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A股和港股的主要指数都走出了上涨行情,上证指数、创业板指、wind全A均录得2%以上的涨幅,分别上涨2.09%、2.32%和2.39%,港股方面恒生科技上涨1.63%。银行、新消费以及创新药等板块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赚钱效应,科技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强势上涨后,进入到休整阶段,面临阶段性调整。
近期行情复盘
先来对几个板块的投资机会进行简单复盘。银行的上涨,一方面是公募新规下短期交易型资金流入行为,另一方面是其相对稳定的资产质量、较高的股息回报以及低波动特征,是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重要选项;新消费是近期市场的关注热点,潮玩、谷子经济、宠物经济、化妆品等为代表的消费新势力的崛起,背后是消费类投资的底层逻辑重构;生物技术领域,创新药企业在今年来在国际市场表现抢眼,受到广泛关注。国内药企频繁达成高额海外授权合作,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科技板块的短暂调整,是偶然也有必然。按照时间维度,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AI概念的强势上涨透支了短期空间;从基本面看,AI技术从概念到商业化的落地,需要市场给予一定的耐心,体现在投资层面是热情在阶段性的降温。热度的暂时离场不是坏事,行业发展需要理性和耐心。近期海外AI相关企业表现相对强势,则提示我们应时刻关注AI的长期潜力。
很多时候,市场资金会出现一定程度“抱团”的结构性行情。既是对确定性的渴求,也是市场行为自我强化的体现。就像一季度AI板块的赚钱效应引发资金持续流入一样,当前强势板块的表现自然会吸引更多资金的跟进,进一步推高相关资产的价格。
AI行情走势给我们的启示是,技术出现突破尤其是颠覆性突破时,基于预期和想象的投资迈出第一步,随后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的预期调整阶段,最终将是在实际应用落地时进行价值的最后重估。这种"预期-验证-再评估"的循环几乎适用于所有创新领域的投资。
两大维度挖掘投资机会
不确定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在纷繁多变的市场中,基本面出色且具有深度长期价值的公司,是穿越不确定的确定选项。这些公司可能或多或少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约束。但只要对长期价值的兑现充满信心,就没有理由错过。
这类可称为长期价值型的公司,应当设置严苛的筛选标准,从定价权、护城河和竞争优势等多维度进行考察。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拥有“内在价值持续扩张”的能力——即使在不利环境中仍能保持或增强竞争优势,一旦行业回暖,股价弹性将十分显著。从实践来看,大市值公司往往具备更完善的治理结构、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也会是未来主要持仓的方向之一。投资中,可重点关注因短期行业逆风导致估值受压的优质标的。
不同于个股精选,第二个方向是通过对技术路线、政策导向和需求变化的中观把握,采取“赛道配置”思路的行业趋势投资。高赔率的做法是寻找市场预期较低但存在积极变化可能的领域。这需要较强的产业洞察力,对产业趋势有前瞻性判断,关键在于识别真正的拐点信号,不过早介入承受漫长等待。
具体投资实践中,买入时点和优选机会同样重要。在深入分析产业趋势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找准投资窗口期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市场认知与企业价值出现显著偏差时应果断加大配置,追求投资的精准度。
专注在自己真正理解的领域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投资机会,清醒认识自身的能力边界,而不是试图把握所有热点——不做资本市场上追热点的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也正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求大求全,但求足够深入。只有专注在自己真正理解的领域,真正对投资标的做到了解透彻,真正理解定价的核心矛盾,在机会来临时敢于重仓,才是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深度研究应当聚焦于能够回答若干核心问题:企业价值驱动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如何变化?市场认知与企业现实之间存在哪些偏差?定价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答案时,才算开始真正了解一家公司。比如近半年来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的某个股,只有真正理解其定价的核心矛盾,才能在股价不断上涨中高位介入,而非“早知道会创新高”的后见之明。做到“懂”而非简单的解释,因为只有“懂”才能指导下面的行为,事后的解释意义寥寥。
海内外长期成功的投资者,往往具备两种特质:对投资标的的信心和对市场波动的韧性。市场的深度调整往往伴随着极端情绪的蔓延,就像4月初我们所经历的那样。即便是贸易战这样的极端负面冲击,市场最终也会消化并收复失地。
回头来看,下跌不会无止境,越是极端越容易反转,最终重归平静。市场调整并非全然坏事,悲观情绪弥漫时优质资产通常被错误定价,下跌提供了重新审视投资标的的机会,也为未来的超额收益创造了空间,因此任何时候都不用太悲观。市场情绪与基本面出现明显背离时,坚持独立判断,保持逆周期思维,在机会和风险之间有的放矢。
2025-06-06 14: 22
2025-06-05 15: 50
2025-06-05 15: 50
2025-06-05 15: 50
2025-06-05 15: 50
2025-06-05 1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