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缴翼飞 2022-03-07 12:45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发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增强制造业“韧性”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在前期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此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成为近十年来制造业比重连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分析,制造业比重回升显示了制造业对维持经济稳定的韧性。一方面,“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被写入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社会对制造业的投资和贷款支持力度加大,2021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3.5%,快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同时,在疫情冲击下,制造业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屈贤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疫情严重冲击服务业也是导致制造业比重上升的原因之一,还需进一步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重视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将制造业比重稳定在合理区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看来,在新发展阶段,保持制造业占比稳定,不能片面追求制造业规模增长,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许召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产业链供应链仍处于中低端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存在脱实向虚倾向,因此近年来也在强调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当前需要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培育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制造业已经从以前的‘大而不强’转变为‘大而有韧性’。摆脱了以前靠中低端产品以量取胜的生产模式,疫情的冲击让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显现出来了,但总的来看,产品质量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要进一步把我们的产业推向中高端。”屈贤明说。


值得注意的是,“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点。“我国已经培育了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屈贤明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将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2月2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今年将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许召元提醒,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目前的抗风险能力、转型能力以及创新研发能力都属于相对弱势,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同步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与近年来坚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关系密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12.9%,总共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6%。


当前,各地将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在了突出位置,如浙江提出要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陕西、川渝等地提出要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山东提出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广东印发加快先进制造业投资十条,江苏积极认定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将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先进制造业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在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下,必须打造现代化的产业链条,着力补齐短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付保宗分析,从当前各地投资迹象和国家导向来看,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两手一起抓,双轮驱动。在优化存量方面,系统推进优势产业“锻长板”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培育增量方面,针对关键产业链进行“补短板”的投资建设,通过抓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进而扩大工业经济的增量。


许召元认为,当前还需要依托国家主要区域战略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载体,加快布局产业高端化、绿色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减少传统因行政限制、地域限制而影响产业协同的问题,进而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增量提升,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创新活跃、效益显著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产业布局体系。


屈贤明认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不是完全发展新兴产业,还需要把改造升传统制造业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去年9月同意浙江省设立全国首个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服务化转型、集群化转型、品质化转型、绿色化转型、产业链提升六方面建设,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几年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中,取得最好效果的就是传统产业。” 屈贤明表示,传统产业绝不是“夕阳”工业,反而因其规模化发展和市场优势而极具改造潜力,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而升级为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