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关注下今天上午10点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昨日全市封控区涉及人口数约42万人,防范区约2135万人
今天(5月24日)上午10: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3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5月23日,我市新增5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42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8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9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39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42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5月23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34例、危重型38例。
5月23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例,女性,85岁,合并有重度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入院后因突发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例死亡病例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
截至5月24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947356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79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094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我们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23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774个,涉及人口数约42万人;管控区8772个,涉及人口数约147万人;防范区61040个,涉及人口数约2135万人。
出舱出院人员小区如何管理?
有记者提问,不少市民反映新冠的感染者出舱或者出院后,不同小区的管理要求不一样,请问市里对这些人员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解释:针对出院、出舱等人员,市防控办要求进一步规范、明确相应管控要求。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符合出院、出舱标准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为其出具《解除隔离医学证明》,对健康管理事项进行告知承诺;对随身物品、衣物以及行李箱等进行全面消毒。
随后,由所属地区用“点对点”方式进行对接转运,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要求:一是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同住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二是居家健康监测6天内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第7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由属地安排专车将其转至公立医疗机构检测,或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送公立医疗机构检测;三是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随申码赋“黄码”。
同时,根据市防控办要求,特别提醒出院、出舱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出院、出舱人员居家健康监测后3个月内,不纳入社区筛查。
二是随申码转绿码后,如需出入公共场所,要按遵守场所要求的有关规定,落实相应措施,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
三是按照“愿检尽检”原则,如无发热等不适症状,可自行前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凭纸质版或电子版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进行单人单管检测。
四是如有发热等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市防控办要求,各区要指导督促街镇加强对接,做好政策解释疏导,居(村)委会、物业等不得阻拦、拒绝有关人员返回社区。
布设“15分钟核酸检测圈”后,全市医废如何规范处置?
有记者提问,目前正在加快布设15分钟核酸检测圈,今后便民采样点的涉疫垃圾如何规范处置?市民和单位需要注意什么?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海林介绍:15分钟核酸检测圈的采样点包括三种类型: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采样过程产生的废物和采样人员废弃的防护用品都按照医废管理。由于各类采样点的医废贮存条件不同,我们明确了不同的收运模式,以便及时有效地收运核酸采样医废,消除疫情传播和环境风险隐患。
对于设置在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固定采样点,核酸采样医废可以就地暂存,由医废处置单位及时收运处置。对于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原则上应由核酸采样人员或工作人员将核酸采样医废随核酸检测样品一起运到检测机构,再由医废处置单位收运处置。
无法及时转运的,核酸采样医废应放入专用垃圾桶、箱,或者放在有“三防措施”(通俗讲就是防晒、防水、防风)的临时贮存场所,由辖区街镇负责24小时内运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医废处置单位收运处置。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检测机构不要将核酸采样医废露天堆放在街边,我们将加强监督检查,也请市民朋友们一起监督。
本轮疫情以来,全市医废产生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达到日产1400多吨,是平时的6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统筹调配资源,提升收运能力,落实应急处置,保障全市医废收运处置及时安全有序。自3月1日以来,全市已累计收运处置医疗废物6.85万吨,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在此,感谢奋战在收运处置一线的工作者辛勤付出,也感谢广大市民朋友们支持和配合。
当前,全市医疗废物收运量已稳步下降,5月21日为1千吨以下,但相对平时仍处于高位。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的新形势,我们制定了有关工作方案并部署落实,将继续保障医疗废物的及时安全收运处置。
金山区景点陆续开放,如何保障防疫安全?
有记者提问,金山区部分景区今天开始将进行试点开放,目前准备情况如何?接下来区里一些景点陆续开放,怎么保障防疫安全?
金山区副区长曹婕介绍:今天,金山城市沙滩、廊下郊野公园、花开海上生态园三个景区试点开放。5月27日,吕巷水果公园、亭林遗址公园也将开园迎客。6月1日后,金山的其他景区将陆续接待游客,恢复常态化。
为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游览环境,我们已筹备了两周,确保场所消杀到位、物资储备充足、人员返岗安全、景观布置优美。前天,我们专门开展了一次景区体验活动,组织部分市民到金山城市沙滩、花开海上生态园游览体验。现场秩序井然,漫步在沙滩上,吹拂着海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休闲时光。
接下来,随着各景区逐步恢复开放,我们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具体把好“三道关”。
一是把好“入口关”。严格实行在线实名预约制度,提醒市民做到“无预约,不出游”。试点开放期间,各景区日接待游客不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30%。6月1日后,限流比例将从30%逐步提高到75%。我们在各景区门口布设了“数字哨兵”、张贴了“场所码”,通过扫码查验每一位游客48小时内核酸检测信息。
二是把好“管理关”。加强日常巡逻,提醒游客在入园、游览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引导游客不扎堆、不聚集,全程佩戴好口罩。适当增加环境清洁消毒频次,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和用品,做到“一客一消毒”。对员工实行分类分区域管理,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三是把好“应急关”。完善景区大客流应对预案,遇到大客流情况及时启动应对预案,对人流进行快速疏导。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游客或员工有健康监测异常情况,立即启动景区与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疫情处置联动机制,快速响应、迅速处置,保障景区疫情防控安全。
社会面如果再现新增阳性感染者如何处置?市疾控中心回应
有记者提问,如果接下来社会面再出现新增阳性感染者,将如何做好相关处置?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介绍:根据防控要求,上海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推动向常态化疫情防控转换,坚持“以快制快、高效处置”、“属地责任、市区联动”工作原则应对社会面疫情,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为做好社会面疫情防控,全市疫情防控体系保持激活状态,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属地责任制”和“首接负责制”原则,市区协同联动,落实扁平化指挥,快速、精准、规范地做好本市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检测机构检出核酸阳性样本后,相关部门将立即落实人员查找,随申码赋红码,电话联系告知做好个人防护,并落实复采复检。
如复核结果为阳性,医疗机构将按规范开展排查诊断并将相关人员转送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治疗。同时,发挥三公(工)协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开展分析评估,划定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相应管控区域等,第一时间对相关区域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相关风险人群落实隔离管控等措施。对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及相关环境、场所及物品等落实终末消毒措施等。
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您接到相关电话,也请积极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积极配合做好后续防控措施。
金山区道路交通恢复情况怎么样?
有记者提问,金山区最近在逐步恢复道路交通,现在恢复情况怎么样?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乘客,你们采取了哪些便利措施?
金山区副区长曹婕介绍:目前,金山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防范区面积超过99%。为解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我们按照“迈小步、不停步”原则,坚持分步实施、分级管理、分区施策,在全市我区也是较早推动私家车上路,逐步有序恢复公交线路运营。
私家车方面,从5月4日起率先推动防范区私家车在区内就医有限通行,5月18日起允许私家车在镇域范围内上路通行,明天起我们将允许私家车在全区范围内通行。
公交运营方面,5月18日起恢复金山滨海地区和部分镇域内的5条主要公交线路,5月21日起恢复相邻镇域的4条主要公交线路。期间,我们按照“一线一方案”要求,严格落实防疫相关措施。同时,对部分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线路,动态调整班次间隔,加密高峰时段发车频次,减少站点等候时间。明天,我们将全面恢复金山区域内的公交线路,此外,接驳市交通枢纽的虹桥枢纽7路、8路也将恢复运行。6月1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市通郊线路,解决市民跨区通行需求。
在公共交通运行中,我们发现,确实存在部分老年市民由于没有智能手机,在乘车时无法扫“场所码”。为此,我们在每一部公交车上都配备了手持式“数字哨兵”,由随车工作人员帮助乘客刷身份证核验信息,解决乘车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疫情防控可控前提下,完善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6月1日后
上海商场全面恢复线下营业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上海市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实际,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就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市,回应企业关切。
Q
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
A
当前,本市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已逐步恢复线下营业。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市将加快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线下营业,进一步推动各类网点应开尽开,并要求线下营业网点做好限流措施,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
A
目前,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应做好恢复线下营业的各项准备,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做好开业前预防性消毒,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可通过“线上订、线下送”形式提供服务。无疫情风险的区域可分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
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复市有何安排?
A
有序推动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恢复线下营业,餐饮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等措施,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家政、家电维修服务,5月22日之后逐步恢复经营。
Q
批发市场复市有何安排?
A
批发市场应划小单元,实施分区管理,包括交易区、仓储区、停车区、办公区、住宿区等。交易区分片管理,包括入场查验区、交易服务区、核心交易区。同时,设立应急交易区,合理布设监控设备。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鼓励发展会员制,会员预约下单,非会员在交易服务区看样订货。合理控制在场人数,有序管理进出车辆。外地来沪和本市相关司乘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实行闭环管理,非必要不下车。
Q
菜市场复市有何安排?
A
鼓励菜市场线上订、线下送或消费者自提,有条件的菜市场逐步恢复线下营业。菜市场应集中采购货源,实行错峰、限流入场,以设摊形式开展经营的菜市场控制开摊率。5月31日之前,开摊率不超过原有摊位的50%;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Q
商贸企业人员闭环管理有何要求?
A
根据《实施方案》,商贸企业实施全程闭环管理,对新返岗员工设置2天静默期,尽可能落实独立住宿。5月22日至5月31日,无疫情风险的工作地与居住地间,员工可实施“两点一线”通行。6月1日之后,按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统一要求执行。配送寄递人员参照执行。
2022-05-24 12: 11
2022-05-24 09: 15
2022-05-24 09: 00
2022-05-24 08: 00
2022-05-24 00: 07
2022-05-23 2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