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解盘:2023年收官日!传媒方向集体爆发,北向资金全年加仓超437亿元-12月29日

2023-12-29 18:50

01

市场概况

2023年12月29日,本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反弹,其中沪指上涨0.68%,收报2974.93点,12月下跌1.81%;深证成指上涨0.89%,收报9524.69点,12月下跌2.08%;创业板指上涨0.63%,收报1891.37点,12月下跌1.62%。沪深两市合计成交8415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缩量约400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5.66亿元,全年加仓A股超437亿元,相比去年减少463亿,连续十年净买入。

年度来看,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跌,沪指2023年下跌3.70%,深证成指下跌13.54%,创业板指下跌19.41%;上证50、沪深300指数年线三连阴;北证50指数四季度“逆袭”,全年上涨14.92%

02

盘面观察

指数上来看,今日大盘全天震荡上行,核心宽基指数集体收涨,北证50、微盘股指数涨领涨,科创50涨幅靠后。

板块上看,金融、地产等权重震荡分化,金融板块尾盘异动走高,MR概念、消费电子板块集体爆发,CPO概念、PEEK材料概念表现活跃,啤酒、航空运输、机场等板块跌幅居前。今日超4300只个股上涨,表现极好。

行业上来看,传媒、电子、计算机等板块领涨,仅美容护理、房地产板块下跌。

全年涨幅前三分别为通信(+25.8%)、传媒(+16.8%)、计算机(+9.0%);跌幅前三分别为美容护理(-32.0%)、商贸零售(-31.3%)、房地产(-26.4%)

概念主题方面,抖音平台、摄像头、Mini LED板块上涨,航空运输、光伏逆变器、航运等板块下跌。

全年涨幅前三分别为光模块(CPO) (+135.1%)、最小市值 (+89.8%)、华鲲振宇(+77.0%);跌幅前三分别为POE胶膜(-38.9%)、光伏逆变器(-33.5%)、锂电负极(-33.1%)

03

热点行业-传媒

今日,传媒行业上涨3.1%。华金证券:2023年12月27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由AI制作的电影有望在明年出现。多模态生态预计将长效催化产业动能,加速应用落地,让大模型普惠走进千家万户。多模态AI叠加赋能影视创作。AI技术在电影市场的应用日益普及,从剧本创作到营销推广,都有了新的可能性。AI还能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进行个性化营销,精准推送影片内容给目标观众。运用AIGC技术能激发影视剧本创作思路,拓展影视角色和场景创作空间,极大地提升影视产品后期制作质量,降本增效同时帮助实现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大化。

(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

04

【统计局:经最终核实 2022年GDP现价总量为1204724亿元】财联社12月29日电,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22年,GDP现价总量为120472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8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与初步核算数持平。(财联社)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投放1550亿元】中国央行今日开展19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持平。今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中国央行共开展175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7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本周共有67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投放12570亿元,创2个月单周新高。(华尔街见闻)

【八部门: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财联社12月2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财联社)

【八部门: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 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财联社12月2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推动国家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实施整体数字化改造。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提供海量数据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等服务,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探索平台化、网络化等组织形式,发展跨物理边界虚拟园区和集群,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财联社)

【五部门:加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系统设计,建设涵盖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的融合算力中心】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坚持需求牵引、应用导向,对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低的地区加强规划指导,显著提高通用算力资源利用率,加快实现智能算力资源供需平衡,切实推动超级算力资源便捷易用。(华尔街见闻)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将超日本 首登世界第一】财联社12月29日电,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日本汽车工业会12月28日公布的1至11月出口量为399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至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441.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6成,全年出口量超过日本已成定局。(财联社)

【持新版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可在线开A股账户 头部券商已上线该功能】财联社12月29日电,包括中信建投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已正式上线了外国人持新版永久居留证线上开户功能,这类人群足不出户即可自助办理A股证券开户业务。记者获悉,此前,北京证监局发布通知,要求辖区内的券商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适配性改造工作,实现新旧版本永居证兼容并用,保障持证人可使用永居证作为身份证件,正常办理证券、期货交易以及认购、赎回投资基金份额等有关业务,进一步提升永居证便利化应用成效。2023年12月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启用签发更趋近于居民身份证技术体系的新一版外国人永居证,要求其与居民身份证应用场景趋同、应用成效趋近。(证券时报)

【沪深交易所推出2024年多项降费措施 预计整体让利超9亿元】财联社12月29日电,上交所发布《关于暂免收取部分2024年度费用的通知》,上交所及下属子公司通过暂免收费、下调标准、增加优惠等方式,积极履行减收降费主体责任,经初步测算,此次降费预计将向市场让利约6亿元。此外,深交所下属的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分别减免深市交易通信网关软件服务费、广域网线路接入服务费以及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费。预计2024年整体降费金额将超过3.2亿元,降费力度持续加大。(财联社)

【北向资金2023年累计净买入437亿元 连续十年净买入】财联社12月29日电,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66亿元,2023年累计净买入437亿元,连续十年净买入。(财联社)

【股票ETF单日净流入额超百亿元,全年数据已近翻番】据Wind数据统计,全市场723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基金净流入额为131.44亿元,创下月内20个交易日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自12月7日起,股票ETF市场已连续16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入局面。12月以来,ETF市场表现吸睛。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月内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达939.17亿元,特别是宽基类ETF备受青睐。截至2023年12月28日,年内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达4351.5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39.14亿元上涨94.34%,几近翻番。(澎湃新闻)

【数家房地产机构被召集开会 了解京沪新政落地后市场情况】财联社12月29日电,数家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以及机构日前被召集开会。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相关部门主要了解京沪新政落地后的市场情况,以及各平台机构提出相关建议等。知情人士表示,本次参会人员为各机构高层,基本是副总裁以上级别。(财联社)

【兴业银行投资者热线回应尾盘涨停: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财联社12月29日电,今日,兴业银行尾盘集合竞价异动,竞价成交额2.16亿,直接拉升封板,此前涨幅仅0.27%。12月29日,财联社记者向兴业银行投资者热线咨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内部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同日,多位私募基金经理对财联社表示,理性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在尾盘竞价拉涨停,不排除是乌龙指事件。(财联社)

【华为: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科创板日报》29日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新年致辞中表示,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健,终端业务好于预期,数字能源和云业务实现良好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竞争力显著提升。(科创板日报)

【华为、北汽智选品牌样车已“出炉”】财联社12月29日电,针对华为向北汽新能源转让“STELATO”商标一事,有接近北汽新能源的业内人士今日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华为与北汽智选模式合作的样车已经出来,定位于中大型纯电轿车,有望于2024年上半年发布。“就像问界、智界分别对应的AITO、LUXEED,STELATO是华为与北汽智选品牌的英文名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1865期商标公告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向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多枚“STELATO”商标,类别为第12类,转让/移转申请已被核准。(蓝鲸新闻)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3年12月29日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