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量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不法分子依托网络实施宣传、引流、展业、获利等多业务环节,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加强源头防控,增强人民群众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逐渐增多,面对手段多样的非法集资,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端正心态、理性思考和分析,理性选择理财产品。要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准确识别非法集资行为,深刻认识非法集资的严重危害,远离非法集资,保证自身资金安全。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他们编造“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有的还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骗取信任。
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点。
01.非法性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02.公开性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03.利诱性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04.社会性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对以下情况要保持高度警惕
1
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资格、频繁变换公司及投资项目名称;
2
许诺超高收益率;
3
以个人账户或现金收取资金、现场或即时交付本金即给予部分提成、分红、利息;
4
在街头、超市、商场等人群流动、聚集场所摆摊、设点发放“理财产品”广告,尤其以老年人为主要招揽对象;
5
在发放的宣传单上印制所谓的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文件内容,用以证明所推销的投资、理财项目受国家支持等描述或内容;
6
怂恿群众将个人房产进行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后投资所谓的“项目”或“理财产品”;
7
招揽群众参加在宾馆、饭店、写字楼举行的“投资”推介会;
8
通过群发短信、电话等通讯方式推销“投资项目”、“理财产品”。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
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非法集资不可持续,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此外,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小邦提醒大家
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4-05-15 14: 36
2024-05-15 14: 36
2024-05-15 14: 36
2024-05-15 14: 36
2024-05-15 14: 36
2024-05-15 1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