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奔驰、雀巢、辉瑞等巨头高管全来中国了!背后信号很关键

缴翼飞 实习生刘丝嘉 2023-03-28 09:50

零售店,吸引了诸多苹果粉丝争相与其合影留念。而距离他上一次公开来华还是在2019年,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很多外企高管身上。


3月25-27日,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大量外资企业高管时隔多年重新访华,也都在会上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国资委等主要负责人也在密集会见相关外企高管,强调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外企增强在华投资的信心。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25日的论坛全体会上强调,中国仍是跨国投资的“乐土”和“高地”。中国将一如既往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与外企共享中国投资发展机遇


在世界经济出现衰退趋势之际,外企高管纷纷来华,实际上是希望从中国市场找到有关增长和创新的确定性。而对于中国市场,外资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削减,甚至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中国依然需要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各个部委今年在论坛外单独或集体会见外方企业家的活动明显增多。3月23日-27日期间,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一人就会见了康宁、宝洁、辉瑞、开云、高通、奔驰、宝马、雀巢、溢达、苹果、太古等11家外企高管,以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


克雷格·艾伦在论坛发言时指出,欧美等国企业CEO仍然关注中国并努力说服董事会增加对华投资,但由于成本上升以及风险增加可能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以及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担忧增多,企业对华投资的决策越来越谨慎。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美企业之间的交流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我们也告诉这些外资企业,你们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王文涛在论坛上表示,今年商务部将举办“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投资对接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将以一流的服务,让各位朋友感受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希望,投资未来。”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论坛上强调了苹果公司和中国市场三十年来的密切联系。“苹果公司和中国的关系,是相互成长并且双方都很享受这样的关系。”同时,他也表示,在中国已经有数百万开发者以及非常强大的供应链。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也在会议期间集中会见了宝马、博世、博通、康宁、梅赛德斯-奔驰、辉瑞、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等跨国企业负责人。他表示,中方将全面落实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中外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和保障。欢迎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国已经是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驱动下,中国产业正在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各行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低碳化转型,这给我们带来了成长空间,让我们看到了大量市场机遇。”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深耕中国36年,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始终充满信心,而且在研发层面,中国已经是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世界在向中国投资的同时,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也正不断走向世界。


修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近年来,由于疫情蔓延、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跨境投资增长停滞,产业链供应链也一度中断,全球价值链出现转移甚至萎缩的趋势。


不过,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2月份数据来看,全球港口已经流动起来,运费也随之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全球贸易仍处在一个庞大、复杂且非常不稳定的过程,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能真正回归常态。


作为WTO前副总干事,易小准最担心的则是少数主要发达国家当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他认为,构筑“小院高墙”并不能保证本国的产业安全,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建立起完全独立自主的本国供应链,即使像中国或者美国这样超大型的经济体也无法例外。这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逆全球化举措,只会使发达国家失去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技术创新的红利,加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已经太高,无论是推动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还是产业回流,都将进一步推高已经难以承受的通货膨胀率,使濒临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易小准进一步表示,作为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结果,中国已经深深嵌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跨国公司已经离不开中国,更难以通过实施“去中国化”,甩开中国再去单独构建一条新的全球价值链。


“从2001年到现在,可以看到中国对整个全球价值链的构建起到了核心作用,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退出了价值链’。”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坦言,尽管中美贸易摩擦还在加剧,特别是三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外资企业的CEO没有办法来中国,可能也有企业会停止一些商业决策,或者有退出投资的计划,然而中国吸引外资总体上还是增加了,去年达到将近1900亿美元。在全球价值链的再平衡中,中国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与10年前相比,我们必须处理的摩擦领域可能更多,但在许多领域仍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与共识。我们不能让围绕技术或某些特定领域的问题演变成全面的破坏。”柯文胜表示,目前全球供应链的重心在中国,中国解除疫情限制措施后,让自己与中国的朋友和利益相关者有了重新接触的机会,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待接下来在中国、在全球继续开展推动贸易一体化的工作。


产业链合作涌现新机遇


面对目前的国际合作新形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当前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补链扩链强链。二是要培育并形成一批既能组织上中下游产业链水平分工,又能实现垂直整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同时要培育中国自己的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三是谋划和布局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虽然中国可能面临更为突出的产业链向外转移风险,但也处在加速摆脱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两重夹击的进程。而数字化、绿色化趋势的出现,也将成为中国产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寻求跃升的重要机遇。因此,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区域价值链的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和绿色转型,适应和引领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将是重要的应对之策。


作为论坛上中国制造企业的代表之一,天津荣程集团总裁张君婷也在发言中指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创新与协同,中国企业正在通过协同“创新”来助推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集团自身也在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低碳能源、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此外,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RCEP生效都在为中国的国际合作带来新机遇。商务部近日还联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印发了《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就提出将研究推动新设和扩区调区、延伸完善沿边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等举措,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共建“一带一路”。


在黄奇帆看来,整个东南亚和中国进入了RCEP,对中国有着诸多利好。虽然一些中国的民营企业或者其他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去,但其中转移的产品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类产品,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来说未见得是坏事,而且“产地销、销地产”也会带动中国产品到东南亚,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形成自由贸易一体化。


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长伊泽正在论坛上表示,当前的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已克服各种困难,超越双边关系,迈入了进军第三方市场的新阶段,各方都在关注如何拓展新的商业模式。CPTPP、RCEP等作为有力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而备受期待。在开展这些合作的同时,日中两国企业充分运用各自的优势,构建新的互补型商业模式。


“中国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数字领域已走在了日本前面。这些技术如果能够与日本所擅长的底层技术相结合将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商品和服务,有望通过开放式创新创建的高层次业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第三方市场拓展。”伊泽正说。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