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周度观点:市场流动性需求“全额满足”,股债双牛再现

鹏扬基金 2024-03-18 18:55

图片

一、国内经济:

3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整体超预期地改善,提振了股市情绪,A股全市场全天成交破万亿。经济数据的具体情况:

  • 1-2月工业增速回升至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局已经对闰年进行了调整,1-2月份工业生产保持高增长反映了实际生产加快。未来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望提振全年基建投资和制造业需求,但投资者需把握政策落地的节奏。

  • 消费同比增速5.5%,虽比上年末下滑,但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 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0%,降幅较上年12月末收窄0.6个百分点。

  • 工业生产、消费、房地产1-2月的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也均好于上年12月末。

上周人民银行公布的2月货币信贷数据虽没有国民经济数据表现亮眼,但无妨今天债市收益率普遍下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债市对经济开门红已有一定的预期和提前定价,对后续房地产政策力度以及对后续基建、消费的持续性“不见兔子不撒鹰”。债市走强,也可能反映出机构逐渐接受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对当前经济结构亮点胜于总量增长逐步认可,因此判断即使稳增长政策加码,信贷扩张,政策部门也会阶段性维持低利率环境以平衡防风险、化债等诉求。金融和社融数据具体来看:

  • 截至2月末,M2同比增速8.7%,M1同比增速回落至1.2%,反映出资金活化程度下降。

  • 存量社融在今年2月末同比增长9%,低于预期;扣除政府债的存量社融2月末同比7.7%,环比回落,反映剔除政府债的内生融资需求回落,私人部门加杠杆意愿不足。

  • 1-2月合并的住户部门信贷仅增加3894亿,与房地产成低迷可以相互印证,反映出住户部门加杠杆动力不足。1-2月企事业单位的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是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

2月建筑业景气度小幅回落,主要是房地产拖累,基建景气季节上行。1-2月基建投资增速接近9%,略高于上年同期,反映出稳增长力度同比有所加强。

展望未来,房地产的政策将是经济和市场风险偏好的主要变量。市场主体自救和一些地区的限购政策进一步松绑,能解燃眉之急,但根本性地化解房企风险,还是需要销售端的实质性改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预售资金的强监管态势如果延续,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会促使后续的政策加码。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量在1-2月在基数走低之下降幅收窄,但绝对量仍低。3月二手房的成交季节性回暖,关注销售在4月份能否延续,以及能否从二手房向一手房传导。

 

二、海外经济:

2月美国通胀虽不弱,但印证了1月通胀超预期主要是由季节性因素导致,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变化。结构上,业主等价租金环比显著回落,商品通胀回升,二手车价格涨幅超预期。上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20.9万人,环比下降。后续利率市场定价主要取决于美联储对于数据的态度。

高盛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周召开的3月份会议上提高利率,这是17年来的首次,因劳动力市场薪资谈判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大。从市场影响看,日本经济不支持日本利率曲线走陡,日本央行无论3月还是4月加息脱离负利率区间,对市场短期冲击有限。

全球商品市场定价方面,铜价近期大幅上涨,但较弱的基本面或制约铜价脉冲后续持续走强,大型炼厂考虑减产或是行情的主要触发因素;原油方面,炼厂利润WTI原油价格站稳了80美元。美债利率回摆至4.3%,市场对美联储今年降息的预期进一步收缩,但对通胀风险定价已经较为充分。

 

三、资产策略:

大类资产:债市维持震荡格局,关注4月基本面进一步明朗后的市场选择。出口占比高的行业、汽车消费和房地产成交最近均进入以价换量的格局,房地产季节性成交能否延续回暖,股市的反弹对债市未来影响较大。产业政策在今年可能带来中游制造部门的利润份额逐渐修复。

上周债市调整,核心在于前期机构在“资产荒”情绪下过度抢跑,对预期交易进行极致定价。后市交易仓位重视长端及超长端利率债波段机会,配置仓位重视3年内短信用的调整带来的介入机会,关注税期及季末资金情况决定杠杆中枢。负债端,银行负债成本下降的预期可能主要依赖于存款利率的下降。

货币市场:上周银行体系净融出降至4万亿左右,但当前大行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有利于资金供需维稳,这也使得资金利率保持平稳。上周同业存单净融资延续回落,1Y存单利率上行至2.27%。

央行上周五平价续作MLF和逆回购投放之后,公告中特别提示了“全额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反映出虽然没有降息,但当前资金面供需格局不紧张,安抚市场情绪,年初以来财政存款投放可能也较多,债市行情经历了一周调整后演绎了利空出尽行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仍显得谨慎克制,1.8%逐渐形成资金价格的下降阻力位。“内防空转,外保汇率”的政策诉求仍在,资金面量宽松、价格中枢难下行的状态预计仍将持续。

利率:上周全周来看,利率曲线熊平,政金表现弱于国债及地方债。机构行为方面,农商行买盘较大,对欠配状态逐步修复。国债期货基差保持在低位。

同业存单比价的定价效应将继续制约短端资产表现。长端方面,基本面弱现实为债市构筑支撑,长端及超长进入高波动率阶段,关注机构行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政府债供给,等待方向选择。品种方面,国债关注利差有压缩空间的品种,地方债在本轮调整中估值滞后效应减弱,显示在存量持续扩容背景下,地方债交易价值逐步提升。

信用:信用方面,上周3年内信用上行7-12bp,短端信用利差走阔4-8bp为主;5年银行二永上行7-9bp,仍呈现高弹性特征。我们认为组合当前配置保持高信用资质策略。

可转债:目前可转债行业轮动很快,主线尚不明朗,热点板块机会的持续性不强。从应对策略来看,对于偏稳健的组合而言,当前适宜分散化全面布局,同时可适当结合动量因子,上涨后止盈。

股票:春节后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滚动30天平均量已经接近千亿的高位,净流入增长可能边际放缓。作为红利因子的重要配置标的,煤炭行业受到流动性驱动上涨,与煤价走势方向也较为一致,但随着天气转暖,动力煤价格下降,基本面对煤炭行业影响将加大;电力行业回归基本面逻辑与煤炭类似。如果周期行业面临阶段性压力,景气度回升的行业主题中的超跌大盘成长有望接棒反弹,出口景气高的行业和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政策受益领域也可以继续关注。

特别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上周五证监会连发四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反映出监管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扣“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化监管、防控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督促证券基金行业机构明确功能定位,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三大方面做出了详细部署。政策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提振了市场信心和预期,有望引领A股长期价值投资的主流风向,支持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并为机构通过建设多策略的投研体系服务广大投资者创造良好环境。


图片

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6日,是全国首家“私转公”基金公司,由多位拥有20年左右经验的老将领航。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优良业绩和产品创新力带动下,鹏扬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260亿元,成立7年累计投资收益181亿元,分红超80亿元。



图片

公司官网|www.pyamc.com

客服电话|400-968-6688




风险提示书



风险提示:鹏扬基金总规模、公募基金规模相关数据来源于鹏扬基金,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微信内容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文涉及行业仅供参考,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代表本公司未来长期必然的配置方向。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