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经济
4月工业生产保持平稳。4月第二周沿海8省发电耗煤量环比上行0.86个百分点,其绝对水平处于往年同期季节性略高水准。上周气温回升、水电平稳,结合火电耗煤以及开工率数据,原油、建材、有色等商品价格回升。半钢胎开工率在4月第二周虽然回落但仍然处于季节性最高位,预示乘用车产销依然会保持较强水平,但从量价来看,后续依然可能会是降价促销为主的行业竞争格局。
外需方面,1-2月出口同比读数延续上行,3月出口在高基数下增速回落,绝对水平并不弱。从领先指标来看,3月PMI新出口订单分项回升到扩张区间(51.3),4月第2周出口运价指数环比持平。
国内经济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特征。经济生产和外需较强,内需房地产偏弱,服务消费尚可但难以对冲房地产下行。如果政策接下来主要方向是扩大内需,那么经济向上表现的可能性也不排除出现。
3月社融扣除政府债的同比增速7.5%(前值7.7%),环比回落,反映剔除政府债的内生融资需求回落随着财政持续发力,经济实际的内生融资需求可能逐渐好转,但在盘活存量、高质量宽信用的背景下,社融增速读数则不排除可能会逐步回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央行推出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再贷款,利率1.75%较MLF低了0.75个百分点,而PSL余额在3月净减少322亿元。
政策面,4月8日下午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表示,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市场信心增强。国务院高层4月13-14日在郑州调研房地产工作,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合规房地产项目要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做到“应贷尽贷”,保障项目按时建成交付。央行《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报道还对长久期资产的利率风险、利率债发行计划、央行购债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二、海外经济
近期美国财政支出偏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TGA账户压降,准备金上升。3月份通胀依然偏强,核心CPI连续3个月超预期,薪资敏感的通胀依然较强。目前市场对年末美国PCE同比的预期约为2.3%,美联储官员近期发言偏均衡。美债利率回升,10年美债利率接近4.6%,美元走强有望延续。
目前美国地产销售、消费总体依然具有韧性,尤其是家电类产品出口需求较强,美国PMI领先指标近期出现好转,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有所回升。全球商品需求保持韧性但弹性可能有限,对我国的影响是出口价格拖累缓解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线。全球央行开始或开始讨论降息,海外需求依然具有韧性。
三、资产策略
大类资产:债券目前最大的制约来自于政策带来的预期博弈与波动,主要的潜在有利催化是央行宽松的预期仍在。债券市场久期偏好预计会和后市供给是否放量密切相关。新“国九条”发布有望重塑股市定价体系,促进高质量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并且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和预期,为长期资金持续入市铺路,而业绩不佳、经营不规范的公司则将回归合理定价。
货币市场:隔夜和7天利率均有所下行,在当前资金供给方仍然充裕的情况下,非银机构主动降杠杆,R007和DR007利差收窄至5BP左右,资金分层持续缓解。上周受资金宽松支撑及高息揽储受限影响,机构对短端资产需求旺盛,存单利率加速下行突破前低,足年国股行存单最低成交至2.05%附近。
短端存单价格虽已创新低,但以DR007为代表的资金价格并未能突破政策利率,短端行情的延续性取决于资金价格能否有效突破,或保持量宽价稳。目前OMO存量回到地量位置,短期无净回笼风险,本周一MLF续作100亿元利率持平,保持呵护态度,我们认为货币市场的宽松格局仍会在一定时间内维持。
利率:上周债市利率震荡走陡,上半周权益市场偏弱支撑利率低位震荡,结合政策部门关注长期市场利率,叠加供给担忧再起,止盈力量带动长端及超长端快速上行,240004最高触及2.3085%,230023最高触及2.5025%;下半周通胀及出口数据均偏弱,支撑债市情绪回暖,长端再度下行
银行间和交易所流动性宽松,短端回购利率下降,流动性增量也偏宽松。在长端利率有调整预期的情况下,资金也倾向于做陡曲线,向短久期资产流入。随着资金利率来到政策利率附近,进一步的主动宽松暂未看到,国债期货基差维持在低位。
展望后市,我们更关注债券市场内部机构力量的切换,以及针对资金、供给、消息层面的博弈。中短端顺势而为,3-5年期限利率品种可继续关注。融资数据不佳理论上有利于债券表现,但这或已在当下得到市场定价的印证,后市需要需警惕政策在社融增速低位出手托底经济。
信用:信用债呈现牛陡行情,短端信用在资金宽松、CD下行等影响下收益率明显回落,3年以内收益率下行10-20bp,其中AA-产业债下行幅度最大;4-5年信用债收益率下行8-10bp,10年期信用债收益率下行5-8bp。信用利差全线收窄,其中1年期信用利差压缩10bp左右。关注可担保债的后市机会。
可转债:关注新“国九条”出台或对正股定价和情绪带来变化,周末海外地缘冲突对市场情绪影响有限,可转债市场大概率仍处于多空交织的震荡格局之中。
股票:如果我们能看到国内需求侧的政策加码出台,对权益市场业绩改善和风险偏好提升会有积极作用。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明显对工业金属的需求回升进行定价,这是后市值得关注的地方。
新“国九条”的发布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正是历史上无数次在金融市场得到验证的规律。本次新“国九条”的发布,是进一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将促进资本市场正本清源,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功能,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从微观市场供求规律来看,金融市场永远是供求动态平衡的,本次新“国九条”政治性、人民性的立场更加反映出资本市场以投资者为本的特征,尤其是新国九条当中提出的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交易监管、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等举措,将促进资本市场供求重新平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重塑资本市场投资端的价值导向,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持有更加乐观的期待。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当前正是全球制造业周期复苏、中国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巩固的阶段,我国流动性环境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偏强,增量长期资金加大资本市场布局力度。因此,政策发布不仅推动资本市场强本强基,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布时机上也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复苏周期共振,因此我们对今年资本市场走势更加乐观。
总结来看,“国九条”政策最大的影响是股市短期供求从融资市转向投资市、长期投融资更加平衡,对价值风格的投资者更加友好,对于结构风格预计会有明显影响,高质量红利时代有望开启。市场可能会从发现单纯的高股息,逐渐走向重视高股息背后的持续价值创造,意味着新一轮类似于“漂亮50”的绩优大盘蓝筹股的价值重估正在孕育之中。
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6日,是全国首家“私转公”基金公司,由多位拥有20年左右经验的老将领航。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优良业绩带动下,鹏扬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1347亿元,成立7年多时间累计投资收益193亿元,分红超85亿元。
公司官网|www.pyamc.com
客服电话|400-968-6688
风险提示书
2024-04-15 19: 25
2024-04-15 19: 25
2024-04-15 19: 25
2024-04-15 19: 25
2024-04-15 19: 24
2024-04-15 1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