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正日益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最重要选项之一。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股票和债券的全球持有量增加了约1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80亿元),国际投资者持有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达到7.5万亿元(约合1.2万亿美元)。
这些增长得益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及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近年来,中国实行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放宽行业准入、股东限制和投资范围,持续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与此同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疫情控制良好,经济发展稳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跨境资金对中国投资主要分为三类渠道:一是债券通、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入市及我国机构境外发行债券,二是沪股通和深股通,三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
根据披露的这三个渠道的相关信息来看,外资今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角逐呈现两个特点:偏爱布局确定性高资产以及资金配置更多元化。
震荡之中的“避风港”
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外资所持人民币计价债券超过3.9万亿元,占国内固定收益市场总额的3.15%;外资持股也攀升至近3.6万亿元;两者均同比增长约30%。
股市方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QFII持仓A股数量首次突破1000只,持股市值合计达到2836亿元,与历年三季度相比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据同花顺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北上资金净买入额为2918.47亿元,创同期净买入额历史新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前三季度净买入额已超过2020年全年净买入额。从全年来看,今年前9个月北上资金都呈现净买入,连同之前的净买入月份,北上资金已连续12个月呈现净买入。截至10月,外资持股约占A股总市值的4.3%,
债市方面,当前中美10年期国债的利差维持在150BP上下,高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均值水平,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平稳,这两方面因素促使境外投资者持续配置人民币债券。另外,“入指效应”——富时罗素正式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标志着中国国债已纳入世界三大全球投资者主要跟踪的债券指数——也吸引更多外资涌入人民币债券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每年债券境外流入资金规模已从2015年的人民币470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073万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是1018亿美元,同比大增71%。
外资集中持仓、多元配置
记者注意到,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外资在中国股市配置呈现更加分散、多元化的趋势。
今年前三季度,QFII配置上依旧偏向稳重。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被多家QFII新进或增持的公司前三季度利润表现均喜人,如粤桂股份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大增625.74%,三维化学、石化机械净利润分别大增458.83%、336.69%,翼凯股份、长虹美菱、河钢股份等均实现净利润同比翻番。
北上资金大体上也依旧偏好高市值、高盈利的蓝筹股,关注核心资产,这一偏好长期且稳定。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北上资金今年前三季度共对831只个股增持,逾40只个股增持股数超过1亿股,其中,紫金矿业增持股数高达6.87亿股,特别是今年9月以来,北上资金加码增持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迈瑞医疗、药明康德、中国中免等核心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QFII和北向资金呈现持股企业数量增加、配置多元化的倾向,持股集中度下降。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QFII持有市值较多的公司集中在软件、材料等行业;三季度增持较多的行业分布更多元,包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卫生等行业。
高盛年中发布的研报指出,北向资金的偏好也发生了变化,可能更加青睐中盘股、成长股、创业板股(科技股、工业科技股)和金融股。北向资金前三季度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5日,北向资金持有流通股比例超10%的个股中,创业板有19只,深沪主板有55只;行业方面,高比例持有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
2021-11-15 12: 27
2021-11-14 09: 30
2021-11-14 08: 12
2021-11-14 08: 13
2021-11-14 08: 21
2021-11-13 1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