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及主要观点:
港股红利板块上周收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16%,恒生指数上涨3.3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14%。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资讯科技业领涨,能源、公用事业领跌。(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27)
资金面上,南向仍保持高额净流入。外资方面,截至周三 EPFR 口径下,外资净流入港股0.1亿美元(vs前一周净流入9.54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2.96亿美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3.06亿美元。南向方面,南向资金净流入284亿港元(vs前一周总计流入约163亿)。年初至今南向累计流入6794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和(7440亿),且流入持续性强,大规模资金沉淀在港股市场。
港股大幅降低小额交易成本,流动性有望改善。6月30日起,香港市场股份交收费由0.002%上调至0.0042%,取消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港元限额,小额交易成本显著降低,机构投资者可更精准计算成本。
由于香港金管局前期投放了大量流动性,香港利率Hibor跌至低位,近期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市场担心后续金管局会收紧流动性。但当前美元仍处于贬值趋势,港元汇率没有持续冲击弱方保证的基础,因此香港流动性或无需过度担忧。
港股央企红利的股息率更高、估值更低。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8.04%(vs中证红利5.46%),PB为0.63,PE为6.91。其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17%,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27)
展望后市,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风险提示:
以上仅为标的指数当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的基金品种,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联接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本基金预期收益与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2025-07-01 20: 59
2025-07-01 20: 59
2025-07-01 20: 59
2025-07-01 20: 59
2025-07-01 20: 59
2025-07-01 20: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