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医疗拟向美的定增21亿元,干这些大事

王丽颖 李爽 2021-07-07 15:43

从鱼跃科技,到美的集团,变更了控股股东的万东医疗仿佛就要插上翅膀起飞。

7月6日,北京万东医疗对外披露,公司拟向美的集团定向募资不超过21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公司主业。

而早在今年2月份,美的集团通过受让鱼跃科技及吴光明合计持有的24.09%总股本,加上俞熔5%的总股本,成为万东医疗最大股东,何享健代替吴光明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美的买下的这颗“药”成色几何?

作为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买买买”模式下的一员,万东医疗曾被给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保卫美的集团市值的“神药”。然而,作为一家上市已经20多年的医疗器械公司,在2001年至2019年期间,万东医疗的营业收入由3.27亿元增长至9.82亿元,起步早、成长慢,年复合增长率仅5.95%,显然,它还难当大任。

始于1955年的万东医疗,于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专业从事影像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生产及影像诊断服务,多年布局医院用医疗器械,是国内极具实力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

行业竞争力方面,万东医疗的竞争对手并不弱。数据显示,去年,我国DR设备(DR全名是Digital Radiography,也称为数字化的放射检查。)销售量接近1.4万台,其中,国产品牌占据七成市场份额。安健科技以年DR销量1900台超越了万东医疗的1800台,位居第一,两家DR巨头市场份额不相上下,万东却还是争不过安健科技。那么,在家电巨头美的集团的助力下,万东医疗会弯道超车吗?

从年报数据看,万东医疗当前在支柱产品DR方面研发投入极少,仅为2000多万元,而2020年其研发总投入只有8643万元。

六成资金用于产品研发

那么,这次定增的21亿元资金,万东医疗会重点投在什么地方?根据公告,本次募资将紧密围绕主营业务展开:为巩固万东医疗DR和DRF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约有3.56亿元用于这两项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MRI是万东医疗重要的战略产品线,市场占有率却相对较低,万东医疗将拿出募集资金中4.44亿元,投资于MRI产品除超导磁体外其余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紧跟国际市场发展方向研发3.0T高场磁共振MRI系列产品;

图片

针对我国MRI、CT保有量较低,市场广阔的现状,万东医疗还将对CT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入约2.67亿元;除此之外,万东医疗作为国内最早进行DSA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之一,将继续发挥先发优势,约有2.33亿元用于DSA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以上总计约13.01亿元的募集资金将用于万东医疗的各项技术研发领域。市场也对这种大手笔募资研发给予积极反应,7月6日早间开盘仅8分钟,股价就封停于17.62元/股,直至午间收盘。午后开盘涨停打开,最终报收16.9元/股,涨幅5.49%。

从公告看,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12.84元/股,发行数量不低于1.08亿股,且不超过1.62亿股,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万东医疗本次增发21亿元,不仅要大张旗鼓搞研发,还可能是要大刀阔斧进行人才招募,从同行中挖掘成熟人才,砸资金让3.0T高场磁共振MRI提前半年研发出来,丰富CT系列产品,直追上海联影医疗。

控股后“大动作”不断

因为此前控股股东掣肘,万东医疗发展受限。如今,美的集团控股后,万东医疗的一系列后续改革措施也在加速落地。

管理层方面,随着今年2月份万东医疗董事、总裁燕霞辞去相关职务,万东医疗管理层也迎来了频繁更迭:6月18日,美的集团CTO胡自强出任万东医疗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美的集团财务总监钟铮、战略发展总监刘啸担任万东医疗非独立董事;其他独立董事、监事、职工代表监事也进行了更替。

股东整合方面,近期公告显示,减持动作加速,比如,万东医疗第二大股东俞熔自6月21日至6月28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6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7%;7月3日,公司股东上海诺铁减持公司股份约5.5万股,占公司总股份为0.01%,本次减持后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在家电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趋势下,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家电消费电子等日常用品与医疗数据的结合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海尔、海信、格力等企业均已涉足医疗领域,似乎医疗板块成了家电企业转型的终极目标。那么,跟风的美的集团会面临哪些风险?

根据万东医疗最新的增发公告,本次定增21亿存在的风险如下:其一,医疗器械行业政策风险较大。6月1日,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落实“四个最严”监管要求,大幅提高罚款幅度,加大行业和市场禁入处罚力度。

其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内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主要被GE、飞利浦和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且新崛起的龙头器械企业也越来越多,在资本的加持下,有优势的大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创新能力也强劲。如果万东医疗的研发实力不能快速上台阶,将很难维持第一梯队的地位。

其三,控股股东变更,意味着一批人才将会流失。如果此时万东医疗不能尽快补充新鲜人才血液,那么关键项目的研发进度必然受到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