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解盘:市场探底回升,两市成交额缩量超2000亿,大消费股热度依旧 -4月15日

2025-04-16 14:44

01

市场概况


2025年4月15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沪指上涨0.15%,收报3267.66点;深证成指下跌0.27%,收报9858.10点;创业板指下跌0.13%,收报1930.40点。今日两市成交额10770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减少约2002亿元。


02

盘面观察

指数上看,市场全天探底回升,核心宽基指数涨少跌多,微盘股、深证红利、富时中国A50领涨,科创50、科创创业50、中小100领跌。


板块上看,市场热点较为杂乱,大消费股一度走强,美容、电商、食品等方向领涨,化工股表现活跃,电力股持续活跃,高位股集体大跌。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表现一般。


行业上看,今日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美容护理、银行、家用电器等板块上涨,国防军工、商贸零售、电子板块下跌。

图片


概念主题上看,ST板块、托育服务、网红经济等板块上涨,免税店、转基因、大豆板块下跌。

图片


03

热点行业-美容护理


今日,美容护理上涨2.3%东海证券:近期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强,提振内需方向不变,我们认为国货品牌在国内市占率或将有望持续提升,行业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变动,国产占比不断提升。化妆品板块在渠道红利逐步弱化的背景下,国货品牌表现有所分化,优质国货品牌保持了较快增速,我们认为自身产品力强、品牌矩阵完善、消费者认可度高的标的更具优势。医美板块消费者新品接受度较高,重组胶原蛋白、再生类等新兴赛道具备布局价值,新品获批或将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推荐关注合规产品线丰富的龙头企业以及有新产品或将获批的优质标的。

(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


04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据新华社: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华尔街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一季度1.63亿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财联社4月15日电,国家移民管理局15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内地居民8027.2万人次、港澳台居民6572.4万人次、外国人1743.7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5.4%、11.2%、33.4%。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849.5万架(列、艘、辆)次,同比上升15.5%。(财联社)


◆【外交部驳斥美财长言论:美方无权对中拉合作品头论足指手画脚】 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表示,中方一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拉方的欢迎。“美国长期对拉美欺凌掠夺,让拉美成为被切开的血管,美方无权对中拉合作品头论足、指手画脚。”林剑说。(北京日报)

◆【针对恶意虚假摆拍等4类短视频营销乱象 网信办出手整治】财联社4月15日电,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重点聚焦以下4类问题:1、恶意虚假摆拍问题。2、散布虚假信息问题。3、违背公序良俗问题。4、违规引流营销问题。(财联社)


◆【多只宽基ETF尾盘显著放量 沪深300ETF华夏(510330)成交超昨日全天3倍】财联社4月15日电,尾盘多只宽基ETF成交激增,沪深300ETF华夏(510330)成交超30亿,超过昨日全天成交3倍,华夏上证50ETF(510050)成交超25亿。(财联社)


◆【“5满2”改成“5满3”,浙江多家国有大行上调车贷提前还款最低期限】财联社4月15日电,浙江多家国有大行近期集中上调车贷提前还款最低期限。具体包括,3年期满1年改成满1.5年,5年期满2年改为满3年,未达到最低期限提前还款将收取相应违约金。财联社记者采访证实,浙江辖区内农行部分网点今日已经执行上述要求,工行有网点将在4月15号后正式执行。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围堵”车贷提前还款或出于缓解利润压力等考虑。此外,去年以来部分地区也在陆续叫停车贷“高息高返”。(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官方通报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财联社4月15日电,廊坊市联合调查组4月15日通报: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健全长效机制,对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财联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应探索以国有资产收益支持居民消费】 4月12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重要意义、难点问题和机制创新研究”开题会在京召开。刘世锦表示,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几乎全部用于储蓄和投资,极少流向消费。应探索的是如何用好国有资产,用其收益去支持居民消费。比如,若能将一部分国有股权划归社保基金,尤其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将国有股权资产收益用于支出,便可将“不能消费”的资产转化为“可以消费”的资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芯片、电子产品与药品进口调查】财联社4月15日电,美国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调查范围广泛,将评估传统芯片和尖端芯片的进口情况。根据政府公告,此次调查将涵盖所有半导体的进口,以及用于制造这些半导体的设备,还包括含有这些部件的电子产品。另一项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调查人员还将审查关键药用成分的进口情况。(财联社)


◆【特朗普暗示可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给予短暂关税豁免】财联社4月15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豁免,以便让汽车企业有更多时间在美国建立生产设施。特朗普周一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正在考虑一些措施来帮助汽车制造商。它们正在转向使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生产的零部件,它们需要一点时间,因为这些零部件今后要在美国本土生产。”特朗普是在被问及考虑对哪些产品予以短期豁免时做出上述回答的。他没有具体说明对汽车关税的暂停或下调大概会持续多久。(财联社)


【美联储:美国3月一年期通胀预期创18个月新高】美国纽约联储:美国3月一年期通胀预期上升至3.58%,创2023年9月份以来新高,前值3.13%。3月三年期通胀预期持稳于3%,五年期通胀预期降至2.9%。3月失业恐慌情绪创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程度,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助燃通胀前景。(华尔街见闻)


【特朗普称伊朗拖延谈判进程】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说,伊朗正在拖延与美国的伊核问题谈判进程,可能面临美国的“严厉回应”。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时对记者说,伊朗已经“非常接近”拥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时间”。他说,伊朗“必须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则其核设施可能面临美国的军事打击。(华尔街见闻)


◆【英国就业人数创疫情以来最大降幅 迹象显示工党增税政策抑制企业用工】 英国企业3月以疫情爆发以来最快的速度裁员,而不久之后又受到了工资税增加260亿英镑(343亿美元)和美国关税生效的打击。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在工党首份预算案措施在4月生效之前,税收数据显示就业人数3月减少78,467人。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职位空缺自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这些数字表明用工成本的飙升——其中还包括最低工资标准的再次大幅上调,再加上经济形势恶化,导致企业裁员。(华尔街见闻)


◆【韩国推出12万亿韩元刺激计划 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 韩国政府公布了12万亿韩元(约合84亿美元)的追加预算计划,帮助本国依赖出口的经济应对特朗普关税的冲击。与此同时,韩国官员正准备启程赴美谈判,争取降低关税税率。韩国财政部长崔相穆周二表示,追加预算的规模比最初计划的10万亿韩元有所提高,其中三分之一的资金将用于应对贸易战风险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华尔街见闻)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5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