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量多,竞争激烈,基金行业掀起降费潮。然而,在越来越多基金公司下调费率之时,东证资管的一只基金却“逆势”而为,将该基金本季度管理费率向上调整至2.5%。
近日,一则提高季度管理费的基金公告尤为惹眼。9月6日,东方红产业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基金的收费模式为按收益率分档收取基金管理费。2018年9月6日至2019年9月6日期间的收益率为16.84%,依据基金合同约定的管理费计提标准,将本季度对日区间适用的管理费率提高至2.5%。而上半年,东方红产业升级的管理费为零。
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东方红产业升级属于“赚钱才有管理费,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产品,此类基金实际上收取的固定费率而非浮动费率,可以被归类为“分档固定费率”基金。
“事实上,“分档固定费率”基金本身存在局限性,业内一直存在争议,在国外也并非主流的产品模式。”刘亦千介绍,首先,主动型基金设置分档费率是希望加强对基金经理的激励,而每个公募基金经理都是按照业绩及管理规模在进行考核,是否需要进一步激励值得探讨。其次,在收取业绩报酬模式的分档费率机制之下,容易滋生基金经理的冒险行为。第三,海内外研究证明,基金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系统性表现,即贝塔收益,在市场上涨时收取更高的费用并不合理。因此,无论是分档固定费率的基金,还是收取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基金,都很难成为基金行业中的主流。即便此类产品数量增加,一旦市场在较长时间里不景气,基金业绩不佳,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得不到保证,基金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基金经理的日常投资管理都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在全行业范围内,费率向下已成主旋律。Wind资讯对基金半年报的统计显示,有接近70%的基金(各份额分开计算)管理费率低于1%。近几个月来,广发、中欧、浙商、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调低旗下多只混合型基金或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降费节奏较上半年明显加快。
从基金类型来看,除了陷入“价格战”的指数型基金外,主动权益基金和一部分债券型基金也在降费。根据记者的统计,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共有2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6只主动偏股基金或指数基金调低了管理费率。其中14只的调整发生在7月份,10只调整发生在8月份;9月的第一个星期,也有一只基金调整费率。而今年上半年降低管理费的主动偏股基金一共才有9只。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管理费率下降集中于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和同质化较高的指数基金。而从数据来看,较低费率的主动型基金中的机构投资者比例确实要高一些。Wind数据显示,2019年半年报中,机构投资者比率高于60%的基金产品,近七成都是管理费率低于1%的主动偏股基金,而管理费率在1%以上的主动偏股基金,机构投资者平均占比仅为24.83%。