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跌的直接原因看,主要有两个:
部分公司中报业绩承压引发市场担忧
以中国电建为例,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853.83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为63.38亿元,同比下降6.49%。
厦门银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8.92亿元,同比下降2.21%;归母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下降15.03%。
这些或许都引发市场对于红利资产的担忧。
红利缩圈,内部分化
有媒体观点认为,A股的价值投资不只体现在大盘绩优股抱团。随着市场流动性收缩,大多数资金流向极少数股票,国有行屡创新高导致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虹吸效应,成交量低迷,市场整体表现较为惨淡。
今年以来,红利资产被称为“YYDS”,银行+公用事业(水、电、气)+资源股(石油、煤炭、有色)是主要抱团对象。
随着行情演绎,红利资产不断缩圈,煤炭板块率先掉队,随后有色金属,紧接着水、电、气等板块也涨不动,之后“三桶油”开始调整。
市场风格会否变盘?
实际上,银行板块在持续新高后波动性加大在所难免,那近期银行开始调整是否意味着红利风格的抱团行情接近末段呢?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板块的调整实际上是市场风格的收敛,随着市场持续性低迷,资金抱团以五大行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近期纷纷创出新高,资金止盈意愿逐渐上升,部分资金出逃之下出现阶段性拐点。

作为去年以来的市场主线,红利板块在短期涨幅较多之后分歧也正常。一轮行情很难线性上涨,曲折中前进才是常态,因此本次回调、企稳之后仍然可以关注。
此外对于主线行情,上涨途中阶段性高点或许有很多次,但最终真正的拐点只有一次,顺势而为比猜测顶在哪里更重要,趋势拐点一旦确认之后卖在次高位并不难且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