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跪了? (上) 华尔街的800个心眼子 巴菲特也烦 | 朋克金融学

2023-09-16 14:23

朋克金融学

♪ 让金融像摇滚一样有趣!♫

Let’s Rock !

到底是——哪里跪了?或者是——哪里贵了?


可能很多年之后,巴菲特都想不通,当初借给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这笔看起来稳赚不赔的7亿美金应急款,居然把他自己卷入泥潭,差点名节不保。


被迫担任所罗门兄弟的临时董事长,算得上是巴菲特投资经历中的一段至暗时刻了,不但要遭受财务损失,还被媒体大肆攻击、名誉受损。


事后,连巴菲特自己也承认,所罗门是一项失败的投资,很后悔参与到所罗门的一系列事物当中……


一切,要从华尔街的一款流行游戏说起……

图片

华尔街投行交易师中流行着一种赌博游戏,玩法有点类似现在KTV聚会里的“摇骰子、猜点数”。参赛者每人手持一张美元钞票,他们只知道自己手中美钞的序列号,需要尽力欺骗别人。


某人开始“叫牌”,如说“3个6”,意思即为场上所有(包括自己)的美钞序列号里,加起来至少有3个数字6。游戏者依次叫牌,下一位玩家有3种叫法:


  按数字大小升高,如叫“3个7”、“3个8”、“3个9”等;

  按数字的个数升高(此时数字的大小已不重要),如“4个4”、“5个3”等;

  若当前玩家不相信上轮玩家的叫牌,则喊出“异议”。


如上形式“叫牌”,直到全体同意最后一个喊出“异议”的玩家,所有玩家公开手中美钞序列号。


此时游戏结算:如果大家都表示“异议”的那位玩家“叫牌”是正确,则他获胜;反之,则其余玩家获胜。

还得是华尔街啊,几美元的金额,能玩出八百个心眼子!


上面故事里的这款游戏,被称为“说谎者的扑克牌”,当然,这也是迈克尔·刘易斯那部经久不衰的畅销书的书名。


游戏里对叫牌数字的判断,背后涉及了复杂的概率问题,但对于华尔街的聪明人来说,这不算什么。真正的难度在于,当每个玩家都学会欺骗和双向欺骗后,游戏就变得格外复杂。

图片

这个说谎的游戏中,每个人都是真心的——他们都是真心在骗人。在迈克尔·刘易斯看来,这个游戏就是华尔街交易的缩影,它检验了交易员的性格,泄露了他们的直觉。


迈克尔·刘易斯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就是《说谎者的扑克牌》;此外,好莱坞的著名电影《点球成金》、《大空头》等,也都改编自他的商业著作。先看一下他早年的部分经历:

  在普林斯顿上大学时,还是本科生的迈克尔眼里,有着“大学生独有的清澈”。那时,大家普遍都向往投行的高薪工作,所以都会选择金融或者经济作为专业,但迈克尔却非常理想主义地选择了艺术史专业。


在别人潜心研究财报时,他选修了诗歌和物理。在他的求职简历中,甚至还包括了高空延迟跳伞等项目(这简直犯了投行的忌讳,毕竟对于投资人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落地时有大风险”的项目)。


不出意外,应届毕业生迈克尔在面试投行时,被高情商地以“缺乏商业直觉”而拒绝,他也已意识到了,这是人家对他“注定一生清贫”的委婉说法。


  在经历了求职期“别人贪婪我破产”的叛逆失败后,迈克尔在研究生阶段乖乖地选择了经济学,并在一次宴会中,意外坐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董事夫人旁边,和夫人交谈甚欢。靠着这个机缘,他得到了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机会。


  在所罗门兄弟公司时期,迈克尔身边围绕着各种精通“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的人,他自己也从“职场小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债券推销员。他赚到钱了,但也觉得自己脏了,不干净了。


  最终,迈克尔选择辞职,放弃了一条成为百万富翁的最短路径,转而从事写作这一职业。

图1. 迈克尔·刘易斯

图片

来源: 网络

以“说谎者的扑克牌”为处女作的书名,迈克尔·刘易斯把早年这段经历写进书里,以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债券市场亲历者的视觉,揭露了华尔街那些“说谎者的扑克牌”的背后故事。


那段往事开创了一个时代,同时也是美国次贷危机起源的开“创”者,甚至给巴菲特也造成了大麻烦。另外,本书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

图片

【释义】形容首先打开别人创伤的人或事。

图片


墙街(Wall street)上开了扇所罗“门”

抵押债券是市场上在数学方面最为复杂的券种。全部的复杂性都是由于购房者提前偿付货款的选择权所造成的,而普通人能够给市场造成的唯一一道金融难题却成了华尔街上聪明人大发横财的机会。


——《说谎者的扑克牌》

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于1910年,主营债券业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是华尔街上的大公司。


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更难的点在于,股票的报价是公开且透明的,但债券大量的巨额交易是分散且不透明的。


所罗门兄弟公司通常的销售模式是:

1. 首先,向A推销某债券,卖给他,收取佣金;

2. 接着,找到意向接盘人B,通过推销手段让他相信这个债券的价格在涨;

3. 然后,用略高于A购买的价格回购A的债券;

4. 最后,用等于或略高于回购的价格,把债券再卖给B,再收取一次佣金。

图片

所以短时间内A赚到了钱,所罗门兄弟公司赚到了差价并收取了两次佣金,并且,由于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债券市场的权威性,B也乐呵呵地期待手中债券的升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由于信息的不透明性,兜售推销债券与“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秘诀一样,在于欺骗,预判,预判对方的预判……


但从社会地位和收益率来说,七十年代末虽然所罗门兄弟公司几乎垄断了债券市场,但华尔街依然追捧股票。


直到1978年,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抵押债券部门,经营把住房抵押贷款整合形成的债券,在后来被称为“抵押债券之父”的刘易斯·拉涅利带领下,这个部门将华尔街“遥遥领掀”

图片

【释义】大幅并快速地掀翻市场格局。

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个时候美国住房贷款的状况。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民如果想要买房子,就要去储贷协会(S&L)申请。储贷协会是民间成立的金融机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粗暴,比如以3%的利率吸收短期存款,再以6%的利率放出长期贷款。在经济平稳时期,只要对贷款人的审查足够严格,可以说是一项很好做的生意。

图片

与在中国买房贷款浮动利率不同的是,美国贷款买房实行固定利率,即比如1970年以5%的利率贷款二十年,无论二十年内基准利率如何调整,都不会影响当时贷款时约定的利率。


于是,当在利率波动很大的年份时,储贷协会就头大了。

  利率上升时,吸收短期资金的成本增加。早年放出去的低利率贷款还是那些固定利息收入;

  利率下降时,买房者可以提前还贷,结束当年高利率的贷款,再以低利率重新办理贷款(尤其是这个无法控制买房者提前还贷的因素,导致储贷协会很难控制风险)。

无论怎么看,储贷协会都是“被拿捏”的。随着经济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储贷协会账面上还没偿还的抵押贷款总额,居然已经超过美国股市的总市值,接近一万亿美元。

图片

但是,这一万亿美元分布在全美四五千家储贷协会手中,涉及到了百万千万不同金额、利率和期限的合同,“太分散”使得大家都能看到的“商机”搞不好就是“伤击”,伤及一片。


另一方面,卖抵押债券,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不体面的。

想象一下,交易大厅中:


卖公司债券的交易员喊着:


“我手上有1000万IMB利率8.5%的债券,101美元成交,赶紧!”


相对地,卖房屋债券则会喊:


“啊,我这里有个……我细看一下,布法罗市水牛区72大街拐角右手那片区的房子,6.2万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101美元成交,20年到期,利率9%。”


在那样的交易大厅中,听上去就不太喊得出口。

图片

1979年10月,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又宣布改变美国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将固定下来,改为开放利率。利率的大幅波动再次痛击了储贷协会,当时有机构预测,1980年尚有的4002家储贷协会里,3年内会消失962家,剩下的也会在破产边缘。


大环境如此,拉涅利的抵押债券部门过得并不好,但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信念感。他有两个信念,坚信“嗷嗷待哺”——房贷行业关系国家,政府一定会出手;坚信“熬熬待捕”——再熬一会,熬死同行,一家独大时再出手捕获市场。

图片

【释义】煎熬着,等待出手捕捉机会。

终于,1981年9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储贷协会可以出售尚未到期的低息抵押贷款,用得到的现金再投资,盘活协会,同时出售资产的损失可以由税收减免的方式补偿。一时间,这就好比村里以前光长膘不长毛的肥羊一夜长满羊毛,就等着被薅了。

图片

再看另一头,华尔街上别的公司,如美林、第一波士顿、高盛的抵押业务部门几乎都是还没开业就关门了。拉涅利没有对手了!


在之前的准备中,拉涅利针对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的问题设计了“打包+拆分”方法,本质上是集合手里的大量贷款,结合大数据将集合的贷款再拆分成不同风险的债券。比如一种抵押债券里面临最先的客户提前还款,那这个债券的利率相对就高,满足喜欢高风险高利率的投资者;另一种抵押债券则是面临不会提前还款的客户,风险最低,利率也就最低。


一时间,储贷协会迫不及待地,心甘情愿地,并且毫无选择地,把手中的贷款都抵押给所罗门兄弟公司,拿到现金,再去放贷……前面说到,在不透明的债券交易市场里,所罗门兄弟公司本就是最狡猾的“说谎者的扑克牌”玩家,收卖债券的价格全靠一张嘴,拉涅利的抵押债券部门很快成为市场上的“主宰者”,主“宰”着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每一只肥羊。1982年,抵押债券部挣了1.5亿美元,1983年挣了2亿美元,市场规模也迅速跨越了一千亿美元。

图片

【释义】宰:收割,形容市场里主要获利的人

后来,为了扩大市场,拉涅利甚至游说政府,让政府为抵押债券的信用做担保,虽然导致部分实际信用不好的债券流入市场,但在当时,又进一步增加了拉涅利部门的营收。

图片

下期预告


《说谎者的扑克牌》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全盛时期加入,目睹着抵押债券市场的起飞时期。虽然迈克尔本身学到了很多技巧,为公司赚下不少营收,但他却越来越厌恶这项没有创造实际价值的中间商工作。在书里他感叹:在市场技巧上每进一步,同时也就意味着在人类进化的道路上退了一步。在“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的欺骗与双向欺骗中,所罗门兄弟公司内部,也渐渐出了问题。


在下期的《朋克金融学》中,我们将讲述所罗门兄弟公司由盛及衰的故事,以及巴菲特在借给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一笔看起来稳赚不赔的7亿美金项目中,是如何把自己卷入泥潭,被迫担任临时董事长,差点名节不保的。敬请关注。

图片

泉果博物馆

《方块A的作弊者》

油画

艺术家:【法】乔治·德·拉图尔

创作时间:1835年

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看似普通的牌局里隐藏着一场精心的骗局。


画面右侧盛装却一脸稚嫩的男子是其余三人欺骗的对象。中心的风尘女子以眼神暗示手持酒杯的侍女,两人共同辅助左侧将方块A藏于背后的作弊者做局。作弊者稳操胜券,仿佛下一秒就会骗光右侧男子所有的钱财。


作者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被认为是法国十七世纪最重要的大师之一。本画是一幅风俗画,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尽管作画的时间距今已近200年,但内核仍与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中的华尔街流行游戏一样,牌局上充斥着骗局,在牌技之下,比得却是心眼。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