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焦点,无疑是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这场被誉为 “机器人奥运” 的赛事中,500 余台人形机器人精彩竞技,展现的不仅是硬件、算法的精进,更是人形机器人距离商业化落地“更近一尺”的未来图景。
而在资本市场中,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也大放异彩,相关指数屡创新高。那么,从投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哪些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目前存在哪些发展难点,未来发展潜力如何?后续应用场景又将拓展到哪些领域呢?
一起来看看长城基金刘疆的最新研判~
Q1:就机器人赛道而言,您更关注哪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更关注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
刘疆:人形机器人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正处在走向量产的关键阶段。一个新兴产业的商业化落地,一般离不开几个关键要素:合适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吻合需求、具备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优良的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会重点关注几个细分领域:1)制造工艺和成本控制的技术迭代,以实现更优的使用体验和更低的成本; 2)潜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和产品;3)AI进化对于机器人泛化能力的推动。
整体而言,上游的材料、零部件企业以及下游的产品型公司和场景型公司都值得关注。在具体指标上,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的各项性能参数,比如自由度、承重力、轻量化、能耗续航、泛化能力等;其次是产品的生产销售、需求情况等。
Q2:从生产链条看来,您认为,机器人细分领域目前还存在哪些发展难点?未来发展潜力又如何?
刘疆:目前有几个大的难点和痛点:一是智能化水平和泛化能力还有较大不足,目前尚难以承担复杂职能,后续有赖于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二是成本仍然较高,还没法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做到特别亲民的价格;三是性能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轻量化、灵巧手能力、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等。
我们认为,能够克服这些难点痛点、大幅提升机器人性能的产品和相关企业有明显发展潜力。
Q3:您认为后续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可能拓展到哪些方面?
刘疆:目前各种轮式、机械臂等形态的机器人早已在工业、商业服务等场景得到了广泛成熟应用,而人形机器人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主要用于研究、表演、文旅等,未来在诸多场景都有潜在拓展空间。
C端方面,家务、康养、情感陪伴等方面都有用武之地,可能成为家家户户刚需的产品。B端方面,有机会替代人工做各种枯燥、消耗体力的工作,如物流搬运、流水线作业、商业导购、巡检等。此外,人形机器人在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也有巨大潜力。
2025-08-19 16: 16
2025-08-19 16: 16
2025-08-19 16: 16
2025-08-19 16: 16
2025-08-19 16: 16
2025-08-19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