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瑞丰基金:账期缩短,汽车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北信瑞丰基金 2025-06-13 16:02

北信瑞丰基金经理 于军华 


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从6月10日晚至今,已经陆续有几家龙头车企: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发布公告,宣布与供应商之间的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 

作为上述公告注脚的是,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一、反内卷的导火索——汽车行业降价 

2025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依旧保持着较高的促销力度。

根据乘联会崔东树的数据,2025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促销幅度相比2024年同期有所减弱,但5月份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复。

另一方面,从传统乘用车的角度,整体促销力度一直都在高位。从2023年初开始,面对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传统乘用车的促销力度逐渐加大,进入2025年之后,传统乘用车的促销力度依然是居高不下,普遍高于2024年同期2-3个百分点。 

终端竞争力度的加大必然倒逼整车厂商降本增效,压力自然也就传导到了汽车零配件厂商方面。 

 

二、螺旋上升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账期

255家申万汽车零配件上市公司中,从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角度,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到快速上升的阶段。2019、2020两年,周转天数在106天左右,2021年有个小幅改善,周转天数下降到100天左右,随后的2022到2024年这3年,周转天数逐年上升,最近的2024年回升到106天以上,基本回到了2019和2020年的高水平。

账期的上升也与下游厂商结构有关。一般来说,账期长短是自主>合资>外资。A股的上市公司其出口业务大部分都比内销的账期要短。 

自2022年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占率逐月提升,从最初的40%出头一直到现在的超过60%。抓住这波机会为自主品牌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大部分收入都实现了年化20%甚至最高50%的增长,相对应的账期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抬升。 

账期的提升自然给汽车零配件厂商带来了资金压力,但跟以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铁桶一般的外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体系相比,这个新的体系至少给了外来者以入场的机会。 


三、对市场的影响

 整车厂缩短支付供应商账期,本质上是反内卷的一个里程碑。这个举措客观上利好整个汽车零配件行业,有利于修复相关厂商的资产负债表。各家整车厂商公告发布之后,股市的表现也是一个佐证。

从2024年报来看,主要的汽车厂商2024年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中位数在110天左右,新势力略高。按照最新的60天账期要求,各家整车厂商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对于整车厂商来说,这会加速终端格局的出清。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下,终端价格的压力可以向上游供应商传导,后续主要的压力将集中在整车厂,这就对整车厂的技术储备和降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期看,这种反内卷最终会促使整车厂再一次走向一体化模式。对于核心的零配件,整车厂会逐步加大自研自产的比例,从而将越来越多的利润留在集团内部,继而能有更多的资源去应对终端市场的变化。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此文或节目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