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长夜,终见曙光

2023-12-08 07:36

近期A股市场接连走弱,3000点再度失守。为何近期市场弱于预期?明年投资机会怎么看?



为何近期A股弱于预期?


A股近期走势再度偏弱,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市场信心还在恢复中。从宏观因素来看,地产链相关行业基本面尚未企稳,短期边际改善后又再度回落,引发部分担忧。此外,随着市场回调,部分绝对收益产品达到警戒线及止损线,控制回撤而引发止损压力,或是部分抛压来源。


但是这个位置,从理性上讲,战略上是要积极的。大势上,A股自2021年初至今下跌将近三年,而港股跌四年了,情绪共振之下,往往短期的悲观迅速而猛烈,引发阴跌及连带止损盘。但这个位置,一定是战略上乐观的。


从股债性价比角度,用来衡量市场位置的指标真实股债比看,目前万得全A的股债收益差为0.75%,即过去十年任意时间买入股票和十年期国债,股票平均只比十年期国债年复合收益率高0.75%。这一水平处于近20年的15.4%分位,处于绝对的底部区域(数据来源:2023.12.5)


从资产比较角度,当前市场的一大看点在于:美联储政策拐点,目前市场已将2024年的首次降息时间预期大幅提前至明年5月,全球资本配置利于权益资产的拐点或将来临。



明年投资机会怎么看?


从策略角度展望2024年,明年的三因素组合是盈利上行、剩余流动性下行、风险偏好平稳修复。基于我们的估值预测模型,明年全A大概率是估值扩张的环境。在这一组合下,成长略优于价值,低估值分位资产显著占优,景气投资有效性回升。我们在风格策略层面看好科技创新成长。


我们强调三类成长型机会和一类总量型机会:

1、基于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出海逻辑;

2、高新技术领域内的国产替代逻辑;

3、以AI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渗透率提升的机会。


最后,在资本市场,相对于下跌看空、上涨看多的线性思维,我们更相信周期思维:即成长和情绪可能是阶段性的,而周期是永恒的。股票资产的长期特征,是上涨带来风险,而下跌降低风险,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我们相信市场周期往复,国新、汇金等大型机构入场增持,已是很有力度的底部信号。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