到将基金产品打造出一个个精品,这个如何做到?

苏彦祝: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也需要有质量控制,产品考核正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我们主要把产品分为两大类,进行不同体系的考核:

一类是用来构造组合服务的配置工具类产品,因此要求策略、风格非常清晰,有明确的风险预算要求,这包括量化产品、短债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等,更多考核偏离度、跟踪误差、超额收益等。

另一类是“解决方案型”,针对没有资产配置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和少部分机构投资者,包括混合型基金、偏股型基金,MOM产品等。这类产品更多通过追求大类资产配置来达到实现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考核更多用夏普比率、收益回撤比等。只有科学考核,才能合理引导基金经理的行为,才能把每一只基金产品质量做好。

积极布局MOM

中国基金报记者:创金合信基金是业内首批申请MOM产品的公司之一,你如何看待这一类产品前景?

苏彦祝:新开闸的MOM业务是创金合信基金重要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是因为MOM业务能够有效地整合资金资源、不同管理人的特长,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增加新的产品载体;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具有丰富的投研经验,可以借助MOM业务,在大类资产配置、风格轮动选择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

相比FOF产品,MOM产品可以把收益分解得更为清晰,也能实现整体风控,因而更具有生命力。过去创金合信基金和金融机构合作较多,拥有运作大量类MOM产品的实践经验,在这一领域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创金合信基金类MOM产品中,权益资产市值规模超过10亿元,固收资产市值规模接近600亿元。

文化建设是发展的“根”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9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指出,建设良好的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对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你如何看待文化建设的意义?

苏彦祝:全行业正在倡导建设“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我非常赞同。因为公募基金业的发展,除了必备的投研优势外,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不仅是生产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首先,合规是底线,合法合规经营是基金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创金合信基金一直强调加强全员合规文化宣导,将合规文化贯穿于业务的全过程,引导员工持续学习行业内的最新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

第二,公募基金是一个 “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行业,诚信是基础,是根本。这背后体现的是三种要求,一是严格履行基金合同是对客户的承诺,对客户要做到言必行;二是诚信体现在对客户的适当性管理中,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人;三是对产品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产品风格发生明显偏移。

第三,基金行业的专业性,不仅是投研专业性,还包括风险控制、清算运营、信息系统等各个流程的专业性。创金合信基金成立了组合风险部,对基金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了解每只基金获得的收益背后的风险结构,以引导基金经理在投资中要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进而将每只产品打造成定义清晰、质量可控、风格不偏移、追求稳定超额收益的产品。

第四,稳健主要体现在公司的经营决策中。例如,做战略选择时不冒进,着力于将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好,实现稳步健康发展。创金合信基金在发展过程中立足自身的人才资源、客户资源和信息系统资源等,选择匹配的发展路径,逐步锻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创金合信基金始终将客户的长期利益放在第一位,平衡好股东利益、员工利益等,从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创金合信基金注重机制和文化建设,希望从机制和文化上培养出人才组合优势,再从人才优势中逐步培养出业务竞争力,这是公募基金发展的“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