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常态化或成趋势 利率债、“固收+”产品受欢迎
2020-11-23 21:06       方丽

受违约事件影响,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降低了风险偏好。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信用债存在违约现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标志,未来债券市场违约或进入常态化,信用资质良好的企业主体信用债仍有较好投资价值,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还将出现。后续基金公司在固收类布局时,或将主推方向转到利率债产品、“固收+”、高收益债专户等产品上。

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将进入常态化

债券市场频频爆雷引起市场担忧。“当前信用债违约主要发生在‘弱国企’层面,但超预期因素导致部分机构出现恐慌情绪。弱资质债券被抛售,债券市场的资金挤兑现象突出,短期弱资质瑕疵主体的风险仍会继续暴露,债务负担沉重的‘僵尸国企’或再融资压力较大的激进民企仍可能会出现违约,加快尾部信用风险出清。”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相关人士说。

上述人士表示,长期看,随着信用债市场的机制逐步健全,债券的定价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国企信仰打破后投资者对发行人的研究甄别能力提高,弱资质企业债券发行困难,经营管理情况较好,信用资质良好的企业主体信用债仍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形成良性的融资循环,信用债市场会呈现尾部主体违约风险出清的常态化状态。

“信用债有违约现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打破刚兑也是未来的趋势。”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马龙说。

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表示,短期信用债市场正面临一次“灰犀牛”式的冲击。中长期来看,信用债违约现象会恶化还是好转,一方面取决于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打破刚性兑付的推进。违约追偿机制、企业破产清算与重整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这也是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信用违约也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信用扩张见顶后,宽信用到紧信用的收缩周期,信用违约风险往往会加速爆发。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温永鹏认为,未来信用债违约将进入一个常态化过程,主要原因是过去市场融资环境较为宽松,部分企业在资金供给方的助推下,对自身的杠杆水平缺乏控制,投融资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当下经济转型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较弱的特点显露出来,融资渠道受限。未来在企业融资政府背书意愿持续下降以及信用债市场逐步市场化的趋势下,信用债违约现象将常态化。

对于短期市场的反应,不少基金经理认为不会继续扩散。光大保德信固定收益部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曾小丽认为,短期不会继续扩散的原因是信用扩张叠加实体盈利改善,信用环境偏积极,市场会自行好转。明年特别是年中之后的信用风险需要警惕,到时社融增速将会回落,信用环境不如今年,违约概率会有所增加。

鹏扬基金信用策略总监林锦表示,债券违约导致债券整体下跌,很多中低等级债券跌幅较大。高等级信用债如果受到流动性冲击收益率大幅上升,将是一个配置的机会。

信用风险频发影响产品布局  看好利率债、“固收+”方向

信用债违约频频出现,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后续的固收类布局。部分公司表示会将主方向转到利率债产品、“固收+”、高收益债专户等产品上,也有公司表示布局债券产品将更为多元化。

马龙表示,未来固收大类产品的布局是更广泛、全面开花的趋势,而不是简单地应对某一种市场环境或者应对违约事件专门去主推某一类产品。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对资产收益的预期千差万别,而各类固收产品,包括纯利率产品、高收益债产品,丰富了固收投资产品的类别,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从产品层面要做的是打造更多元化的固收类产品,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

“信用债违约常态化,高收益债市场的规模更加庞大和成熟,如果有合适的负债端资金青睐高收益债策略,依托公司内部完善成熟的信用研究体系,未来会考虑适当布局此类产品。”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在信用边际收紧的大环境下,债券市场定价仍未反映充分,目前市场环境更适合“固收+”产品的投资布局。

曾小丽表示,未来信用风险和定价将更加分化,不同策略的产品都有空间,将在利率债、固收多策略(固收+)等品种上重点布局。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闫一帆表示,近期频频违约,但信用债长期还将是债券基金的主要配置标的。高收益债券基金从策略上来讲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普通投资者的接受度不足,也难以确认风险揭示和评估是否充分,短期看此类基金更适合有分析能力和风险接受度的机构投资者。

今年新发的债券产品,已经非常注意信用风险防范。几个月前监管层从上报环节着手,要求新上报债基提交信用风险防范材料,强化抗风险能力。在新发债券基金合同上对投资信用债级别有更细致表述。比如,新上报的投资范围包含信用债的债券基金,合同里需要细化信用债投资策略,明确各等级信用债投资比例、信用债风险管控制度等。未来债券类产品将更多元化、细分化。

相关推荐

违约常态化或成趋势 利率债、“固收+”产品受欢迎

2020-11-23

向买方投顾转型 券商打造精品型营业部

2020-11-23

券商营业部转型 考核改革人才升级是关键

2020-11-23

券商为何“清仓式”出售营业部?

2020-11-23

揽储太艰难?至少95家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网上揽储野蛮生长,监管风暴已在路上?

2020-11-23

相关推荐

唱多A股已成标配?大摩建议继续超配,高盛也给予增持评级,然而今年还有3成个股不挣钱

2020-11-23

多只债基暂停个人投资者申购?发生了啥?

2020-11-23

又见证历史了!刚刚,银保监会: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2020-11-23

今年基金转型数或超180只 历年最多

2020-11-23

欧美监管机构反思货币基金改革措施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