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两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9月7日,40个高端科研项目签约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同时,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联合香港金融科技协会举办的湾区金科(Fintech)沙龙——深港交流专场也在深圳市福田区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进行,境内外政、商、产、学、研精英共聚,共商金融科技发展大计。
优势互补 “双向奔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致辞时表示,香港和深圳同为大湾区发展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期望两地金融界继续携手合作,在金融科技新时代把握机遇,共同打造深港金融合作新高地,为大湾区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江表示,最近国务院印发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两个目标: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流通顺通;到2035年,将全面形成深港园区的协同创新格局。规划赋予了福田新的使命,重大机遇扑面而来。
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联席会长、平安集团科技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胡珊表示,去年12月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指明了方向。香港拥有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深圳拥有越来越强的金融和科技企业及配套健全的产业资源,随着深港“双向奔赴”进程日益加快,两地在金融科技领域将迎来更多合作共赢新机遇。
多举措共建“生态圈”
据许正宇介绍,香港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充满活力,拥有超过800间金融科技企业,业务涵盖移动支付、跨境理财、财富及投资管理、合规科技、虚拟资产交易等多个范畴。通过两地之间的监管合作,我们鼓励金融科技公司测试跨境应用方案。例如,金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合作推出跨境金融科技‘一站式’测试平台,让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项目于大湾区城市同步测试,加快推出金融科技产品和减低开发成本。
许正宇透露,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已在香港完成初步测试,正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测试,未来将引入更多香港银行参与,透过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增值。“数字人民币将为两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消费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选择,提升跨境支付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为鼓励香港本地业界推展业务,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底推出一站式在线平台,帮助本地金融科技企业与内地及其他巿场建立联系,同时加强与内地公私营单位的合作,为到大湾区以及内地其他地方开拓业务的本地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协助。
据了解,为进一步培育金融科技人才,香港特区政府计划于2023年~2024年度推出“专上学生金融科技实习计划”,帮助香港及大湾区修读金融科技相关学科的学生取得金融科技企业跨境实习工作经验。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许正宇表示,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在“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香港可以为内地及海外金融科技企业的业务增值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联席会长、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廖亚滨认为,从科技支持金融的完整链条来说,深港的资源是完全互补的。香港拥有完整、成熟的国际化金融生态,金融机构、业务团队完备,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深圳在“技术+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深圳的‘技术+人才’和香港业务场景+创新空间可以完美结合,发展空间巨大。”
深港合作可谓源远流长。胡珊表示,从过去的“前店后厂”模式到CEPA经贸合作、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的互补模式,再到目前的“前海+河套+北部都会区”的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模式不断创新。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财经金融及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介绍,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成立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视为“港版淡马锡”,初始规模620亿港元,重点投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高端制造业。作为特区政府负责金融科技的官员,他曾到世界各地调研,希望学习好的投资模式,最后发现,2017年成立的深圳天使母基金的模式就非常值得借鉴。“深圳天使母基金目前规模100亿元,已投资来自28个赛道的超过1000个项目。效仿深圳天使母基金,过去半年我们接洽了内地和海外超过40家不同类型的投资基金。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就能投出一些项目。”
2023-09-11 07: 30
2023-09-07 18: 57
2023-08-15 21: 39
2023-08-15 10: 30
2023-08-02 23: 03
2023-07-20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