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金融学 | 《封神》启示录:投资是“去天意”的长期主义

2023-08-05 22:54

朋克金融学

♪ 让金融像摇滚一样有趣!♫

Let’s Rock !

巴菲特的恩师格雷厄姆有一句名言,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机;从长期着眼,却是一台称重机。


这一理念不仅仅适用于金融市场。


只要是坚守长期,不论是好公司,还是好作品,最终都会在长远的时间内,被“称重”出来。


图片

在这个神仙打架的电影暑期档里,口碑经历最戏剧性变化的,当属乌尔善导演的《封神:朝歌风云》。


上映前的宣发阶段:烂片雷剧!——大家看到了几乎所有烂片能踩的雷:


找外国籍演员演中国神话主角;


宣传巨额投资的玄幻巨作;


声称对标《指环王》。


给人感觉就像申公豹在纣王面前演戏法——很下头。预售5天,只有124万元票房。

图1. 申公豹的“下头”行为

图片

来源:电影《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

上映之后:


真香!


什么时候出第二部第三部?在线等挺急的。


成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曾担任CNN主席的艾萨克森曾经帮贝佐斯编过一本书——《长期主义》,这本书收录了贝佐斯(Jeff Bezos)在创办亚马逊的职业生涯中,连续23年的致股东信和最精彩的演讲精选。

图2.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图片

来源:observer.com

艾萨克森从这本书种提炼出了5大能力,他认为,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不论在商业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就。


这5种能力包括:


■  强烈的好奇心;


■  对艺术与科学的热爱和融合;


■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现实扭曲立场;


■  跳出常规思考的能力;


■  保持好奇心。

图片

01

“情绪投机”与“红研祸水”

乌尔善版《封神》中,比较有趣的一点,就是敢于放弃“妲己勾引伯邑考”的诱人剧情,这在面向大众的商业内容创作中,是需要勇气的。


《封神演义》原著中,公认最“勾人”的情节之一,就是妲己勾引伯邑考的极限拉扯,妲己瞧上了伯邑考这位儒雅的大帅哥,百般撩拨。这在商业流行文化的语态中,堪称“天赐热度”,是宣传上的极大流量点。


用某位自媒体博主的话说,光是靠这段剧情,“妲己媚态”够炒作一百篇,伯邑考的“天人交战”又可热搜上千条。但在《封神》电影中,导演却选择放弃呈现这一剧情。


这展现了制作团队非常鲜明的价值观:


不蹭“热度投喂”,不迎合“情绪投机”。


为什么?


因为所谓的“天然流量热点”,貌似是“容易的事”,但这种容易的事,很可能是隐蔽极深的陷阱,将人、将事,一点点以“温水煮青蛙”的温柔姿态,拖入平庸的沼泽。


电影的思想性并不能靠短期吸睛的热点体现。近十年的筹备,也不允许制作团队去预测十年后的热点,能做的就是回归质朴本源;深刻理解创新;深度地聚焦在用户、产品本身这些基本点,打磨好每一处,做一个长期的好产品。


套用到投资上,色、欲是影片剧情中勾人的热点,在投资中,“色”如同消息面中短期那些新鲜热辣的利好消息,“欲”就宛若为扩大收益而强行使用的杠杆,追求热点的后果,往往会“红研祸水”

图片

【释义】形容短期热点中利好的消息研报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短期热点几乎无法被预测,即便偶尔踏上,经验也很难重复利用。就像在电影剧情里,西伯侯姬昌通过占卜,什么都知道了,可也什么都做不了。在封神之前的神话体系中,中国古代追热点第一人夸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热点一直在动,永远也追不上。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机;从长期着眼,却是一台称重机。”坚守长期主义的好公司、好电影,最终会在长远的时间里被称重出来。

02

投资是“去天意”的长期主义

《封神演义》的原著由许仲琳*成于明代,原著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神话宇宙世界观的搭建。在一个故事中,“世界观”的重要性有时甚至大过情节,不论像《封神演义》还是类似《盗墓笔记》的题材类小说,好的世界观可以让受众自行脑补很多文字外的精彩情节。相对的弊端是,如果实际看的剧情不符合受众的精彩脑补,得到的负面反馈会更多。


*《封神演义》原著者为许仲琳,此说有争议。


投资市场也有类似的地方:从理论到股票市场的实际设立,它给了投资者一个拥有足够美好幻想的世界观设定,都觉得自己能在市场赚大钱但在实际书写自己投资故事的时候,总会与预期不符,就像假如《封神》系列最终没回本,三十亿投资失败,空留一个“促进就业先进名著”的称号,投资者的钱纯粹为了“促进了市场经济循环”,那所有人肯定原地石化,成为刚见完纣王的比干——心里空落落的。

图片

《封神演义》原著的故事很简单,天庭为了选拔“公务员”,女娲借纣王调戏自己的由头,派狐妖祸祸商朝,灭了夏周之间的“中间商”,设立《封神榜》。全文最突出的设定是——一切都是天意。


而在电影《封神:朝歌风云》的剧情改编中,去掉了“天意”这个最大的底层设定,纣王的野心,妲己的报恩心使得故事向“人性”的方向推动。


从原著成书的时代去理解“天意”,古代人均寿命远低于现在,超预期的事件非常容易影响人民生活,自然地,这些突发事件被甩锅给老天爷的“天意”。实际上,“天意”不过是人性的高情商说法,给短期变化一个体面的解释。


随着数学发展,均值回归理论的提出,更重要是人均寿命的延长,那些被称为“天意”的突发事件,在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减小。尤其在投资中,黑天鹅事件对坚守长期主义的投资者来说,影响是可控的。

图片

从1994年创办亚马逊(Amazon)开始,尽管创始人贝佐斯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2014年Fire Phone战略失误等等失败,常年顶着不盈利的压力,但对长期主义的坚守让他在2021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一,至今亚马逊的体量仍在不断扩大。


在收录贝索斯连续23年致股东信和部分公开演讲内容的《长期主义》一书序言里,作者艾萨克森说商业具有巨大成就的人通常有以下能力:


■  强烈的好奇心;


■  对艺术与科学的热爱和融合;


■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现实扭曲立场;


■  跳出常规思考的能力;


■  保持好奇心。


从《封神第一部》中,导演、编剧及整个团队满足了全部5点。不止是普通的“老名著翻新工作”,从2014年第一次策划,五年剧本打磨,2018年开始四百多天的拍摄,直到2023年上映,可以想象,近十年里《封神》遭到过像亚马逊发展中也曾遇到过的不断的质疑,坚持践行“去天意”的长期主义,像亚马逊的核心理念“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让《封神》帮助中国在全球奇幻片电影史中,有了自己的位置。

03

长期主义不是等待

剧情上去“天意”,制作上重“人意”,《封神第一部》中饰演质子的演员们无疑是片中的一大亮点。在演员的背后,是15000人里的选角,6个月的封闭训练,从身材、骑马到礼仪等全方位的培训。


在贝佐斯的长期主义思维中,用人是重要的一环,他认为长期主义思维是主人翁意识的必备条件和必然结果。对于出演质子的新人演员们,导演清楚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精湛演技,那就把封神世界里的元素,一个个转成具体练习,然后培植到演员生命里,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演。


从注重效率和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挑选培养质子演员的过程,会让部分人有点“纣王请姬昌吃饭——食不食肉饼(是不是有病)?”但从事实的结果来看,谁不喜欢影片中质子们美好的肉体呢?当然还有真实的骑术、准确的礼仪。


看了许多网络的解读,我们还发现了电影对服化道的复原(如:复原了殷墟1004号大墓的青铜盔,还有胸甲、骑兵服饰、帝王冠饰等等)。

图3. 复原殷墟1004号大墓青铜盔

图片

来源:电影《封神第一部》

图4. 看到了第一次有演员拿对蓍(shī)草占卜

图片

来源:电影《封神第一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种种,都是不计成本地追求细节,这些追求最终指向的,都是用户体验。这样瞄准用户,充满激情、坚持不懈地关注用户的方式,在亚马逊的发展中,也是一直被看重的。


例如,我们现在网购后的“差评”体系,就是亚马逊率先在1995年开始大规模运用的。当时该功能的推出遭到许多卖家抱怨:你们到底懂不懂做生意?贝佐斯的回应是,虽然差评会在短期内让我们损失部分销售,但是帮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最终还是会带来回报。


在《封神》的筹备中,从上一部电影《寻龙诀》到现在,51岁的导演乌尔善8年没有新作面世;费翔为饰演纣王62岁仍保持身材,我们看到的长期主义不是单纯的等待,而是对细节、对人的不断打磨;这些长期主义者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通过长期坚持去收获一大批真正具有粘性的拥趸。


如同贝佐斯也坚信,最大的利益是需要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带来的,因为最大的利益恰好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

参考资料:

  • 《长期主义》,[美]杰夫·贝索斯 | 沃尔特·艾萨克森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