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资管宏观市场周报20240101-0105

2024-01-09 11:00

01

宏观数据日历

图片


02

宏观市场分析

海外宏观

美国就业市场数据表现强劲,但仍存隐忧。周度数据来看,截至12月30日的一周,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0.2万,低于预期(21.5万)及前值(22万)。截至12月23日的一周,持续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185.5万,亦低于预期(188.2万)及前值(188.6万)。月度数据来看,12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3.48万,低于前值(4.55万),ADP就业人数增加16.4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1.6万人,失业率维持在3.7%,均强于预期。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是大幅下修历史数据,导致数据的参考价值或有所弱化。11月非农就业数据从19.9万下修至17.3万,10月从15万下修至10.5万;另外,11月职位空缺数8790,低于前值(8852)及预期(8850),12月劳动参与率62.5%,低于前值(62.8%)及预期(62.8%),都表明就业市场或许不一定如数据表现得那么强劲,需关注相关数据突然断崖式下降的可能。

图片

图片

【来源:wind,招商资管】

通胀虽下行,但预期中枢仍偏高。此前美联储将2023年PCE预测从3.3%下调至2.8%,核心PCE从3.7%下调至3.2%;2024年PCE从2.5%下调至2.4%,核心PCE从2.6%下调至2.4%;2025年PCE从2.2%下调至2.1%,核心PCE从2.2%下调至2.1%。

图片

【来源:wind,招商资管】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偏鹰表述下,市场降息预期略有降温,但过度定价的风险仍存。12月最新的点阵图显示2024年会降息三次共计75BP;但过度定价联储降息(6-7次,150-175BP)的情景下,资本市场脆弱性显著提升。1月4号公布的12月货币决策会议纪要,美联储表示高利率可能会保持更久,同时并没有对市场预期的降息给出实质性的信号。会议纪要里偏鹰的表述引发市场大幅调整,鉴于美联储属于数据导向型监管模式,后续降息周期开启时间点,主要还是看就业及经济数据、金融市场及是否会出现二次通胀的风险,表态主要还是对情绪面的影响,决定波动但不影响趋势。美债利率及美元指数在数据及市场情绪博弈中波动或将进一步加大。

图片

图片

【来源:美联储官网、wind,招商资管】

欧美经济软着陆可能性有所提升,但经济景气度仍有待进一步回暖。鉴于欧元区财政货币体系的特殊性,叠加其通胀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紧缩周期对其成员国经济的滞后冲击或较美国提早显现。市场预期欧央行会较美联储提早进入降息周期,这对美元指数形成一定支撑,中短期美元仍将维持震荡走弱的趋势。

图片

图片

【来源:wind,招商资管】


国内宏观


经济景气度呈现整体偏弱,结构分化的特征。12月非官方PMI制造业50.8,高于前值(50.7),服务业PMI52.9,亦高于前值(51.5),趋势与统计局此前公布的PMI数据略有背离,主要受取样时间、样本选择影响。统计局官网数据,12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PMI的数据背离,取样规则之外也表明目前经济景气度虽整体偏弱,但不同行业补库周期的节奏错位,也带来结构上的分化。BCI中企业库存前瞻指数显著上行,也印证了这种结构上的分化。

图片

【wind,招商资管】
内生需求仍然不足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影响因素。2024年市场预期GDP增速目标在5%左右,但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矛盾,需要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及政策之间的配合。近期,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关注1月MLF及LPR的报价情况。但内生需求不足,靠货币政策,或只靠货币政策难度大,所以仍需要财政政策“加力”在需求端。“中央政府加杠杆、国企及地方政府稳杠杆、居民去杠杆“,应该是本轮信用调整的方向。同时,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宽信用,形成“财政为主、货币为辅”的政策组合。

图片

【wind,招商资管】

03

宏观展望


景气度边际走弱,但在5%的增长目标下,市场对政策加码的预期有所升温,在以“财政为主、货币为辅“的逆周期政策对冲下,2024年经济有望延续弱修复的态势。
大类资产策略:

图片

图片

【来源:wind,招商资管】


风险提示与免责申明:


本次所涉及信息为截至报告发布日前可获取的最新数据,信息基于相关数据方数据整理而来。本次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投资建议或承诺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直播视频、截图、展示材料等相关素材仅限于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之目的,禁止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转播。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资管计划财产的投资运作。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集合计划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集合计划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产品资产,但不保证产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产品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产品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提醒您产品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产品运营状况与产品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产品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