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底部何时来,这类资产你都该关注起来!

2023-12-14 19:00

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投资吸引力。据央行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量近1万亿元,10月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


无独有偶,债券基金规模今年也迎来大爆发。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8.33万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长148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规模亦增长2712亿元。多只债券基金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


规模暴增背后,是股债跷跷板下债券基金亮眼的收益表现,尤其是纯债基金,堪称2023年公募基金中的盈利“担当”。今年以来,在3614只纯债基金中,共有182只产品年内回报率不低于5%,高达99.1%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率,仅有34只亏损产品。(截至11月30日,数据来源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中国证券报)


年末债市行情怎么看?为什么债券基金要引起重视?



NO.1
2023年债市复盘?未来如何演绎?


回顾今年以来的债市行情,2023年上半年,受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偏弱影响,市场股债“跷跷板”显著,整体被债券牛市主导,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年内中证全债指数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11


不过8月下旬以来,债市震荡加剧,稳经济措施、资金面扰动、资本新规影响等都是重要原因,债券收益率走出W形走势。近期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债券型基金净值逐步修复。


回顾8月底以来的波动,与之前的阶段性调整有所不同,当前市场博弈的重心并非持续疲弱的基本面,而是更关注政策端与资金面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第一,宽松政策暂未落地,资金预期偏紧。鉴于监管平滑信贷以及经济预期平稳的表态,12月降准、降息的预期都有所降温。但市场资金缺口仍在,机构对央行操作的依赖度提高。刚刚过去的跨月期间,央行增加净投放使得资金供需小幅改善,但整体资金结构仍然脆弱。


第二,债券供给压力持续,形成短期扰动。12月利率债供给仍较多,尽管财政资金逐步投放可以补充基础货币,但短期内可能效果有限。


第三,房地产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带动宽信用预期,进而压制债市情绪。整体上,近期长端利率调整幅度小于短端,曲线呈现熊平状态。本轮行情中,信用债收益率也主要跟随债市调整,但表现好于利率债,信用利差整体被动收窄。


不少机构认为,债市短期有一定调整,但空间相对有限,基本面环境偏弱或仍将是市场的核心矛盾。浙商证券分析师分析,预计短期债市走出“牛陡”的结构性行情,当前利率曲线较为平坦,过去两个月短端利率品种已经调整较多,安全边际相对较高,而四季度国债发行期限偏长,供给压力主要集中于中长端,中长端利率品种的交易空间可能受到一定压制。



NO.2
年末债市行情怎么看?


近期多项数据回归需求端,低通胀格局依然延续,这让我们对政策端持续强化有了更多期待。12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或将偏积极。


从基本面上看,11月PMI数据回踩,同时高频数据表现平淡,增强了四季度基本面或将弱于三季度的判断,鉴于经济尚未形成转向趋势,对债市而言风险不大。


从资金面上看,跨月后资金面边际转松,资金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年底前供给带来的压力尚存。


从供需力量上看,临近年底,基金、理财、券商等交易力量减弱,但保险和农商行等偏好长端利率债的配置力量有望崛起。从政策预期上看,当前政策力度较为模糊,市场对明年经济目标、宽财政力度尚存分歧,在无增量信息前,也较难形成一致性方向。债市进攻性不足、预计延续窄幅震荡格局,10Y国债上有顶下有底支撑。


中期来看,国内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切换期,明年宽财政需要宽货币发力配合,不排除年底和明年初降息的可能性,对应利率中枢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70%以上将是比较好的配置点位。这也意味着,对于期限稍长的资金,随着债市逐步调整到位,适当增配,争取弹性;对于期限较短的资金,则可以选择防御性更好、净值波动更小的短久期债基。



NO.3
纯债基金:年末闲钱理财优选


对于焦虑权益资产波动较大的小伙伴,或许也可以看看债市的风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情况,考虑配置一些纯债基金平衡波动。


纯债基金指不投股市,只投资债券债券的收益来源主要是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通常情况下,只要债券没有兑付困难,持有到期就不会有损失,长期看,票息收入就是一条以一定斜率向上的直线,尽管短期夹杂小幅波动,但长期来看长期确定性依然较高。


从数据上看,统计近十年来的纯债类基金的年度平均回报,2013年至2022年,全市场纯债类基金“年年正收益”。而且在某些年份,纯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甚至颇为丰厚,比如2014年、2015年分别达到了11.20%、10.48%。整体上,债基为投资者创造了不错的持基体验。


纯债类基金近10年的年度平均回报图片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纯债类基金包括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截至2022.12.31)


从投资债券的剩余期限不同,纯债基金可以分为短期纯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其中,久期超过397天的一般被称为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在397天内的一般是短期纯债基金,再根据久期细分又可以分为超短债类产品(债券资产剩余期限≤270天)、短债类(债券资产剩余期限≤1年)、中短债类(债券资产剩余期限≤3年),投资的债券久期较短。



业绩数据来源:华夏基金,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3-9-30。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年化回报计算方法为:年化回报=((1+区间回报)^(365/区间天数)-1)*100%,上述业绩展示A类基金份额业绩,A类基金认/申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完整会计年度业绩情况如下:

华夏中短债-中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成立于2018-12-25,刘明宇自2018-12-25基金成立日开始管理,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0%。2019-2022年度产品业绩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74%/3.81%、2.03%/2.58%、4.68%/3.51%、1.39%/2.48%。

华夏纯债A-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成立于2013-03-08,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2018-2022年度产品业绩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7.48%/4.79%、4.63%/1.31%、3.00%/-0.06%、3.90%/2.10%、2.64%/0.51%。

风险提示:1.华夏中短债、华夏纯债均为债券型基金,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低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低风险(R2)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3.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4.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