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海通:调整尾声!民生:看好上证50!兴证:新能源要等到10月下旬才涨!

泰勒 2022-09-04 21:50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证券:延续非典型切换,转向偏冷门行业

预计市场在9月上半月依然处于寻找新平衡、延续高波动的过程中,“热转冷”的非典型切换持续,随着市场在波动中形成新平衡,预计9月下半月将逐步企稳。若9月上半月,经济预期仍未达到新平衡,多重扰动下三季度增长压力仍存;政策预期仍未达到新平衡,实际政策效果和稳增长发力预期仍有差距;海外因素仍未形成新平衡,加息扰动和衰退预期反复交替出现;机构持仓仍未实现新平衡,缺乏增量资金和存量高仓位的环境下减仓或调仓易于引发波动。新平衡形成之前,由于中报季部分冷门行业已经频繁出现业绩超预期的情况,预计行业间“热转冷”的非典型切换仍将延续。9月下半月,随着国内经济数据公布、一揽子政策细则陆续实施、美联储加息落地、机构减仓和调仓初步完成,预计市场逐步在波动中找到新平衡,并将逐步企稳,重心继续转向部分偏冷门行业。


2、海通证券:目前调整已至后期


①7/5以来调整源于市场担忧基本面,参考历史,回吐前期涨幅0.5-0.7、成交量萎缩一半,目前调整已至后期。

②4/27市场低点是反转底,基本面领先指标确认中期趋势向上,重新上涨的转机或是保交楼等稳增长措施落地。

③风格暂时难切换,成长望继续占优,重点关注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

7/5日以来的调整主因是市场担心基本面,其中地产是关键。根据高频数据,地产销售数据在今年6月的时候已经有所回升,但7月中旬以来停贷事件导致居民购房意愿转弱,地产销售数据再次明显下滑,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当周同比从06/26的-0.1%下滑至08/28的-17.3%,因此市场对于地产风险蔓延的担忧再度升温。目前房地产链仍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产及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接近1/3,同时房产在我国居民资产中占比近六成,是居民手中占比最大的资产。因此,地产及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仍然非常突出,若地产持续走弱,则经济基本面难言企稳。

市场再次向上的契机是保交楼等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因此,未来市场再次上涨大概率需等待经济基本面明显回升,其中关键是稳增长、保交楼政策的落地见效。目前,为稳定经济大盘,8月24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8月31日国常会提出,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再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发挥效能,接续政策细则9月上旬应出尽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此外,为稳定市场预期和购房者情绪,保交楼政策的落地见效仍是重点。新华网8月19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近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8月31日国常会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往后看,随着保交房和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回升有望催化市场再次开启新一轮上涨。

3、中信建投策略:调整尾声,逢低布局

综合看我们倾向本轮调整行情接近尾声。

复盘历次底部回升阶段后的调整行情,本轮从回撤比例和调整天数看已接近前几轮水平,此时不宜悲观。从估值层面看,目前上证综指估值上处于较低水平,前期压制产出的悲观预期已经逐步反应。


国常会表态积极,政策细则应出尽出托底经济。

近期受疫情影响和国际局势上的短期扰动,市场主体遇到较多困难、表现不佳,政策也随之加强。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近三次国务院常务会中,研判当前经济处于恢复紧要关口,定调稳增长目标,加快需求恢复,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政策充分展现中央稳经济、促增长的决心。


美国通胀缓和,制造业成本下降改善盈利端。

此次8月非农就业数据总共体现两方面重点,其一为新增就业放缓,经济前景转弱;其二为美国薪资增速下行,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缓和,这使得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减弱。同时,运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航运和商品价格双双回落有望使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端减负,对于盈利端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中报揭示经济弱势下,A股上市公司盈利具有韧性。

A股中报业绩出炉,Q2全A业绩单季负增但好于预期,结构上亦不乏亮点。Q2全A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分别录得1.86%、-2.03%的增速,相较22Q1单季同比下滑1.66pct、8.16pct,好于我们之前预期,我们认为22Q2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概率为全年低点,全年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有望实现5~10%的正增长。结构上不乏亮点,创业板指Q2业绩增速超预期回暖,科创板Q2单季增速转负。22Q2单季净利增速为正,且较22Q1有改善的二级行业集中在煤炭/高端制造/通信/家电/猪/消费医疗等板块。


行业配置方向:随部分热门赛道行业成交额占比/换手率等拥挤度指标近期得以缓解,叠加美债短期超预期上行带来的分母端压力逐步反应,风格阶段性回摆后仍应紧抓高景气,中期战略性关注低渗透率赛道。重点行业:储能、光伏、风电、汽车智能化配件、AR/VR、医美、电力、油运、养殖、白酒、煤炭等。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地产风险、中美关系恶化、欧美经济硬着陆等


4、中金 | A股:市场情绪降温至低位

8月以来,在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投资者情绪偏弱,成交有所下滑,市场震荡趋弱。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局部疫情反复、房地产风险处置和销量低迷、海外经济周期下行和区域形势不确定性等内外不确定因素下,短期仍将一定程度制约政策发力成效,基本面的暂时乏力可能影响风险偏好,中国市场整体可能仍呈现震荡偏弱的格局,整体先求稳,再求进,注意保持灵活性、把握市场节奏、注重结构。配置上低估值、稳增长相关板块或是短期内的关注重点;成长风格弱势整理趋势可能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在市场经历连续三周的回调之后,也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9月2日A股市场日成交额已经降至7468亿元,再度接近今年4月底5月初时期的成交偏底部位置(年初至今日成交额最低值为6716亿元),情绪再现探底迹象;2)上证50指数已经重新回到今年4月底的阶段性底部附近;沪深300指数2022年预期市盈率降至10.4倍,股权风险溢价回升至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附近,重新接近历史偏极端水平。当前位置处于A股市场历史偏低位,对中期走势不必过于悲观,未来市场的潜在系统性转机,需要关注需求侧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能也需要看是否有供给侧的政策调整来恢复信心、重建市场活力,反映国际供需矛盾的低估值板块和部分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板块是结构上的重点。

配置建议:政策支持领域仍有望有相对表现

我们建议在配置上仍以低估值、与宏观关联度不高或景气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为主。成长风格在近期连续反弹后,性价比在减弱,后续波动可能开始加大,战略性风格切换至成长的契机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及中国稳增长等方面的进展。


5、 民生策略:继续看好上证50跑赢中证1000

过去较长时间,当一个行业整体增速开始放缓时,投资者就驱动资金前往存在结构性增长和份额提升的中小公司中挖掘机会。然而,代表中小公司的中证500与中证1000的业绩却在Q2出现严重下滑,并未体现出比大盘股更好的抗风险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2季报再次确认一个事实,无论新老经济:所有行业的利润都在往上游集中。市场只是简单地看到了制造业蓬勃成长的时代正在取代消费社会,但忽视了这也是上游获取更多利润的契机。过去,上游利润的高增在所有领域都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然而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数个季度并往更多领域扩散,上游时代的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投资者曾“迷恋”于需求侧的高景气,在一个全球以金融紧缩和需求为代价来抑制通胀的环境中正体现其脆弱性。当下的建议是,在收益率并未被充分“榨取”的地方迎接通胀的顺风,推荐三条主线:(1)“旧能源+”组合:作为传统能源本身的油、动力煤,兼具能源网络基础建设需求与“能源”载体属性的工业金属(铝、铜),解决能源转换的电力企业,解决老能源空间错配的油运,此外,在能源矛盾带来的货币冲击下看好黄金。(2)继续看好上证50跑赢中证1000,对中国需求预期修复可以关注:房地产、白酒、纯碱。(3)成长领域关注通胀下的解决路径:国防军工、元宇宙


6、兴证策略:新能源接近估值底 新一轮上行或在10月下旬开启

对此,站在当下“新半军”择时框架又发出哪些信号?新能源已经调整到什么位置了?新一轮上行何时开启?估值水位:当前中证新能指数已接近30倍左右的估值下限。拥挤度:新能源拥挤度已降至中等偏低水位。若后续板块继续横盘震荡,拥挤度将逐步回到历史低位。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领先指标指向新能源10月下旬开启新一轮上行。

当前时点,市场阶段性进入一个“无主线”、“弱风格”的窗口,寻找α的重要性强于风格的β,当前“新半军”中拥挤度显著消化、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方向已可重点关注:锂矿、新能源车(锂电池、零部件)、光伏(逆变器、光伏设备、电池组件)、军工(新材料)等方向。

中长期,持续重点关注“专精特新”六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6)粮食安全(种业、生物科技、化肥等)。

7、西部证券:价值板块估值切换行情大概率出现在三季报公布后


景气赛道仍然需要等待消化“拥堵后遗症”。价值板块估值切换行情大概率出现在三季报公布后。从中报来看,全A中报净利润增速下滑,但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市场的关注点逐步转向其后续延续性。仍需保持耐心,配置具有高股息率的龙头股。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大盘股的配置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市场整体风格将回归龙头。短期来看,随着重要会议窗口期临近,资源与信息安全仍将是市场关注核心,重点火电、农业和信创产业;另外一方面,欧洲经济风险上升,关注受益于“欧洲替代”的维生素、化肥农药、钛白粉等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有望受益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家电,轻工,电子,通信等行业。从中期来看,通胀依然是全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持续关注受益于通胀上行的农业,业绩稳健的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等消费行业龙头,以及虚拟现实,游戏等泛消费概念。

8、广发策略:当前如何平衡成长与价值风格?

A股“此消彼长,水到渠成”,价值切换预演+成长股适度扩散。当前的组合类似弱化版的4月,但A股再度出现类似4月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风格上或向4月的“价值占优”倾斜,待四季度大会释放恢复经济活力更积极的信号,风格切换也会水到渠成。建议把握价值切换预演+成长股适度扩散的投资机会,关注资产重估与中国优势两条主线:(1)赔率较优且胜率改善的价值(地产龙头/煤炭);(2)景气预期、净利润断层及中报景气指向的成长扩散(风电零部件/光伏设备/传媒(游戏和互联网传媒));(3)疫后修复及PPI-CPI传导受益(家电/食品饮料)。

9、浙商证券:中报落地后景气确认 行情将真正开始


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平衡式休整,我们认为行情将真正开始,核心驱动因素源自中报落地后的景气确认。随着产业转型的实质性推进,A股结构性牛市常态化,产业成为了结构行情演绎的主要矛盾,相较于宏观因素,中观景气才是行情发令枪。

整体而言,新兴产业系统占优,以半导体、光伏设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部分子赛道的高景气被确认。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以局部机会为主,其中以家居、家电、房地产开发、城商行为代表的子领域呈现积极信号。

10、关于风格转变的路演反馈 | 信达策略


我们近期不断提示“提前开始风格转换”,也和大量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投资者对新能源的业绩信心还在,但比去年Q4弱很多。投资者对风格转变的最大质疑是,如果经济持续有下台阶的压力,价值股的吸引力并不高,转变风格也应该在成长内部转,而不应该转向金融地产消费类的价值。我们的观点是:既然投资者对新能源业绩持续性的信心比去年Q4弱了很多,那么可能风格转变的条件也会宽松很多, 如果成长性行业存在新的景气度机会,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但目前来看,新的成长赛道成熟度和资金容量依然有限,所以风格转变只局限在成长细分行业间概率不高。而且,历史上经济下台阶的阶段,价值股也是可以有超额收益的,比如2011年Q4-2013年Q1、2014年Q3-Q4。当下的风格转变至少是季度的,甚至不排除年度的可能。

行业配置建议:我们之前一直提示Q3均衡,Q4价值,当下来看,这一观点可能需要修正,建议提前开始转向价值。(1)成长股的季度性反弹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建议配置上转向价值股。由于市场年度的风格是拉锯期,所以价值成长会伴随指数的涨跌出现快速的变化,当下的成长处在类似2015年Q4和2019年Q1的大反弹中,季度涨幅过后需要减少成长。(2)金融类板块中,非银将会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方向。后续如果价值占优,非银是价值股中估值筹码最有优势的,如果是成长股继续活跃,非银也会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地产银行也可以作为超配的方向。(3)消费的逻辑演绎还不充分。疫情后投资者开始逐渐预期经济恢复,这一恢复的过程虽然受到房地产销售的波折,但大方向上还能持续。建议优先关注疫后产能格局优化的酒店、航空,后续等待稳增长效果,逐渐增配和经济相关度高的家电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