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方面,财政和地产政策发力、宏观和盈利拐点等逻辑演绎较为充分,政策效果还需要时间观察。未来两周进入政策和数据真空期,需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做出定调。
海外环境方面,预计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回落,通胀中枢或继续下行,过去一个月美债长端利率下行50bp,全球各类资产反弹明显。预计12月美联储继续不加息概率仍然很大,但也很难在议息会议上释放明确加息结束和降息时点的预期。因此,整体外部催化短期告一段落。
A股本身来看,外资流出依然是压制市场比较重要的因素,在国内机构成交额占比较低的情况下,市场合力方向主要在题材和小市值方向。同时,由于无法在盈利弹性方向上形成一致性,轮动反弹行情主线并不明确。
因此综合来看,市场短期震荡盘整概率较大。 配置方面,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以及历史规律来看年底大盘风格较为占优,建议配置方面可以相较于11月更均衡一些。
行业方面,短期可关注食品饮料、金融、家电、工程机械、煤炭工业金属等超跌大盘股方向;中期而言还是更为看好电子计算机等TMT方向,以及医药等反转板块。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2023-12-06 22: 03
2023-12-06 22: 02
2023-12-06 22: 02
2023-12-06 22: 02
2023-12-06 20: 14
2023-12-06 2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