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6月,市场对于美联储调整后续货币政策的预期升温,这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各类资产价格走向,我们认为经济和通胀变化是影响美国利率调整的决定因素,而其政策调整也为国内市场带来较多投资机会。
我们观察到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与美国长债利率走势联系密切,过往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高频数据的预期修正主导了10年国债走向,而经济仍是主导美联储政策调整的主要力量。目前,该数据从今年3月末的61.3高位回落至5月末的23.7,反映美国经济增长虽出现放缓,但未现衰退,实际经济情况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从美国PMI指数来看,亦反映这一点,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其整体指数从56回落至54.3,但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分化,由于就业市场恢复、居民超额储蓄仍在,服务业仍表现韧性,同期服务业指数从55.6维持在54.9的高位,而制造业方面则回落明显,从59.2下滑至48.4,2022年11月开始连续5个月跌破50的荣枯分水岭,这在于加息政策致使企业借贷成本高企、对经济预期悲观以及商品消费需求的回落。
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另一因素在于就业市场、通胀预期的组合,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判断即使年内结束加息,但利率仍会维持一定高位。从就业市场来看,近期单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一直维持260万人以上的高位,并一直超过市场预期,而失业率依然处于3.7%的低点,这在于消费逐渐恢复,服务业相关岗位持续增加,同时5月美国薪资维持韧性但小幅走弱,时薪环比增长为0.3%,低于前值的0.4%,同比增长维持在4.3%,低于前值4.4%,整体劳动力市场依然是偏紧的。对于较高的通胀预期,亦可以从密歇根通胀预期指数中得到印证,5月其一年通胀预期维持在4.2的高位。从美国CPI和核心CPI的涨幅亦印证这一点,尽管该数据自去年高点有所回落,但5月仍分别达到5%、5.5%的高位。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即使美联储6月暂缓加息,但较高的通胀预期仍迫使其在后续较长时间将利率维持高位,这或对于美国经济产生“逆风”,而对于科技股估值也是相当不利的。
反观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周期将有所不同,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将帮助经济行稳致远,中、美利差不是主导国内政策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货币还是汇率政策,受美联储制约都很少,政策使用将更多服务于内部经济,呈现较高独立性。就货币政策来说,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和保持精准有力的总体基调,引导资金服务实体经济,2021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有效地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利于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对于汇率而言,我们不认为中美利差会引发资本外流,而人民币更多在合理均衡水平维持双边波动。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合作与贸易日益增长,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范围不断扩大,今年以来伊拉克、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先后宣布增加人民币结算,中非贸易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我国对美元的依赖度下降,美元定价锚的重要性弱化;另一方面,对于诸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汽车等传统企业,汇率的适度调整亦起到稳外贸、促就业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汇率更多服务的将是内部经济目标。
与美国不同,预计国内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将托底“稳增长”,并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机遇。从以沪深300市盈率倒数与10年国债收益率比较得到的股债性价比来看,目前该值已位于近十年以来的94.9%分位数,而相比1.9%的存款利率,目前银行、煤炭、钢铁等指数的股息率达到5.04%、7.23%、4.24%。伴随着后续国内经济企稳和内生动力逐渐增强,企业盈利情况将逐步改善,企业估值的顶部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我们后续更看好可转债资产的表现。建议关注的方向包括受益于经济恢复和估值修复的顺周期类可转债,此外在市场
风险偏好和流动性改善预期下,成长属性较强的高弹性可转债标的也将有所表现。
(本文作者为兴业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陈子越、李钧帆)
市场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2023-06-14 15: 47
2023-06-14 15: 47
2023-06-14 15: 46
2023-06-14 15: 46
2023-06-14 15: 45
2023-06-14 09: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