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视界 | 德邦基金:风格切换,注意波动(8.18-8.22)

雷涛、石瀚文 2025-08-25 00:39

图片

一、市场表现

图片


二、重要资讯

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发表重磅讲话,称风险平衡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当前的形势意味着,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随着政策处于紧缩区域,这种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意味着需要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讲话后,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完全消化年底前降息两次预期。


2、欧盟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承诺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的关税,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欧盟还计划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另采购400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3、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自9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新增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等3种领取条件,同时明确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参加人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4、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积极促进民间投资。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5、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晤。特朗普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美俄乌将举行三边会谈。特朗普表示不排除未来派遣美军参与乌克兰维和任务的可能性。泽连斯基在发言中明确表示,乌克兰需要“所有与安全相关的保障”,包括军队、武器、训练和情报。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乌克兰将承诺向美国购买价值10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由欧洲出资),以换取其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后美国向其提供安全保障;美乌还将另签500亿美元无人机合作生产协议。


6、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会议还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三、宏观快评

1、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为年内最高,其中,税收收入18018亿元,增长5%。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累计增幅首次转正;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点评:

财政收入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彰显经济运行韧性,财政收入呈现改善趋势。(1)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收入仍是主体,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虽下降0.3%,但降幅较上半年大幅收窄0.9个百分点。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月加快4.0个百分点,成为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的关键。在主要税种中,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表现亮眼,成为7月税收收入改善的“主力军”。消费税同比增速从6月的2.0%升至5.4%,反映暑期假日效应带动可选消费升温;企业所得税从2.7%升至6.4%,得益于扩内需和反内卷政策落地,工业企业利润向实质性修复迈进;个人所得税从6.8%升至13.9%,主因税务部门收紧境外炒股收益征管,要求补缴2022-2024年港美股投资收益20%的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同比增长24.2%,延续高增长态势,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不过,国内增值税从5.0%降至4.3%,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影响,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且反内卷带动生产资料价格边际改善,增值税税基相应缩小。(2)支出端,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增长7.4%,增速与上月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从上月的-0.7%升至2.2%,地方支出提速赶进度。从支出结构看,呈现“重民生、轻基建”特点。民生支出增速明显加快,整体支出增速从5.3%升至9.7%,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分别较上月加快2.2、3.8、4.9、8.6个百分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基建方面,整体支出增速从-8.8%回升至-3.8%,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分别较上月变化-11.1、10.9、3.2、7.2个百分点,基建支出降幅收窄,但整体仍处于低位,或与上半年经济走势稳中偏强,基建投资稳增长需求下降有关。(3)总体而言,7月财政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呈现回暖趋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后续随着三、四季度中央政策工具资金拨付进度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速度加快,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但也需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流动性分析

1

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本周权益继续对债市形成压制。公开市场共有7118亿元逆回购与2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央行累计开展了2077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全周实现净投放13652亿元。资金方面,DR001上行1.0BP至1.41%,DR007下行1.3BP至1.47%,R001上行0.8BP至1.45%,R007下行0.2BP至1.48%。

图片

2

一级发行

本周共发26期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发行总额达5566.9亿,较上周增加19.91%;本周国债政金债偿还1096.3亿;净融资4470.6亿;净融资较上周增加25.04%。 

存单方面,发行总额为5,492.10亿元,净融资额为-2,455.10亿元,对比前一周主要银行发行总额7,746.80亿元,净融资额-1,324.60亿元,发行规模减少,净融资额减少。

图片


五、债券投资策略

1

市场分析 

本周债市在股市强势上涨及资金面边际收敛的双重压力下整体走弱,长债收益率多次上行至关键点位但未有效突破。具体来看,周一,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2665亿元,到期1200亿元,净投放1465亿元。当天央行虽然继续净投放,但是资金却边际收敛,R001和R007加权价格都回到1.5%附近。当早债市受上周五情绪和偏空的货币政策报告影响,收益率继续上行,开盘后随着沪指创十年新高,跌势未止。虽然午后股市涨势缓和,但是由于收敛的资金和基金的大量赎回,债市反弹无果,收益率继续上行,超长端收益率跌幅超6BP。全天来看,10Y国债活跃券上行4.25BP至1.7875%。周二,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5803亿元,到期1146亿元,净投放4657亿元。当日央行增加了净投放数量,不过资金紧势延续,至尾盘没有明显好转。早盘受央行OMO大量投放提振,债市情绪修复,不过日内资金全天仍偏紧,收益率小幅下行后全天震荡,波动较为无序。市场对周五新国债发行前央行的呵护有一定期待,但整体谨慎。全天来看,10Y国债活跃券收平报1.77%。周三,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6160亿元,到期1185亿元,净投放4975亿元。虽然央行多日大额净投放,早盘资金仍然偏紧,隔夜一度成交在1.70%,至尾盘才转松至1.50%下方。当早在央行连日投放呵护下,现券情绪较好,收益率小幅下行,国债期货高开后震荡小幅回落。午后股市拉升,沪指再创新高,债市收到压制开始下跌,除TS外国债期货各品种均创新低。全天来看,10Y国债活跃券收平上行1.65BP至1.7825%。周四,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2530亿元,到期1287亿元,净投放1243亿元。在央行多日投放下,当天资金边际有所转松,隔夜成交在1.50%附近。当早虽然国债期货低开,但面对震荡偏强的权益,也显出一定韧性。午后权益回落,叠加空头回补带动下,活跃券收益率显著下行,市场等待明日新国债发行。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4BP至1.766%。周五,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3612亿元,到期2380亿元,净投放1232亿元。当天资金全天均衡宽松,价格边际小幅回落,匿名隔夜开始出现1.3%的少量供给。上午债市主要围绕国债发行进行交易,情绪一度比较好。最终发行结果相比预期稍弱,但客观来看也合理,不过午后国债期货跳水走弱,低位震荡至收盘。权益的冲高再次给债市造成压力,不过市场表现得比较有韧性,跌幅不大。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9BP至1.78%。


2

投资策略 

利率债方面,当前债市仍受风险偏好回升及资金面扰动压制,短期内债市较为被动,看股做债交易逻辑或将延续,建议维持谨慎,操作上建议将持仓逐步转为较为活跃的品种,交易盘宜控制久期敞口,暂以波段思路为主。后续需关注债基赎回数据及央行流动性操作,若股债跷跷板效应未明显缓解,中长端利率仍有上行压力。

信用债方面,本周流动性收紧叠加情绪冲击,信用利差全面走高。目前长端已经调整出了相对合意的配置价值,当前权益市场牛市情绪依然浓厚,若未来权益继续强势上攻,债市波动加剧的风险仍存,但债市跌幅边际弱化。关注本轮调整的右侧布局机会,边际上可适度拉长久期暴露,博弈超跌反弹机会,但保持短线思路,适度获利止盈后保持相对防守姿态,警惕风险偏好突变可能引发的利率反弹风险。


六、股票投资策略

1

股票市场周度回顾 

A股市场整体表现:本周继续创新高,成长优于价值。上证综指3.49%,沪深300指数为4.18%,深证成指为4.57%,创业板指为5.85%,中证1000为3.45%,国证2000为3.47%。

行业表现:行业全面上涨,科技继续领涨,通信10.84%,电子8.95%,计算机7.93%,美容护理5.35%;表现较弱的为,房地产0.50%,煤炭0.92%,医药生物1.05%,银行1.25%,环保1.3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港股亦明显走强,恒生指数为0.27%、恒生科技为1.89%。

行业表现:行业涨跌互现,非必需性消费1.64%领涨,其次为资讯科技业1.57%、电讯业1.00%;调整较多的为,原材料业-2.15%、能源业-1.76%、公用事业-1.63%。


2

投研随笔 

市场延续趋势上涨行情,和我们上周判断一致,牛不言顶。长期结论维持不变,长线资金入市叠加基本面底部修复,资金面的宽松提前博弈修复行情;因此虽然很多人诟病基本面并未改善,无法支撑当前市场,但忽略了市场提前交易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本周市场持续创出新高,而前几周明显不同:第一,行业风格虽然以成长为主,但是大盘成长明显强于小盘成长,因此市场更多倾向于龙头配置,而非流动性定价的小盘,即追求业绩的确定性而非追求弹性;第二,近几日的市场情绪表现中,虽然指数每日新高,持续阳线,但从个股涨跌表现上看并未出现一边倒的牛市行情,反而结构性分化特别明显。总体来看,可能会出现风格切换的可能性。今年以来的行情经历了多轮行业主线的切换,从最开始的AI和机器人,切换至3月份的新消费,随后5月份是银行,以及创新药;6月下旬开始是以反内卷和大基建为主的周期行情。而现在回到了以电子、通信为主的科创行情,主要的概念是以算力和AI为主。同样也是经历了由成长切向价值,最后又切回成长的情况;从小盘切向大盘,然后切向中盘。因此,当短期主线的行业发生切换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波动情况。展望后市,我们仍坚定看多科技的长期行情;短期可能会逐步转向以AI应用、具身智能等软硬件结合的方向。

港股近期表现相对较弱,核心仍然是流动性边际收紧导致。后续来看,港币汇率上行空间有限,因此后续对Hibor冲击亦相对有限,内部流动性的冲击逐步缓解。而周末美联储明显偏鸽的表态,全球流动性边际放松。内外部流动性阶段性缓和,将助推中期的港股行情。而相对A股此前的情况,可能出现明显的补涨阶段;尤其是以恒生互联网为主的方向,AI应用的首选方向,或将成为后续行情的领头羊。



文中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内容来源:Wind(陆家嘴财经早餐)。

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信息和观点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德邦基金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必然依据,也不构成德邦基金对阅读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德邦基金在本材料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德邦基金在本材料成文时的观点,德邦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在不同时期,德邦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材料所载不一致的观点。

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德邦基金的观点,德邦基金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声明或保证。

除另有明确说明外,本材料的版权归德邦基金所有。未经德邦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既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材料或其任何部分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者发布,也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德邦基金或其关联方、员工等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图片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