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延续此前政治局会议较为积极的政策基调,在扩大内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稳定楼市股市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政策部署。具体的主要关注点包括以下方面:
经济形势基调略有改变,传递稳经济决心。本次会议肯定经济工作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而且相比以往对困难更加聚焦微观层面,“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整体表述相较去年更为直接,对困难的认识更深刻,传递较为强烈稳经济决心。
稳物价重要性抬升。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会议制定如下政策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其中稳物价的重要性抬升,过去15年来首次在物价低迷年份将“稳物价”作为工作目标,提出“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当前我国物价水平相对较弱,GDP平减指数连续6个季度为负,CPI长期徘徊在0附近,稳定物价对于提振经济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及货币政策表述积极,逆周期政策具有较大应对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提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财政政策由去年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转变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货币政策基调调整并明确指出宽松方向,意味着未来降准降息落地可能更快,未来也有可能进一步设立其他新型工具。
提振内需为明年首要经济任务。本次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在工作的首位,体现对提振内需的高度重视。具体细节包括“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这些政策支持方向是刺激与改革的结合,也是市场希望看到的方向。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且特朗普上台后将对我国出口带来明显扰动,提振内需对于应对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后续在两新政策扩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有望进一步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仍为我国主要经济任务。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保证产业链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性更加突出。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重点创新方向,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将是重要的投资趋势。同时会议明确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我国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有望加速缓解,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重视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本次会议再次明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地产方面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明年防风险的首要任务,相较9月政治局会议表述更为积极。9月以来政策对于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关注度明显变化,本次延续此前会议积极定调,对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具有积极意义。
除提振内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外,本次会议布置了其他七项重点经济任务,包括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展望后市,经济工作会议延续此前积极政策基调,A股中期表现或可期。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此前政治局会议定调,进一步部署明年具体工作,后续一段时间仍将是政策落地的窗口期,有助于提振投资者政策预期。此外,从资金面维度,9月24日以来两市日均成交额保持在2万亿元左右,当前A股市场资金面处于2015年以来最为活跃阶段,结合机构投资者整体仓位不高,市场存在较多潜在多头,政策预期或有望带动增量资金进场,形成情绪与资金面共振。但短期市场已录得一定涨幅,部分资金可能获利离场,市场或出现一定波折。
配置层面
政策预期走强或将利好大盘蓝筹风格,行业层面短期关注直接受益政策预期的板块;风险偏好上升后,中小盘和成长风格也有望表现较好。中期建议从基本面出发并结合良好的供需格局,关注景气成长产业,如高端制造以及科技硬件;此外韧性外需板块也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建议从政策支持的角度出发,关注化债、并购重组等政策受益板块。
债券市场方面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债券市场随即进入降息交易,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逼近1.8%位置。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做进一步补充,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进一步激发降息预期;对于非货币逆周期政策并未超市场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突破1.8%。
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降准降息确定性较高,且在低利率环境下,安全资产仍然紧缺,因此债市短期风险或不大。债市未来的风险点需要等待增量政策落地和后续基本面指标的验证,若基本面修复超预期,债市波动调整或有所加大,可关注阶段性调整的交易和配置机会。信用债行情总体将跟随利率行情演绎,信用债利差预计还将进一步压缩。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
2024.12.13
数据来源:Wind,景顺长城整理。风险提示:上述观点是基于目前市场情况分析得出,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应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充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
2024-12-16 14: 19
2024-12-16 14: 18
2024-12-16 14: 18
2024-12-16 14: 18
2024-12-16 14: 17
2024-12-16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