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FOF产品问世以来,产品的规模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调查显示,很多个人投资者仍将FOF作为预期收益型理财的替代品,如何提升FOF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对此,多家公募给出了“分散化投资”、“左侧布局”等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基金选择还是资产配置,左侧布局都说易行难,成为了FOF行业一个尚待解决的痛点。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低成本的对冲工具和境外资产的多元化投资工具仍有待完善,如若公募FOF能将其在分散化投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一产品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2022年年初至今,权益基金震荡持续,债券基金亦波动不断,公募FOF的业绩也受波及,最近一年实现正收益的FOF产品数量占比由96%下降至31%。
FOF产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2018年证监会要求养老基金按照FOF的方式去运作,国内首批养老FOF成立;同年,资管新规颁布,FOF以其收益稳健的优势,在转型中脱颖而出;居民资产配置也逐渐从房地产转向公募基金市场。此外,投资者的观念在走向成熟,对资本市场新事物的接纳度有所上升。
然而,快速增长之下也存在着隐忧。根据广发基金近期发布的《FOF投资行为白皮书》,71.6%的个人投资者持有FOF的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预期收益型理财的替代品。也就是说,投资者往往是冲着FOF产品收益稳健的特点而购买的。
结合近期的波动情况,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成为了摆在公募FOF眼前的关键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拿出了FOF母基金+子基金层面的“双保险机制”。
在母基金层面,做好分散化投资,尽量避免重仓押注单个赛道或者产品;在子基金层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监控预警系统,在投前对子基金进行充分的调研,在投后则持续跟踪沟通,防范风险。
“分散化投资”也是南方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李文良提到的关键词。他认为,不应过度依赖单一资产或者单一行业去谋求业绩的弹性,要追求多资产对冲效果和中长期的增值潜力,避免单一资产或者单一行业在遇到重大回撤时,大幅拖累FOF的净值。
不过,他也提到,如果出现了普跌,仅靠行业的分散配置或许也很难降低回撤。“这种情况需要FOF管理人在权益市场的估值、情绪、政策方面有较多的预判,尽量在左侧即大幅下跌前做好防御。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层面和FOF投资经理拥有较多的经验,也需要量化的支持。”
事实上,如果说分散投资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左侧调整就非常考验管理人的能力了。
雪球大V大马哈投资分析称,即便是FOF基金经理这样的专业投资者,在寻找阿尔法时做到提前布局也绝非易事。
他梳理了多位黑马基金经理的代表基金被纳入FOF组合的时点,发现FOF基金经理们很少能做到逆向交易。“哪怕是丘栋荣这样知名度颇高的基金经理,在面临业绩逆风期时,也很少会有FOF基金经理去选择陪伴,而是在业绩爆发时蜂拥而至。”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判断贝塔时出现。当市场出现系统性调整,基金出现较大规模下跌时,FOF管理人往往较难提前确认风险,果断抛弃手中的持仓。正是在调转桥头时的犹豫不决,致使FOF产品在净值回调时没有及时踩住“刹车”。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控制风险的最好方法是及时地、干净地抛弃风险资产。“公募FOF的核心优势之一是无与伦比的、良好的流动性,这一点非常独特,非常重要。”
此外,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降低FOF组合风险的一些金融工具目前仍未到位。
汇添富资产配置中心负责人徐博在谈及公募FOF的行业痛点时提到,除了投资者教育和资产配置能力,FOF投资也需要低成本且方便使用的对冲工具来对抗风险。“目前国内的股指对冲成本过高,期权市场才刚起步,还有待完善。”
此外,仍有较多低相关性的境外资产暂时无法触达。南方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李文良告诉记者,目前,境外投资仅限于QDII和沪港通等少数渠道。如果跨境交易所ETF通早日落地,FOF就能够实现进一步实现全球性的多元分散化资产配置。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相关工具的完善,能够帮助公募FOF发挥其在分散化投资、多元资产配置和高流动性等方面的优势。
“公募FOF产品可投资的资产类别非常广泛,如果发挥好公募FOF的多资产配置能力,组合抗风险的表现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兴证全球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投资经理刘潇如是说。
2022-03-20 16: 56
2022-03-20 16: 58
2022-03-20 20: 06
2022-03-20 15: 29
2022-03-20 14: 30
2022-03-20 09: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