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公布,#考研成绩#、#考研国家线#等相关话题一时间霸屏热搜。有人顺利上岸,深深体会到“星光不负赶路人”;也有人遗憾落榜,难掩失落黯然。
图片来源:微博
生活是一场长跑,成绩是评判阶段性结果的“标尺”,但过程中的收获同样弥足珍贵。正如基金投资的生涯里,不同投资者在同一阶段的投资回报可能大相径庭,我们却难以简单据此评判大家的投资水平孰高孰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投资的过程都很有意义。
“
考研后的人生
正如没有标准答案的持仓
不管是否参加考研,我们每个人交出的人生答卷并不一样。基金投资同样没有标准答案,面对上万只基金产品,每个人在风险偏好、财务情况、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投资策略和选择自然不尽相同,适合自己的便是有价值的。
比如,有人偏爱股债混合策略。市场行情常常在股性与债性之间轮动,但在不同的股债行情下,这一策略总有成熟的应对之道:股债双强时适当积极,股债均弱注重风控,股弱债强时以债为盾,股强债弱时则以股增强对冲风险。
股债混合策略在不同行情下的变化
注:以上图表仅作为示例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也有人在布局权益基金时偏爱“核心-卫星”策略。该策略将资金划分为“核心”和“卫星”两大类,“核心”是主体配置,目的是在风险可控下获取较为稳定的长期收益,比如投向宽基与市场贝塔共命运;“卫星”则是主体外的其他配置,占比虽小却可通过其广阔的投资空间来增强收益并分散一定的组合风险,如买入看好的行业/主题方向或是借助信赖的主动基金(风格偏进取)。
“核心-卫星”策略的权益基金组合
注:以上图表仅作为示例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
结果很重要
离不开过程的全力以赴
我们难以预测每次考试的成绩,唯一能把握的是备考过程的全力以赴。同理,基金投资的未来回报通常很难有确切答案,但投资过程中的坚持和积累同样珍贵。
尤其对刚刚经历市场较长时间调整的我们来说,投资更是一个持续学习、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保持长期主义的理性视角比大部分人想象的难得多,但坚持与积累之下,跨越市场周期之后,往往能更大概率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
回顾近20年,主动权益基金亮眼的超额收益回归大多发生在市场牛熊转折期,犹如对震荡市里长期主义的褒奖。例如,偏股混合型基金相比万得全A的长期超额收益回归,主要出现在2010年初的货币政策转向收紧、2015年中的“杠杆牛”见顶后。
历年偏股混基指数/万得全A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2004.01-2023.12.31,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885001.WI,万得全A指数代码881001.WI,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投资须谨慎。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也提到,“长期来看,我们持续跑赢市场的难度很大。但市场并非永远都是有效的,某些时候出现的市场无效,正好成为优秀投资者跑赢市场的材料”。敬畏市场周期,保持对优秀资产的长期信仰,是我们投资路上需要不断精进的基本功。
岁月悠悠,时光不燥,认真对待每一笔投资的过程,便是基金投资收获硕果的必经之路。
2024-03-01 18: 47
2024-03-01 18: 47
2024-03-01 13: 49
2024-03-01 13: 49
2024-03-01 13: 49
2024-03-01 1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