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瑞丰基金基金经理 于军华
4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比增速放缓,乘强商弱局面不变
4月份完成汽车销售259万辆,同比9.8%,其中乘用车222万辆,同比11%,商用车36.7万辆,同比2.7%。
商用车弱而乘用车强,显示宏观经济仍处于底部盘整状态。
二、上市公司研发人数继续创新高
根据最新的2024年报,上市公司研发人数继续上台阶。前20大中有3家汽车公司:比亚迪、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其中比亚迪以超过12万人的研发规模,排名全市场第一。
三、汽车出口增速放缓,但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
进入2025年之后,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速放缓,其中4月份出口51.7万辆,同比2.6%。
出口增速放缓,但是新能源出口占比大幅提升。2025年4月,出口汽车中新能源占比已经接近39%,超过以往的25%左右的中位数水平。
分厂商看,奇瑞依然排名第一,但同比增速下降了0.3%,1-4月份比亚迪出口了29.3万辆,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1倍。
四、合资厂发力,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短暂下降
进入2025年之后,合资企业一改以往的保守作风。在新产品推出节奏,产品性价比上开始与自主品牌看齐,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目前回落到三分之二左右,市场竞争加剧。
五、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创历史新高
4月份批发口径全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为47.3%,高于去年同期1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正式过半,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步被压缩。
与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拉升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汽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峰。从相关数据看,2021年中国可能就已经实现了汽柴油消费量的顶峰。 马斯克曾经说过:“石油这么珍贵的东西,你们竟然拿来烧”,石化行业减油增化,正是适应了这个发展趋势。
六、新能源中插混占比开始下降
从2020年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以增程和普通插混为代表的插混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占比最高接近45%,进入2025年之后,尤其是最近的3、4两月,插混占比落到了35%以下。
插混占比的下滑,体现了纯电性价比的提升。进入2025年之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插混厂商在纯电产品上加大投入,兆瓦闪冲以及电池价格的下降,纯电在使用和产品性价比上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了新能源中纯电占比的提升。
综合看,4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单月创历史新高,汽车出口中新能源占比也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新能源中插混占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可能预示着纯电的性价比在持续提升。
最后,相比整车,汽车零部件的成长空间可能更大。
在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中国有两家汽车集团上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世界汽车制造商前10中国3到5家的概率很大,大概率甚至有一家会登顶世界第一。
但从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榜看,前20中国严格意义上只有1家,这显然不符合整车市场的发展现状,未来世界汽车零部件前20至少会出现5家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看盈利,而是关注行业趋势,看收入增速。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
2025-05-15 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