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视界 | 德邦基金:控制仓位,迎接反弹(7.22-7.26)

德邦基金 2024-08-02 10:05


一、市场表现

图片

数据截至2024/7/26,来源Wind。


二、重要资讯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重磅发布。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重大改革举措。决定稿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全面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决定稿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美国6月核心PCE同比升幅持平于2.6%,为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但略超市场预期的2.5%;环比增速反弹至0.2%。整体PCE同比增速从前月的2.6%下滑至2.5%,为五个月来最低水平。6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升0.2%,预期升0.3%,前值从升0.3%修正为升0.4%。市场依旧预计美联储本月将继续按兵不动,但押注9月将进行首次降息。


3、央行罕见月末增开MLF,利率下调20个基点。7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2.30%,较前次下调20个基点,自2023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这是央行月内第二次开展MLF操作。同时,央行开展了2351亿元逆回购操作。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此次增开MLF操作,表明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度坚决,同时也表明MLF利率对LPR的参考作用正在逐步减弱。而MLF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方式,中标利率将更好反映市场利率情况。在MLF操作时点调整过渡期内,金融机构需更加关注月中流动性情况。


4、印度莫迪新政府首份预算案出炉,本财年财政赤字目标下调至GDP的4.9%,外国企业所得税从40%削减至35%,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额从5万卢比提高到7.5万卢比。将提供2万亿卢比的一揽子计划来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另外,印度计划将短期股票资本利得税率从15%上调至20%,长期税率从10%上调至12.5%,并上调衍生品交易税。预算案公布后,印度股市和汇市下跌,卢比兑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新低,债券走高。


5、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7月22日,央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且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为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当日逆回购操作规模为582亿元。与此同时,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3.35%和3.85%,为今年以来LPR的第二次调整。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也跟随下调10个基点。受访机构及人士一致认为,此次降息基本符合预期,但降息时点略超市场预期。


6、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并表示支持提名副总统哈里斯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他原本打算寻求连任,但为了民主党和国家的最佳利益,他决定退出竞选,并专注于履行总统剩余任期内的职责。


三、宏观快评


1、1至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5913亿元,同比减少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36571亿元,同比增长2%

点评:

6月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下行,收入和支出的表现均未达到预期,整体经济的复苏步伐相对较慢。(1)1至6月的广义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为-4.8%和-2.8%,6月广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率分别为-8.5%和-4.9%。财政收支的减缓现象一方面归于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复苏相对滞后以及居民消费和企业盈利增长的相对疲软;另一方面,6月份专项债券发行的减缓,加之上半年地方债券发行规模未能达到历史同期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收入增长。(2)在税收方面,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6%,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7%,其中增值税收入增速降至-2.5%。消费税的增加与奢侈品如珠宝的消费增长相吻合;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增长速度都有所减缓,与此同时,地产相关税收多数回落,仅土地增值税增速降幅收窄,房产税增速略有下降。(3)在基建领域,尽管多数支出项目增速下降,但城乡社区支出的增长率却有所提升;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传媒、交通运输以及农业和水利等领域的支出增速均出现了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下滑;在剔除基数效应后,除了农业和水利以及交通运输支出增速有所回升外,其他领域的支出年均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6月交通运输和农业水利支出增速下降,而城乡社区支出增速则有所上升。展望未来,广义财政改善的难度在增加;为了补充财政收入的不足,加速发行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将有助于稳定基建投资资金,推动财政支出的增长。同时,土地出让收入的短期复苏可能受限,而消费税改革的实施将对税收结构带来影响,都值得密切关注。


四、流动性分析


  1

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本周宽货币动作频出,周一早8点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bp至1.7%,9点,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调10bp至3.35%、3.85%,周四月内第二次进行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并下调20bp至2.3%。全周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有11830亿元逆回购与7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累计开展了9847.5亿元逆回购与2000亿元MLF操作,实现净回笼682.5亿元。在一系列宽货币举措和央行投放的呵护之下,月末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全周来看,DR001下行16.5BP至1.7%,DR007上行5.1BP至1.92%,R001下行15.2BP至1.76%,R007上行7.5BP至1.98%。


图片

数据截至2024/7/26,来源Wind。


  2

同业存单发行


利率债方面,本周共发行22期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发行总额达4290亿元,较上周增加105.26%;本周总偿还量4002亿元,较上周增加265.25%;净融资额288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71.03%。

存单方面,发行总额为7977亿元,净融资额为217亿元,对比07/15-07/19主要银行发行总额7371亿元,净融资额1693亿元,发行规模增加,净融资额减少。

图片

数据截至2024/7/26,来源Wind。


五、债券投资策略


  1

市场分析 


本周一早盘前央行预期外调降OMO率,多项政策利率紧跟其后,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具体来看,周一,央行八点便宣布调降OMO利率10BP至1.70%,随后公布的LPR跟随调降10BP,受此影响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10年及以上期限由于担心央行卖债表现克制,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85bp至2.242%;周二,债市延续降息后的强势叠加股市表现疲弱,收益率继续下行,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5BP至2.226%;周三,债市对降息的交易告一段落,全天较为平静,各期限收益率变动不大,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0.05BP至2.223%;周四,前日晚间各大银行有调降存款利率的消息,早盘情绪较好,早盘央行今天意外进行MLF操作并调降20BP叠加沪指实收2900点,长端表现强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25BP至2.204%;周五,随着MLF的超预期降息投放10年期国债逐渐挑战新低,资金偏松使得中短端收益率也小幅下行,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下行1.9BP至2.18%。


  2

投资策略 


利率债方面,本轮超预期降息淡化了MLF利率的作用,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并强化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地位。央行本周的超预期操作证明货币政策宽松大方向未变,对债市起到了较强的支撑,市场博弈央行新的长端容忍点位,长端收益率下破前低,短期内需警惕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是否会有超预期政策出现,中长期来看目前汇率稳定的诉求是货币政策较为克制的一个主要约束,当这个约束解除,国内利率可能进一步打开下行空间。

信用债方面,年内首次降息带动收益率平坦化下行,信用债收益率跟随下行,信用利差变化不大。往后看,短期内认为基本面尚未反转、央行降息带动债市情绪走强叠加理财规模增长背景下,出现趋势上行可能性较低,但短期再继续下行突破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预计以震荡为主,信用债票息价值仍存,可在票息打底的同时关注债市波动中长端二永债和部分流动性较好的主体发行的超长期信用债的交易性机会。


六、股票投资策略


  1

股票市场周度回顾 


A股市场整体表现:本周市场全面调整,上证综指为-3.07%,沪深300指数为-3.67%,深证成指为-3.44%,创业板指为-3.82%,但小盘风格调整幅度相对较小,中证1000为-2.48%,国证2000为-1.86%。

行业表现:行业亦全面调整,仅国防军工收涨1.43%、环保为0.87%,此外,电力设备-0.28%、公用事业-0.48%、交通运输-0.57%等防御性板块相对较强;而调整较多的为有色金属-7.08%、食品饮料-6.34%、电子-5.29%、农林牧渔-4.44%、医药生物-4.02%等机构持仓较高的板块。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港股亦持续调整,恒生指数为-2.28%,恒生科技为-2.62%。

行业表现:行业亦全面调整,仅公用事业收涨为0.38%;而调整的较多为原材料业-7.01%、必需性消费-5.83%、资讯科技业-3.53%、电讯业-2.92%等消费科技板块。


  2

投研随笔 


本周市场持续调整,主要仍是市场三大焦点的负向交易,不确定性对于分子端明显拖累。在结束了三中全会后,市场对于政策预期有所回落,指数由窄幅震荡整体中枢下移;整体成交额从平均6500亿/日下降至6300亿/日,在高频轮动的市场中持续高低切换而不断消耗资金,股票性价比相对中性的环境下无法吸引新的增量资金入市,因而市场持续回落。当前这种环境的核心表现,其实是在资产荒背景下,债市资金极端充裕而在暴露风险和超额收益之间的配置博弈;相对于股票的性价比而言,利率具有更稳定的收益,因此2022年以来股权风险溢价长期处于1倍标准差附近波动;而若股票持续回落,使得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提高,资金会从债券往股票迁移,反过来,若股票的相对性价比回落,资金则从股票往债券转移;这种环境体现的是居民端资产配置的相对均衡,而能够打破这种均衡的方式目前看来只有基本面的强定价,即国内的基本面能够提升,扭转当前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期,进而提高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溢价。但是从三中全会的表述来看,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仍将在“量”的基础要求下去提高“质”,因此若“量”未发生较明显的转弱迹象,当期的核心任务仍是以“质”为主;因此市场的表现体现出三中全会后市场的调整。后续来看,基本面若无明显催化,则仍将长期处于轮动环境,在不同板块间相互切换,核心即是不同板块相对于全市场的性价比变化;但由于无明显增量资金,因此不断被消耗的成交额将导致市场持续回落,进而导致市场的性价比持续提升,一旦股权风险溢价触及2倍标准差则市场将迎来反弹。因而当前的核心是控制仓位应对调整,而在市场反弹的过程中积极布局超跌方向。

港股基于国内的分子端定价,即弱基本面环境下相对稳定资产收益的性价比并不高,因而亦持续回落;虽然海外流动性边际放松,但由于短期交易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美股调整,以及美国衰退导致的需求回落进而拖累国内的分子端,进而影响港股业绩;因此降息环境下不必然使得全球风险资产的溢价,核心还是美国经济对于全球资产定价的传导。后续来看,应该交易美国降息的节奏,而非是交易降息的确定性;若美国降息的节奏体现的是9月降息且降息幅度明显更加激进,表现美联储对于衰退的押注,因此导致全球的分子端的衰弱;若美国降息表现出9月降息后趋于平稳,则美国经济相对韧性的情况下,降息则提振分母端;这两种假设将使得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表现,因此降息的确定性交易应该转向对降息节奏的交易。核心需要关注美国就业数据和后续通胀数据是否具有延续性以及超预期的情况。


图片


文中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内容来源:Wind(陆家嘴财经早餐)。

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信息和观点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德邦基金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必然依据,也不构成德邦基金对阅读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德邦基金在本材料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德邦基金在本材料成文时的观点,德邦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在不同时期,德邦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材料所载不一致的观点。

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德邦基金的观点,德邦基金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声明或保证。

除另有明确说明外,本材料的版权归德邦基金所有。未经德邦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既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材料或其任何部分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者发布,也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德邦基金或其关联方、员工等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图片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