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利好!中国资产昨夜暴涨

泰勒 2023-10-25 08:06

兄弟姐妹们啊,周三的A股,稳了!

中国资产今夜暴涨

24日晚间,中央一万亿的大利好,直接点燃了资本市场。

A50今晚罕见飙了2%!

图片

中概股集体暴涨。

图片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券商称,23年来第一次追加赤字.....我国财政史上仅有1998、1999与2000年三次年内追加财政赤字,用以稳定特殊时期的经济增速。

中信证券明明分析师研报中写道,

我国历史上共三次在年内追加赤字,均是用于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我国财政史上仅有1998、1999与2000年三次年内追加财政赤字,用以稳定特殊时期的经济增速,审批节点均为当年8月的人大常委会议,在预算调整后进行长期建设国债的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创设后的前三年伴随着年内赤字调节,而自2001年后则是年初编制安排,作为更为常态化的工具沿用至2008年。

长期建设国债诞生于复杂形势下,稳增长意义显著。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在相继实施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信贷资金供应以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刺激措施之后,二季度经济增速仍旧滑落至6.9%,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持续下行,CPI转负,公共预算短收压力显著。当年8月的人大常委会上批准的1998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中明确指出“克服经济危机困难,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为创设长期建设国债的主要目的。1999年受洪水与经济危机余波冲击,稳固初期经济回升势头同样关键。2000年国内需求不足,城投融资与商业银行信贷能力较弱,加大逆周期资金调节意义重大。

某券商:上调赤字的几点思考

晚间新闻,今年赤字率上调至3.8%,增发1万亿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从今年财政收支进度来看,的确需要上调赤字,市场有一定预期,但仍值得重视,几点思考如下:

1、此时上调赤字,说明决策层重视经济。今年上调了赤字率,意味着明年的赤字率预期和经济目标预期也可以提高。

2、上调赤字率,同时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一种可能是最终央行持有(二级市场购入),正好最近银行间紧张,央行也缺乏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这将是财政货币配合的典范,同时能大幅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一举多得!

3、如果不是央行买,利多股商汇但利空债;如果是央行买,将利多股债商汇!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当前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有六大积极意义

一是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将上升到3.8%左右,以实际行动打破3%赤字率的束缚,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事实上,在1998年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暴雨灾害时,我国也做出过预算调整。这意味着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是必要的。

二是增发国债用于特定的减灾防灾建设等八大方面,有利于补短板、惠民生, 充分体现了财政支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近年来中国基建投资快速发展,一系列大国工程先后重大作用,关于基建投资空间和潜力的讨论较多。我国基建投资仍具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在减灾防灾比如城市排水防涝、 防洪建设等方面,同时我国基建投资呈现出区域结构不均衡的特点。此次资金用途针对性强,目标明确,选择了补短板、惠民生的领域,这也是财政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应有之义。

三是有利于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问题依然存在,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 

四是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 

五是有利于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以来受制于房地产市场总体低迷等,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财政支出的力度。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低于年初的预算目标,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两年平均增速为-4.5%;两本预算之和支出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仅为2.7%。

六是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从债务管理看,增发国债后赤字增加并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优化了债务结构。当前地方债务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存在风险,增发国债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可视为中央加杠杆稳增长的典范。截至二季度,中央政府杠杆率仅为21.4%,具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加杠杆空间不足。

在年初确定的预算中,对卖地收入估计偏乐观,定下的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为74021亿元,增长0.4%。实际上,1-9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增速为-16.3%,测算下来,全年距离年初预算可能存在1.1万亿元的缺口。增发国债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正好解决这一缺口。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第一,增发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将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支撑。财政资金路径短、见效快,可以部分弥补当前地产投资低位所带来的资本形成缺口,稳定总需求。

第二,四季度调整预算较为罕见,显然是为明年财政可以更加前置发力,显示出对2024年经济增长的重视。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曾从多个角度探讨过明年有较大概率将GDP目标定为“5%左右”(对应两年复合增速较今年进一步修复);从财政这一信号见微知著,“5%左右”的概率进一步加大。

第三,增发2023年国债体现出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思路。在非疫情年份赤字率提升至3%以上,这一信号将影响深远。从疫后全球经验看,财政适度扩张有助于对冲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收缩风险。我国价格中枢稳定,较海外经济体来说,更具备财政进一步积极的条件。此次财政条件的打开将修正对政策空间的理解,有助于中期经济增长预期的稳定。

从2010年以来的政府目标赤字率来看,只有疫情期间的2020-2021年在3%以上,2010、2016、2017年为3%,其余年份均在3%以下。此次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之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这是一个较为显著的突破。

第四,对于权益资产来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冲、国内资金面略偏紧、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三大因素构成近期扰动,实际上经济基本面已在触底后持续好转过程中。此次增发2023年国债及其隐含的政策信号将进一步巩固明年和中期的增长逻辑,有利于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回升。对债券的影响一是短期供给冲击;二是名义增长预期;三是流动性,而对流动性的影响需要具体看增发国债的发行方式。

此外,今晚美股上涨。相信周三的A股,应该是稳了的!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