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选基指南: 万基时代下,该如何pick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晨星中国 2024-11-07 11:00

2022年7月,我国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标志着万基时代的到来。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共有基金经理3869人,平均投资经验为4.77年,其中投资管理经验在3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占据了半壁江山(如图表1所示)。在此背景下, 个人投资者在面对投资风格迥异的基金经理时,不仅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有着清晰的认知, 还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方能优中选优,选出适合自己的那款“基”。


图表1: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管理经验分布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

数据截止日期:2024/10/31


作为掌管基金的灵魂人物,基金经理不仅肩负着制定组合投资战略的重任,还掌握着组合持仓买入和卖出时点的“生杀大权”,对组合表现和持有人体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让我们通过晨星基金定性研究框架下的投研团队维度,从过往投资经验与投研能力、基金经理的工作负荷和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这三个方面,谈谈靠谱的基金经理所具有的特质。


01  过往投研经验与投资能力

由过往投研经验所构成的能力圈是我们评估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管理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建立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之上。因此,我们往往偏好至少经历过一个完整牛熊周期、经验丰富且任职稳定的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的风格更为稳健、流程更为稳定,即便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会贯彻自己的投资理念。需要注意的是,过往投研经验和我们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需要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基金经理在历史上曾管理过类似策略的组合,且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与组合的投资风格相契合;

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的组合与历史上曾经管理过的组合在规模和研究团队的支持上高度相似。正所谓成功是可以被复制的,我们相信如果基金经理历史上如果在研究支持充沛的情况下在自己擅长的投资类别中展现了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那么在类似的情况下仍旧表现出色;反之当研究支持减弱或基金经理转而开始管理自己并不擅长的投资类别时,我们会对其投资能力的信心有所下降。


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对基金投资管理的影响,由以下的例子可窥见一二。基金经理A具备9年证券从业经验和3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属于行业内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历史上该曾在管理中小盘股票上展现了出色的管理能力,目前独立管理策略相同的3只公募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考虑到该基金经理目前管理规模相对偏大、历史上积累的投资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小盘股票,且投资管理时间尚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我们认为还需对该基金经理投资大盘股和驾驭较大规模资金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02 基金经理的工作负荷

在评价基金经理的工作量时,我们会关注基金经理管理的组合数量、组合类型和管理职责等要素。基金经理管理的组合数量和类型越多,其工作负荷也越重,分配到管理单个基金投资组合的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不同组合之间的高相似度会让我们对基金经理工作负荷的担忧有所减轻。另外,如果基金经理在管理投资组合之外还肩负着其他行政职责,我们也需对相关职责的内容及其占据基金经理精力的多少进行了解。通常来说,


我们希望:

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组合数量不多且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管理公募基金组合以外的时间不应占据基金经理过多的精力。


业内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B拥有逾20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和超过15年的丰富投资经验,除了管理组合之外,还出任公司的总经理和投资总监。虽然该基金经理身兼数职,但我们对其工作负荷并未产生很大的担忧,这主要是因为基金经理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分担了部分行政职责:作为投资总监,该基金经理只需把握投研的大方向,日常事务管理主要交给各分管部门的同事负责;此外,基金经理通过与高管团队分工合作的方式分担了部分管理压力,平时只负责少数部门的日常管理。另外,基金经理所管理的5只产品均采用相同的选股策略,规模和管理压力均处于可控范围,总体来说我们认为该基金经理的工作负荷并不会对其管理组合的精力造成拖累。


03 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

除了基金经理的运筹帷幄之外,基金组合的投资管理同样离不开研究团队的支持。研究团队的支持越充足,越能够加速研究成果向投资的有效转化,给组合的表现和持有人体验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评估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时,我们需要首先对公司内部研究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组成和相关经验进行了解。一般来说,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团队架构和人员配置相较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通常会更加完善、行业覆盖会更广、对细分行业的研究也会更深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平台的认可度一定会超过中小型基金公司;我们更关注的是研究部门的架构组成与人员数量和基金经理的投资流程之间的适配度:


投研团队之间紧密协作、交流顺畅,基金公司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研究员给组合建言献策,使得研究员对市场、个股或个券的看法能够及时被纳入到组合中;

研究团队需要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具有完善的人员培养机制和清晰的人员补充计划。研究团队的内部人员变动并不会对团队的平稳运行和对投资团队的支持力度造成过大的冲击。


定位为二级债基的基金C主要投资于股票、可转债和纯债,其研究团队的特色是由多名助理协助不同细分债券品种的策略执行。在基金经理制定完债券的配置策略后,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等细分债券的个券选择和具体操作交由分类资产研究管理部的21名研究员来完成,成员的平均投研经验超过7年。不仅如此,公司的信用研究员共25名,平均研究经验超过6年,在人数、经验和稳定性上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对债市的所有品种和主体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保证了基础个券的研究广度和深度。股票投资方面获得了来自超过50名股票研究员组合的股票投资团队的支持,能够对A股市场各行业和港股通的标的实现全面覆盖和动态跟踪。
相比之下,偏股型基金D的股票研究支持团队相对较为精简,12名股票研究员的平均研究经验和平均司龄分别为8年和5年, 整体研究经验较为丰富且稳定性较高。公司鼓励投研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倡导基金经理与研究员的平等沟通,支持研究员对基金经理的观点提出质疑。为促进投研之间的进一步转化,公司在研究员的考核制度中纳入对组合的实盘贡献、模拟组合业绩和研究报告质量等因素,还通过设置首推奖,鼓励研究员为组合持仓推荐优秀的标的。考虑到研究员覆盖的领域和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之间的高度适配性,以及公司通过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促进投研团队之间的顺畅交流等因素,我们对这两只基金的投研团队支持力度均保持充足的信心。
除了上述的三点之外,我们还会考虑多基金经理管理模式、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和性格特征等因素对基金运作的影响。当一个基金由两位或多位基金经理管理时,除了基金经理之间的协作分工与能力圈是否匹配之外,在意见不一时如何化解矛盾也是我们评估时关注的焦点之一。此外,稳定的基金经理团队对基金的平稳运作来说也至关重要。当一个基金频繁变更基金经理时,我们需要评估类似情况在未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需关注现任基金经理在管理经验和能力圈上是否可以胜任。性格特征方面,我们希望基金经理对策略的优势和流程的风险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从投资失误中吸取教训,并将改进措施付诸实践于组合管理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基金并不容易。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投资者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要了解基金产品相关的资讯。我们希望通过本篇文章里所介绍的基金经理的过往投研经验、工作负荷和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这三个角度,帮助大家评估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需要注意的是,对基金经理的后期跟踪和前期的选择同样重要,投资者们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访谈和基金定期发布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公开资料了解基金经理在基金投资理念和运作方式是否有所改变,并动态结合自己当下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


免责条款:©2024 Morningstar 保留所有权。此处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和观点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查或批准,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撰写日期,仅供参考;可随时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内容并非买卖任何特定证券的要约,也不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或准确性。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Morningstar 名称和标识是 Morningstar, Inc.的注册商标。这里的内容包含 Morningstar 的专有资料;未经Morningstar 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此资料、数据、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