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泰基金
摘要:
1、2月20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逼近3000点整数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国内金价方面,沪金主力合约逼近前高后略有小幅回落。究其原因,中长期来看,对于政治、经济、通胀等多方面风险事件的担忧和对货币超发美元体系的不信任共同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但仍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注意的是,支撑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需要较长的投资久期来匹配。而短期来看,黄金上涨的斜率可能过快,“长逻辑”和“短交易”的周期错配风险不断累积。
2、医疗板块2月20日领涨市场,AI医疗概念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全球视角来看,医疗系统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是驱动本次AI革命向医疗产业辐射的重要动力。AI医疗也逐渐成为我国医疗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正文:
2月20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收跌0.02%报3350.78点,深证成指涨0.2%,创业板指跌0.06%,中证A500跌0.14%。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6亿。逾3300股上涨。
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AI眼镜概念股再度爆发,亿道信息等多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维持强势,长盛轴承自去年2月以来股价涨超10倍。AI医疗概念股表现活跃,凯迪股份等涨停。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走势分化,每日互动跌超10%。
----------
2月20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逼近3000点整数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国内金价方面,沪金主力合约逼近前高后略有小幅回落。究其原因,中长期来看,对于政治、经济、通胀等方面多方面风险事件的担忧和对货币超发美元体系的不信任共同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但仍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注意的是,支撑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需要较长的投资久期来匹配。而短期来看,黄金上涨的斜率可能过快,“长逻辑”和“短交易”的周期错配风险不断累积。
避险因素:中东、俄乌局势存在不小的扰动,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市场避险情绪高企,为金价带来一定支撑。近期,中东战场局势展现出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停火的反复和特朗普围绕加沙地区的一系列发言均对局势的稳定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而俄乌战场方面,虽美俄重启外交接触,俄乌冲突有望进入谈判的新阶段,但根源仍在于战争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迫使各方考虑停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后续仍需关注各方利益诉求。短期内停战的落地效力仍需观察,“边打边谈”、“打打谈谈”或成为常态。此外,美国经济前景也难言乐观,市场对“硬着陆”和“软着陆”的判断仍然存在分歧。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叠加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市场避险情绪导致黄金价格易涨难跌。
中长期来看: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或推升再通胀概率,叠加对美国财政体系不信任加剧,黄金价格存在中长期的逻辑支撑。特朗普上台以来,逆全球化的一系列政策均不利于美国通胀预期改善。2025年1月美国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升3.0%。市场对再通胀的担忧逐渐转化为对黄金这一抗通胀商品的追捧。此外,在财政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张降低企业税收。特朗普政府曾于2017年推出“减税和就业法案”, 扩大美国财政赤字,这也是黄金价格上一轮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美元信用体系出现动摇之际,作为接受程度最高一般等价物的黄金价格存在较强支撑。
短期来看:黄金上涨的斜率可能过快,“长逻辑”和“短交易”的周期错配风险不断累积。从历史规律出发,本次黄金牛市涨幅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历轮牛市水平,叠加3000点整数关口的压制。回顾历史,近20年来,除本次行情外,黄金共计有4段明显的趋势性上涨行情:2004.5-2006.5、2006.10-2008.3、2009.9-2011.9和2018.8-2020.8,最大涨幅分别约为82%、65%、82%和70%。而自2022年11月至今的近两年黄金牛市中,共计500余个交易日涨幅已经超过80%。投资者在投资黄金的时候,可关注长期积极乐观和短期涨幅过快之间的背离风险。
来源:Wind,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
展望后市,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再通胀、美国经济走弱以及全球主权国家债务超发、全球地缘政治等系统性风险提升等因素都对贵金属价格起到了长期利好支撑。黄金基金ETF(518800)跟踪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价格,建议投资者关注。此外,黄金股票ETF(517400)也有望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亦可保持关注。
----------
2月20日医疗板块表现亮眼,”AI+医疗”再度引发市场热议,医疗ETF(159828)收涨3.48%,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收涨1.83%,生物医药ETF(512290)收涨1.71%。
来源:Wind
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RK Invest近期所发布的《BigIdeas 2025》提到利用人工智能来“操作”数据将颠覆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医疗健康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具备广阔前景及想象空间,中国医疗相关产业有望迎来自身的“DeepSeek时刻”。
全球视角来看,医疗系统并非完美无瑕,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是驱动本次AI革命向医疗产业辐射的重要动力。首先全球医疗成本持续增长,世界权威机构WTW预测,至2025年全球医疗成本增速将飙升至10.4%,亚太地区更将突破惊人的12.3%。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其次老龄化社会加剧系统性压力:预计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惊人的28%。老龄化绝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简单变化,它将系统性地冲击现有医疗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覆盖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存在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甚至在同一城市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也过度集中于少数顶级医院。
AI医疗逐渐成为我国医疗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AI医疗,即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随着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 医疗逐渐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AI医疗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医疗机构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来源:民生证券
来源:甲子光年
AI医疗有望随着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迅速迭代,沿着医疗资源分布式重构、制药工业范式革新、健康管理服务升级和医保支付体系优化等路径全产业链赋能医疗产业,商业价值随着赋能程度加深逐步释放。
细分产业链来看,医疗和创新药率先商业化落地可能性较高,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直接面向C端用户,AI能够及时响应用户诊疗需求,并提供满足购药需求入口,帮助医疗产业率先实现AI赋能。创新药板块,结合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创新药研发流程已经验证可行并有望逐步开启工业化流程。现阶段医疗板块经长期探底已经达到较为安全的入场区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医疗板块的左侧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02-21 15: 13
2025-02-21 15: 05
2025-02-21 15: 05
2025-02-21 15: 03
2025-02-21 15: 03
2025-02-21 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