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市场就有这样一个传言:“10年后想买一款年化收益率3%的理财产品,可能要像汽车牌照摇号那样,完全靠运气了。”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无风险利率“1”打头的低利率时代,比预期来得还要更早一些。
环顾当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6%关口,四大行5年定期存款已下调至1.55%,全市场货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来源:Wind,新浪财经,2025.1)
回想十年前“XX宝”产品刚出圈时高达6%的年化回报水平,再看此情此景,颇有些恍如隔世的意味。
当低利率的时代浪潮滚滚而来,传统的低风险理财手段,例如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的回报率已经显著降低,单纯依靠这些工具来实现财富的有效增值变得越发捉襟见肘。
但无论家庭理财还是养老规划,对抗购买力缩水的挑战仍然是不变的主题。毕竟伴随着GDP总量的不断增长,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扩张,账面上的财富仍将面临被稀释的可能性。
如何应对低利率时代的变局?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固收+思维。
Part.1
策略的底色:固收+产品的价值与逻辑
市场在变数中一路走来,行至当下:这一边是股市波澜起伏,但关于新周期的逻辑未完待续;另一边则是债牛意犹未尽,却开始步入如履薄冰之境。
当“稳定”之上的更高收益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诉求,“固收+”策略正逐渐成为2025年风险与收益平衡的新共识,再次聚集了市场的目光。
“固收+”基金所追求的投资目标就是通过固收和其他资产的科学搭配,向固收类资产要“安全垫”,向更高波段资产要收益弹性,起到一个“1+1>2”的效果。换言之,固收+的底色正是——以资产配置“战胜”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固收”指的就是以债券为主的固定收益投资,作为资产组合的安全垫,力争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指的就是增强配置,这部分仓位通常会投向股票、可转债、打新股(或定增)等等,决定了资产组合的业绩弹性,也是增厚长期收益的重要来源。
常见的固收+基金主要包括这几类:
一级债基,属于债券型基金,目前不参与打新,不能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
二级债基,属于债券型基金,同样不参与打新,但可以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权益类资产不超过两成仓位即可;
偏债混合型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可以参与IPO打新、也可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权益资产仓位通常不超过30%。
除此以外,固收+产品同样可以指向风险收益特征较为稳健的一批产品的集成,部分对冲、结构化策略产品亦被囊括其中。
为什么说“固收+”策略切实可行?——
以常见的一级债券基金为例,这类基金将超过八成的仓位配置于债券,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则不到两成。考虑一个相对简单的基础情形:
假设纯债部分(含资本利得与票息)一年能贡献2-3%的收益率,这意味着,只有当权益部分整体下跌超过10%时,才能完全抵消这部分收益。
以上证指数为例,目前指数位于3200点左右,如果下跌10%,则会回到大约2800多点,这一假设似乎已经纳入了较为极端的考量。
(仅作为举例实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正是基于股债搭配的有效性,从2019年至今的业绩回报来看,尽管期间经历了权益市场的漫长寒冬,固收+基金仍然穿越起伏,表现不乏亮点。
参考万得各类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的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了5.0%、4.6%和4.4%。
(数据来源:Wind,Wind 分类,统计区间 2019-1-1 至 2024-12-31。风险提示:以上股票仓位和风险等级仅指通常情况,以具体基金合同等发行材料约定为准。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对应的万得基金指数表现,具体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产品表现。)
以权益市场为参照,沪深300指数同期的年化收益率为4.7%,但其最大回撤却高达45.6%。
更低的回撤加上较为可观的年化收益率,使得固收+基金的确较为适合作为长期投资理财的标的。
当然,同是“固收+”基金,也可以分为定位“稳健”和定位相对“激进”的。对应到基金品种上,一般而言:
⼀级债基、稳健型二级债基、稳健型偏债混合类产品(通常指年最大回撤5%以下)权益部分占比较低,收益弹性中等、绝对回撤偏小,波动相对可控。
而激进型⼆级债基、激进型偏债混合类产品(通常指年最大回撤5%以上)、可转债基金,权益占比相对较高,收益弹性中上、市场波动时有明显回撤。
诚然,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这一点从产品的历史回报与最大回撤中可见一斑。在实操当中,投资决策的基础应该聚焦于个人需求与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权衡。
毕竟,任何策略的有效性,都建立在充分的认知与恰到好处的匹配之上。
Part.2
广义的延伸:固收+之于长期配置的意义
尽管我们日常将“固收+”视作一类基金产品,但与其说这是一种产品,不如说这更是一种基于资产配置理念的策略。
如果说固收指代的是一种底线与安全垫,那么“+”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的选择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的形式,TA既可以涵盖固收+基金经理善于运用的的多种策略——
股票策略:通过精选个股,分享权益市场上涨的收益
可转债策略:享有转换权的债券,熊市布局防守,牛市专注进攻
打新策略:深入研究IPO新股,若成功中签并卖出,可分享新股上市后价格上涨带来的价差收益
定增策略: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得上市公司的新增股份,锁定期结束后可持续持有或卖出,实现投资收益
TA也可以是个人以账户形式配置下列大类资产,无论是单一还是组合布局,皆可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加宽基:尽管A股开年不利,但2024年9月底以来的行情底层逻辑或未被破坏,释放不确定性后,全年维度依然具有配置的机会与意义。
加红利:具备“类债券”的属性和稳定的分红回报,在走低的利率中枢下,有望带来长期现金流的优势。
加黄金: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叠加全球央行购金量持续攀升、全球风险事件频发等影响,全球信用货币体系的可信度持续下降是黄金长期走强的底层逻辑。
加美债:尽管当下对“再通胀”的预期升温,压制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但短久期产品既能缓释波动,还能兼顾一定的票息收益。
加QDII:全球多元化的海外市场布局思路,既可以分散权益市场的单一不可测风险,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冲汇率的短期波动。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的具体配置方案是“固收账户+宽基账户”,其中80%投资于中证全债指数,20%投资于A500指数:
来源:Wind,回测期限2004.12.31-2024.11.9。本次回测中,中证全债指数仓位80%,中证A500指数仓位20%。2004年12月31日起投,每年末进行动态再平衡,将核心卫星资产仓位调整为初始比例。年化收益率=(1+总收益率)^(1/总回测年份数)-1。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
如上图所示,即便不考虑任何轮动调整,这种简单配置下的组合仍能实现7.2%的年化收益率;而在较为不利的情况下,该组合的最大回撤也被“定格”在了-11%左右。
这一回测结果不仅实现了年化7%左右的理想的长期投资收益目标,而且相较于过去二十年间权益市场本身的大起大落,更是大大“减震”了投资过程中可能经历的风浪。
同时,它还赋予了整个投资组合“攻守兼备”的优良特质,不失为一种“简明有效”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最后,挖掘基想说几句心里话。
在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批高收益且看似无风险的非标理财产品疯狂涌现,无形中抬高了大部分投资者对于高回报与低波动并存的期望值。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财富管理市场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几年,大家最常讨论的一个词就是顺势而为。在这个“方向重于速度”的时代,能不能顺应形势、把握变局,往往能决定普通人未来数年的财富格局。
从理财产品要求净值化、规范化,不再承诺保本保息,到无风险利率逐级下降后,市场上稳稳当当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家庭理财对于更高收益率的要求,也需要经历一次彻底的顺应大势的思路调整。
当居民对于低波稳健产品的需求不减,而传统理财模式的蜕变为“固收+”产品揭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时代的变革正在为“固收+”思维续写新的故事。
风险提示
2025-01-15 13: 09
2025-01-15 13: 09
2025-01-15 13: 09
2025-01-15 13: 09
2025-01-15 13: 08
2025-01-15 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