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市场概况
今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沪指上涨0.40%,收报2974.11点;深证成指上涨0.47%,收报9528.31点;创业板指下跌0.90%,收报1863.80点。今日两市成交额873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96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2.95亿元,连续8日净卖出,早盘一度加仓超2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0.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3.56亿元。
02盘面观察
指数上来看,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深成指延续反弹,创业板指高开低走。核心宽基指数涨多跌少,微盘股、中证2000等小盘风格领涨,创业板指、科创50收跌。
板块上看,金融地产等权重股高开低走,券商午后冲高回落,大基建爆发,华为概念股再度活跃,旅游、白酒等消费方向回暖,医美、CPO概念下挫,中字头表现疲软。今日超4000家个股上涨,整体表现极好。
行业上来看,建筑材料、钢铁、建筑装饰等板块领涨,美容护理、通信、医药生物等板块下跌。
概念主题方面,水泥制造、华鲲振宇、挖掘机等板块上涨,炒股软件、光模块(CPO)、CRO等板块下跌。
03热点行业-建筑材料
今日,建筑材料上涨3.9%。华泰证券:全国性布局的央企表现稳中向好;区域分化影响地方国企表现,其中预计安徽、四川等地区企业仍表现较好;国际工程同比增速预期均维持较高水平,“一带一路”催化下预期国际工程企业Q3海外订单延续高增;能源工程仍然维持高景气,组件价格降低逐步传导至应用端放量,板块公司普遍表现出高增长;钢结构中,工程公司在高基数影响下,预计23Q3同比增长略放缓,加工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单吨净利维持较好。我们认为地产销售仍是消费建材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消费建材或在地产销售弱复苏中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渠道/品牌/产品端有优势的细分龙头或能受益。
(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
04操作策略
10月25日,两市利好下高开后震荡。消息面上,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投资者对此高度关注,海外中概股大幅收涨。
今天市场受上述利好影响下高开,两市热点主要集中在水利、建筑、建材及钢铁等相关领域。万亿特别国债资金将用于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对上述行业带来切实的增量需求。相关板块大幅高开后横盘为主,开盘对消息面已充分消化,盘中短期较难形成快速向上合力,但结合近期下跌之后基本都位于历史低点附近,短期有望震荡止跌,出现很高性价比的布局机会。除此之外,特别国债能起到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对经济基本面产生积极影响,据市场测算,增发1万亿国债将拉动四季度现价GDP约1.5%,带动全年社融同比增速约0.3%。受此影响,汽车、消费等顺周期板块表现也不错。
美容护理板块今天跌幅靠前,主要受权重股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影响,尽管企业经营环境复杂,业绩短期波动并不少见,但医美股市场关注度较高,作为估值较高的成长股,市场对其抱有较高预期,在两市较为低迷期出现杀业绩环节。
今天市场继续在利好下高开收涨,小盘风格延续了昨天的强势,两市愈4000只个股上涨,反弹周期延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高开后即以盘整为主,领涨的均是利好线索的相关板块,前期主跌的新能源、TMT等依旧表现较弱,利好并未演绎到全市场,市场自发的底部反转暂未得到确认,因此短期或难以支持进一步反弹,两市大概率震荡磨底走势为主。不过当下所处的中长期底部区间是毋庸置疑的,困难会过去,珍惜布局机会静待黎明。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5热点资讯
◆【国家发改委:积极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 确保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一是抓紧建立工作机制。我委、财政部将抓紧与教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审计、气象、林草、地震、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和央地协作,统筹做好国债项目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组织做好项目筛选。抓紧组织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梳理报送一批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华尔街见闻)
◆【财政部: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财政部副部长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关于国债发行方面,为加快预算支出的进度,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前期财政部在制定下半年国债发行计划时做了相关谋划,将原定年度国债的发行靠前安排,所以客观上也为后续增发国债留出了空间。考虑到本次增发的国债是纳入到中央财政赤字管理,所以我们将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发行,和已经确定的年度国债发行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债券市场的情况,合理把握国债的发行节奏,使国债发行和资金使用进度相匹配,确保顺利发行并避免资金闲置,更好发挥国债资金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保障作用。(中国网)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增发国债?财政部回应】有记者提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增发国债?官方是否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比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更严重呢?对此,财政部副部长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理解,这位记者关心的是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不是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中国网)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投放3950亿元】中国央行今日开展5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持平。今日有1050亿元逆回购到期。(华尔街见闻)
◆【证券时报评论:流动性环境宜松不宜紧】10月24日,衡量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松紧程度的核心利率——存款类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再度上行,较同期政策利率高过20个基点。随着资金利率向上攀升,市场对于为何资金面会趋紧的讨论也多了起来。目前DR007偏离政策利率的幅度已经不小,在当前经济回升仍在爬坡过坎、市场信心仍需提振的关键时期,流动性环境宜适度宽松不宜紧,央行有必要通过加大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甚至是再度降准等方式,推动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收敛。(证券时报)
◆【春节连休8天,除夕不放假!明年节假日安排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二、春节: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上班。五、端午节:6月10日放假,与周末连休。六、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华尔街见闻)
◆【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今天上午,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央视新闻)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财联社10月25日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技术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财联社)
◆【水利部:全力抓好第四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副部长在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说,1至9月,水利项目开工数量实现较大增长。全国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2.49万个,同比增长12.9%;总投资规模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开工35项,国家、区域和省级水网工程体系加快构建。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全力抓好第四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和灾后重建,确保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过去年水平。(新华社)
◆【两部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 有序建设抽水蓄能】财联社10月25日电,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科学安排储能建设。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与稳定控制能力,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优化负荷曲线,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应用,新建抽水蓄能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结合应用场景构建储能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率。(财联社)
◆【两部门:提高电力工控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财联社10月25日电,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重大电工装备研制。研发大容量断路器、大功率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新能源主动支撑、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等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的电工装备。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向高安全、高效率、主动支撑方向发展。提高电力工控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强化电力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财联社)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香港将落实3000万港元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香港将设立100亿港元的新型工业化加速计划。另外,在港投资逾3000万元可通过“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申请来港,可买股债基金、不包括买楼。(华尔街见闻)
◆【香港房委会将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新住宅印花税将减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今日表示,特区政府会优化公营房屋系统建设。其中,香港房屋委员会将会放宽资助出售单位按揭贷款保证的安排,包括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让买家可获得年期更长的按揭贷款,有助单位流转。此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买家新住宅印花税将减半,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大湾区之声)
◆【香港将把股票交易印花税从0.13%下调至0.1%】财联社10月25日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表示,香港将下调股票印花税,从目前的0.13%下调至0.1%,目标是在11月底前完成立法程序。(财联社)
◆【公布我国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财联社10月25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目前,我们拥有完备的近地载人空间站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有成熟的航天员选拔训练和保障体系,有计划明确的载人飞行任务,即每年2次常态化实施。我们已具备也做好了邀请国外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准备。借此机会,我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及地区与我们开展合作,一起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至于载人登月任务,目前,我们正在扎实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随着登月任务进展,待相关条件成熟后,我们未来也会像今天一样,正式邀请国外航天员一起参与登月飞行任务,共同探索浩瀚宇宙。(财联社)
◆【我国民商火箭公司有望参与执行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飞行器发射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10月25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征集公告发布后,共有9家单位提交了10份符合要求的方案。通过专家审查评估,4家单位获得工程支持,进入方案详细设计阶段。林西强说:“其中,多家单位采用了民营商业航天火箭公司的火箭方案,这些公司各自在研的4吨至6吨运力的火箭,综合性价比很高,有希望参与后续火箭商业化采购,参与执行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飞行器发射任务。” (新华社)
◆【深圳:提高无房职工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标准 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职工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市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未在本市拥有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职工办理租房提取业务的,每月最高可按申请当月应缴存额提取。二孩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未在本市拥有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办理租房提取业务的,在市住房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提供租房合同、租房发票后,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不受月应缴存额限制。承租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职工,办理租房提取业务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不受月应缴存额限制。通知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华尔街见闻)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3年10月25日
2023-10-25 20: 16
2023-10-25 16: 38
2023-10-25 16: 37
2023-10-25 16: 37
2023-10-25 16: 35
2023-10-25 16: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