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晨会观点:MLF降息落空后,债市仍保留机会

鹏扬基金 2024-01-16 09:32

一、国内经济

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叠加化债、防止资金空转等其他因素,开年1-2月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我们格外关注的房地产市场方面,前半个月二手房成交环比上行,与季节性相近,挂牌价回落显示出一定的以价换量特征,土地成交则延续低迷。目前整体基建地产综合实物工作量绝对水平主要依靠基建以及房屋竣工端在支撑。

通胀方面,12月CPI同比-0.3%,PPI同比-0.7%,表明需求偏弱,PPI和核心CPI大概率已经处在底部位置,但缺少大宗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上行催化,目前通胀不会制约货币政策。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符合市场预期;12月新增社融1.94万亿,低于市场预期。结构上看,企业中长期融资延续偏弱,政府融资是主要贡献。国内政策存在预期差,财政支出的进度目前还没有加快,央行15日MLF操作利率持平于2.5%也更偏稳健。我们认为降准降息还在政策工具箱内,但政策部门仍在观察前期稳增长措施效果。


二、海外经济

市场对美国四季度GDP增长预期在2.2%左右。高息环境继续在拖累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虽然近期新发抵押贷款利率回落,但不改美国房地产市场供求格局偏紧的局面。薪资通胀与劳动力市场方面,政府、教育、餐饮休闲、建筑等行业贡献了多数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平均工作时长基本回到了疫情之前,但劳动参与率超预期回落略有隐忧。通胀问题虽然没有远去,但其热度的确在降温。今年上半年市场可能逐渐适应新的美债利率中枢,目前看4%左右是合理水平。


三、股票

近期微盘股出现调整。历史上熟悉的春季躁动的行情今年暂未见到,原因是经济弱现实和政策低于预期。经济长期趋势说明制造出海、品牌出海、产能出海是面对国内供给过剩和跨国公司供应链多元化风险的出路选择。出口短期景气度逐步见底回升,若联储预防式降息的时点进一步明朗,出口链有望迎来估值拐点。

寻找政府开支发力的方向是2024年行业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思路。我们关注几大主题包括:1)科技主线(四大主线及新质生产力)、2)设备更新、3)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型消费/大宗消费、4)银发经济、5)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

从未来变化看,中央财政政策形成实物工作量,经济大省两会将陆续召开,带来稳增长项目的预期;出口将驱动外需型企业盈利的回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红利股短期内受追捧,即使存在涨快了回调的风险,但中期预计机会依然有望轮动出现。其他行业方面,基本面相对扎实的TMT、地产、军工、大消费、新能源标的也存在反弹机会。


四、债券

上周权益市场走弱,风险偏好利好债市;央行表示“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带动市场宽松预期升温;周五市场止盈情绪升温, 10年国债回吐全周涨幅。利率短端及超长端表现最好,曲线形态依然处于极度平坦的水平。信用类资产表现整体好于利率,二永债5年以上下行5bp为主,配置盘追逐弱资质二永债。本周一央行未调降政策利率,MLFOMO小幅净投放,市场预期落空,但上周五部分交易盘抢跑止盈,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释放了部分调整压力。

本轮宽松交易,市场对降息的price-in幅度较为克制。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便宜的资金价格和极其平坦的利率曲线制约了长端下行的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对降息一直仍存在较大分歧。15日没有降息对长债上行的压力有限,主要影响在于利率下行空间无法打开,市场可能在当前位置充分换手和盘整后再寻找新的机会。国债期货负基差修复,利率曲线平坦形态能否打破的触发因素预计会是资金面。信用市场方面,化债政策兜牢高等级城投的底线风险,但是对弱资质城投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受限,债务风险上升,部分企业转向高成本的离岸市场融资或非标,反而加剧了不稳定性。

展望后市,我们预计,在降息未落地之前,债市宽松交易仍未结束,需要密切关注短端资金利率现实情况。短期内缴税、跨春节等时点对资金面扰动仍将持续,资金价格大幅回落有阻力,曲线仍将维持平坦,短端波动大于长端。高企的实际资金价格从2023Q4起制约债市表现,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亦持续下行。中期维度,货币环境宽松仍具有必要性,资金利率下行带动短端利率下行的交易赔率具有吸引力。

(观点仅供专业机构参考。所列示行业仅为当下看好的行业,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长期必然的配置方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