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致力于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如何提高客户获得感?用下面这个“客户获得感”的简单分解公式来看,有一些体现。过度乐观
人们在生活中和投资中常常会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例如,有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再例如,持有茅台的投资者认为一切信息都是“利好茅台”。
这其中存在着“自我服务偏差”,即倾向于认为事物对自己有利。
“永远不要去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巴菲特
战胜“过度乐观”:
质疑精神,批判思维
尊重数据,尊重历史
依据事实,依据常识
保持冷静,理性思考
羊群效应
古人云:三人成虎。
每天市场的信息噪声很多,摒弃垃圾信息,独立思考至关重要。
而追涨杀跌也是一种羊群行为:别人都买的东西就是好,我也想买;别人不要的东西肯定不好,我也想卖。
克服“羊群效应”:
我们应当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习惯,而市场很多时候都存在均值回归的规律,也会驱动逆向投资策略发挥作用。
损失厌恶
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带来的负效用,远大于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即丨-α丨>丨α丨)。1份的亏损,大约需要2.5份的收益才能使二者感觉起来差不多。
并且,损失厌恶的心理,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出现不一致的分布:当收益为正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收益为负时,人们表现为风险追求。
例如,股票浮盈时,投资者担忧股价回撤,形成落袋为安的冲动,牛市里总是“拿不住”;股票浮亏时,营造“不卖出就不算确认损失”的假象,导致熊市“套得牢”。本质上都是对损失的厌恶心理。
回避“损失厌恶”:
努力克服心理障碍,交易决策应当基于资产本身的质量和价格,以及未来的前景,完全无关于自己目前的浮盈/浮亏情况。
锚定心理
人们在做决定或下判断前,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影响(信息暗示),该信息犹如一个沉重的锚,沉到海底,让思维以该信息为基准,在它的一定范围内做判断,而这样的判断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偏差。
比如在投资中,一只股票现价5元,目标可以涨到10元,还没来得及买入,已经涨到6元,于是觉得贵了,放弃买入该股票。
这是在和心里锚定的价格作比较,而不是和资产的价值作比较。
战胜“锚定心理”:
忘记账户成本,以证券本身的价值为买卖标准
忘掉交易历史,以证券未来的成长空间为依据
基于客观事实,摒弃外界噪声信息的干扰
打破思维边界,思考更多种可能性
后见之明
投资者面对盈利,大多解释为自己的“明智”,而对于亏损,则解释为上市公司原因或者市场原因。(归因偏差)
投资者对短期信息记忆犹新,学到很多,对长期信息几乎什么也记不住。(忽视历史)
这种归因偏差与忽视历史,让投资者无法正确看待投资结果,也无法从历史中学习规律。
从而产生“后见之明”,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常常事后觉得当初想到了的,只是最后没能付诸实施,从而没能获得好的结果。
克服“后见之明”:
理性客观归因,尊重历史信息,从过去的投资操作中,以及市场信息中,获得真正有益的经验教训,从而指导未来的投资决策。
阴谋调论
阴谋论认为事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之阴谋诡计。阴谋论往往缺乏证据,许多阴谋论有不可证伪的特点,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偏见。 阴谋论思维是走向理性的敌人。 阴谋论对各类数据和信息具有排斥性,认为都是虚假的、伪造的,这就扼杀了理性研究的前提,觉得投资研究没意义,还不如听“内部人”消息。 破除“阴谋论调”: 投资需要多做功课,而不是胡思乱想。投资的本质是认知能力的变现,知识的积累会量变引发质变,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投资理念 市场的有效性仍然没有完全强势有效,投资研究的性价比仍然较高。 当然,我们也要接纳市场和世界的不完美,即使有些不法分子会做内幕交易,也绝非市场的主流。
痴迷预测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人们自古以来就热衷于预测未来,然而实际上预测的有效性非常有限。 随机漫步理论认为,基于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短期市场的走势是随机的,接近于布朗运动。 包括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思在内的多名学界投资界大咖做过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华尔街的预测结果大体上并不准确,预测的来源大多是推论。 个别一两次的精准只能解释为巧合。精准的预测实际上并没有意义,格雷厄姆:“你不需要一个人的精确体重来判断他是偏胖还是偏瘦”。 避免“痴迷预测”: 我们不去预测,但是也可以做好应对。 由于经济周期确实存在,即使不能准确预知自己将去往何处,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目前身处何处,以及可能面临的情况有哪些种,每种情况下的损益情况将会如何,那么就可以做好不同的投资组合应对方案。 过度交易 当人们拥有一件东西(包括一个投资组合),总有“改良”它的欲望,而市场上充斥着的大量噪声信息,又总会让我们有“发现了好的交易机会”的错觉。 因此,很多投资者可能具有“投资多动症”的倾向。 通过对大量投资者的交易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同时间段内,低频交易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明显高于高频交易者。持有时间过短,不能赚到资产升值的钱,只能赚短期波动的钱,而短期波动是随机的,盈亏基本互相抵消,最终的回报大体等于市场整体上涨的回报减去大量的交易成本。 克服“过度交易”: 巴菲特认为等待好打的慢球十分重要,“你可以整天耐心等待一个中意的球,趁外野手打瞌睡的时候,快步上前,一击而中”。 正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投资应该是枯燥的,而不应该是刺激的,投资更像等候油漆变干和坐看小草生长。 风险提示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