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表现
二、重要资讯
1、上海市多部门发布通知,鼓励支持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
2、腾讯依托微信生态发力电商业务。微信小店正式开启“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除珠宝、教育培训类目,只要原价不超过1万元的商品,都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受此消息影响,微盟集团股价一度上涨超50%。微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盟小程序正率先接入微信小店,相关产品正进行对接。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4、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5%至4.75%降至4.25%至4.5%。最新出炉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大幅上调未来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的中位数,对明年和后年的通胀预期也显著上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不再紧缩的政策会让美联储进一步调整利率时更加谨慎,决议声明意味着,美联储处于或接近放慢降息节奏、或暂停降息步伐。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直线拉升,美股、黄金跳水。
5、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新规出台!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中央企业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围绕提高主业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施并购重组;指导控股上市公司从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实施股权激励等方面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督促控股上市公司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ESG管理体系,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指导控股上市公司多途径多形式强化投资者沟通,增进市场认同;引导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推动中央企业和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规范减持行为,积极解决控股上市公司长期破净问题。
6、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表示,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明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要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要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明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今年大幅增加,研究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明年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大力提升外贸韧性。
三、宏观快评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6%。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63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16%。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
点评:
经济稳中向好持续修复,但结构上仍存在分化。(1)工业增加值方面,生产端表现强劲,需求端有所分化;环比增长0.46%,考虑到高基数影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四季度以来,出口增速尤其是对美国出口增速保持在高位,特朗普当选后的“抢出口”效应开始显现,结合圣诞节前的备货效应,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消费方面,社零增速放缓,以旧换新政策开始显效。通胀水平仍在低位,物价水平或拖累社零增长。同时,今年“双十一”促销活动提前,也相应透支11月社会需求,或使社零增速放缓。分类来看,11月家用电器同比增长22.2%,家具同比增长10.5%,汽车同比增长6.6%,均为以旧换新类商品。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政策开始见效,带动内需增长,未来展望2025年增消费补贴政策和提高赤字率等财政工具促进消费、带动物价合理上涨。(3)投资方面结构分化,设备更新支撑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小幅放缓,而中央主导的水利投资1-11月累计增长40.9%,表明11月基建投资边际增量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支撑制造业投资,1-11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8%。从不同行业来看,主要是通用设备(1-11月同比14.3%)、汽车制造(1-11月同比7.2%)、纺织业(1-11月同比16.2%)等行业有所回升,集中在新质生产力以及出口偏强的行业,也对应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行业。(4)房地产开发仍弱,但整体有所改善,新房销售表现亮眼。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缩小,销售由负转正。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跌幅从-12.3%略微收窄至-11.6%。11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2%,去年四月来首次转正,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11月开发资金来源降幅由-10.8%大幅收窄至-4.8%,其中各项资金来源降幅均有所收窄。政策效果发力,房产销售和资金到位情况均有所改善,展望后续需求端带动房地产供应回暖。
四、流动性分析
1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本周收益率曲线明显走陡。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共有5385亿元逆回购、14500亿元MLF与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央行累计开展了16783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全周净回笼4302亿元。资金方面,DR001下行0.1BP至1.42%,DR007下行11.7BP至1.57%,R001下行9.1BP至1.54%,R007下行15.8BP至1.75%。
2一级发行
利率债方面,本周共发行14期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发行总额达3319.1亿元,较上周增加79.41%;本周总偿还量1330亿元,较上周增加90%;净融资额1989.1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增加72.97%。
存单方面,发行总额为8,718.20亿元,净融资额为1,599.30亿元,对比节前一周主要银行发行总额9,543.50亿元,净融资额5,869.80亿元,发行规模、净融资额均有所减少。
五、债券投资策略
1市场分析
本周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波动较大,但资金状况逐步好转,市场情绪有所修复。具体来看,周一,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7531亿元,到期471亿元,净投放7060亿元。央行OMO投放量增加主要是为了应对到期的1.45万亿MLF,叠加税期影响,资金紧张,午后隔夜利率一度到2.5%。周末公布的社融数据仍偏弱,央行发声也提到明年的降准降息,因此早市情绪较好,长端带动全期限收益率快速大幅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1.70%,上午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佳也有所助推。午后资金紧张,叠加中财办发文称明年“两新”的特别国债资金将比今年大幅增加,中短端带动市场有所调整,不过长端仍显韧性,跌幅不大,曲线显著走平。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4.9BP至1.721%。周二,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净投放2438亿元,应对税期资金偏紧央行加大了投放,日内隔夜价格从高位有所回落,到尾盘至2.0%下方。昨晚央行继续发声将适时降准降息,不过对市场影响不大,而偏紧的资金使得债市收益率继续上行。日内资金有所好转,空头乏力,长端走强修复跌幅,中短端继续偏弱,曲线走平。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0.5BP至1.7175%。周三,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净投放净投放3090亿元。央行继续大额净投放,资金边际转松,午后隔夜回落至1.80%附近。随着资金好转,早盘市场情绪较好,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10年国债再度逼近1.70%。全天来看,10Y国债活跃券上行2.5BP至1.745%。周四,央行公开市场OMO净投放145亿元。随着资金情况逐步好转,央行也缩减了净投放量,资金整体均衡,日内隔夜回到1.80%下方。昨晚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但表态放鹰,美股美债大跌,美元指数走强,离岸人民币顺势突破7.30。今中短端反弹明显,收益率显著下行,但长端仍显犹豫,下行乏力,曲线再次走陡。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4BP至1.746%。周五,央行公开市场OMO净回笼1035亿元。今天资金日内逐步走松,尾盘隔夜已经有1.4%融出,机构对跨年较为乐观。日内随着资金好转,国债期货高开高走,TL涨幅超过1块,不过短端表现更好,1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0%,并一度成交在0.85%,10年国债尾盘也突破1.70%,利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4.5BP至1.69%。
2投资策略
利率债方面,宽货币政策支撑下债市热情难阻,当前债市难寻明显利空。然而当前收益率下行过快,10年国债收益率与政策利率利差已到极致低位,后续下行空间或已不多,且一定程度上透支未来行情,预计后续债市波动或有所加大,建议保持谨慎,快进快出。
信用债方面,中期宏观能见度仍不高,社融和高频数据偏弱,利率债供给高峰期已过,在一致预期之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降息预期引发非银机构等抢跑利率债。信用收益率跟随下行,其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再创新低,但信用利差被动走阔。鉴于利率债已经隐含了较高的降息预期,未来波动大概率加大,信用债补涨可能和票息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城投债化债利好持续,流动性较好的城投债可适度拉长久期到3-5年。近期品种利差大多被动走阔,负债端稳定机构可挖掘中高等级长久期信用债机会。
六、股票投资策略
1股票市场周度回顾
A股市场整体表现:市场继续调整,大盘相对占优;上证综指为-0.70%,沪深300指数为-0.14%,深证成指为-0.62%,创业板指为-1.15%,中证1000为-1.31%,仅科创50收涨2.17%。
行业表现:行业亦大幅调整,TMT和银行表现较强,其中通信4.27%、电子3.55%、银行0.81%、计算机-0.05%、公用事业-0.50%;表现较弱的为地产消费,轻工制造-5.01%、房地产-4.83%、建筑材料-4.70%、商贸零售-4.56%、社会服务-4.3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港股亦大幅调整,恒生指数为-1.25%、恒生科技-0.79%。
行业表现:行业调整较多,仅资讯科技业为2.95%、电讯业为2.00%、公用事业为0.10%,表现较好;表现较弱的板块为,原材料业为-4.40%、地产建筑业为-4.22%、医疗保健业为-3.49%、必需性消费为-3.46%。
2投研随笔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债市大涨的背景下进一步挤压收益率后续的下行空间,则明年资产荒的环境进一步加深。因此当天表现出A股相对疲软,但可转债却相对强劲,核心在于资产荒不断演绎下对于弹性资产的提前布局。低利率环境下后续权益市场如何演绎?首先,债牛环境短期并未扭转,因此债券类资产在短期对流动性存在一定的虹吸;而配置型资金在利率持续下行中会提前对转债、信用债等其他类型的债券资产进行抢筹,因此短期对于权益市场来说影响偏负面。其次,在债市相对稳定后,利率中枢下移,一定程度上权益相对于A股的性价比提升,会使得资金尤其是长线资金外溢至权益方向,相对抬升A股的波动中枢。另外,流动性充裕,叠加对于两会的政策预期、春季躁动等因素,市场整体继续震荡上行。当前环境如何配置呢?首先,对于灵活资金而言,弹性仍是目前最大的追求;而目前权益调整更多是资金的漂移带来的,因此调整即是加仓机会,尤其是以半导体、AI+、低空等产业长期趋势方向,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了AI+。另外扩大内需亦是短期经济目标的政策重心,因此消费中存在现金流稳定的板块,比如零食、饮料、旅游等方向。其次,对于长期资金而言,尤其是险资,配置属性较强;资产荒下的抢筹,以及岁末年初的调仓都可能会导致提前配置红利风格,尤其是信贷改善下的银行,叠加低PB、市值管理等要求。因此,市场风格可能会进入到新一阶段的哑铃策略:一方面灵活资金不断切向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长线资金则默默配置以银行为主的红利风格。
港股近期持续调整,核心的因素在于降息预期的回落,基于再通胀预期,本次FOMC会议中提到明年降息幅度有所收敛,明显偏鹰的表态下导致美债收益率持续提升至接近4.6%。国内短期债牛环境下,亦一定程度上对于资金存在虹吸,流动性收紧使得港股调整较多。后续来看,当前美债收益率或已达短期极值,美国去库周期下对于短期经济明显拖累,则利率可能迎来小幅下行,流动性边际放松。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导致的资产荒使得险资等长期资产急需新的配置方向,而免征红利税使得港股红利对于险资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流动性放松叠加配置需求,港股短期将进入上行通道。
文中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内容来源:Wind(陆家嘴财经早餐)。
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信息和观点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德邦基金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必然依据,也不构成德邦基金对阅读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德邦基金在本材料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德邦基金在本材料成文时的观点,德邦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在不同时期,德邦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材料所载不一致的观点。
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德邦基金的观点,德邦基金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声明或保证。
除另有明确说明外,本材料的版权归德邦基金所有。未经德邦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既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材料或其任何部分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者发布,也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德邦基金或其关联方、员工等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2024-12-22 20: 45
2024-12-22 20: 45
2024-12-22 20: 45
2024-12-20 20: 01
2024-12-20 20: 01
2024-12-20 1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